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12-09汪秀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

汪秀玲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因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容易出现听力受损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1-2]。因此为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治疗,需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3],本文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17~64岁,平均年龄为40.1±5.6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生活方式、环境护理、药物治疗指导等。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突发性耳聋及耳鸣相关疾病知识、转归因素及发病诱因,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2)心理干预:患者因听力受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护理人员需耐心安抚患者,让患者学会心理调整,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3)生活方式: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饮食,需以低脂、低盐食物,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避免劳累,多休息;(4)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并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对患者的影响;(5)药物治疗指导:护理人员需给患者讲解各种检查、治疗的意义,同时给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告知其简单的应对措施,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0.25~4kHz各频率听阈听力提高超过30dB为痊愈;患者在0.25~4kHz各频率的平均听力提高在15~30dB为有效;患者的平均听力提高低于15dB为无效;(2)采用抑郁自评(SDS)量表及焦虑自评(SA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SDS评分中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SAS评分中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痊愈者27例,显效者1例,有效者1例,无效者1例,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中痊愈者11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及SAS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的SAS评分为58.7±5.1分,SDS评分为60.1±7.8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7.9±8.1分,SDS评分为59.8±9.1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3.1±3.9分,SDS评分为47.8±5.6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1.1±4.7分,SDS评分为55.4±5.0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以上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患者发病多迅速及急促,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鸣症状,其发病与迷路水肿、血管病变、迷路窗膜破裂、病菌感染等相关[4]。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需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以上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降低了影响疾病恢复的负面情绪[5],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思路。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听力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