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预防烧伤瘢痕增生中的应用
2020-12-09邓肖静郭官秀冷佳梅
刘 平,邓肖静,郭官秀,冷佳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瘢痕在烧伤患者中比较多见,发病率可达90%[1]。烧伤瘢痕不利于患者外形美观,而且部分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瘙痒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延续护理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护理模式,旨在将院内护理无缝隙延伸到患者家中,让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有效的康复指导,便于更好、更快的康复。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35例患者中包括19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19-58(41.3±4.5)岁;常规组35例患者中包括20例男性与15例女性,年龄20-59(41.4±4.9)岁。均接收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并通过电脑随机法,实施分组探讨。各组临床资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 方法
常规组35例行常规化护理,即入院指导、手术前后对症护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等,在患者康复出院时,与患者交换联系方式,嘱咐患者随时打电话咨询,门诊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复诊时的恢复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延续护理,即(1)组建延续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1名主治医师,要求组员具备护师以上的职称、实践经验>3年、交流能力及责任心较强。系统化培训全员,加深小组成员对烧伤的认识。(2)建立个人档案。出院前,根据患者一般信息,构建个人健康档案,除了年龄、姓名、性别之外,还有烧伤面积、病情程度、治疗及护理、出入院日期、教育水平、联系方法等等。(3)延续护理。①认知护理。为患者普及烧伤知识,让患者明确瘢痕增生的预防需要患者不断坚持,遵医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够有效预防瘢痕增生。
汇总分析研究数据,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并进行对比检验结果,以[例(%)]描述计数资料,检验差异以x2表达;以()描述计量资料,检验差异以t表达。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②行为护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压力治疗一般在愈合后14d,24h持续不断施压,压力以20mmHg为宜;予以高热量、蛋白丰富的食物,多餐少食,禁止油炸以及生冷、辛辣食物,禁止抽烟喝酒;围绕患者实际病情予以针对性康复锻炼,循序渐进;用温水清洁皮肤。③心理疏导。通过电话或网络通讯软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耐性倾听患者主诉,予以心理鼓励、安慰,为患者树立治愈治愈信念。出院后第一个月每周进行1次随访,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每2周进行1次随访,第四个月至第六个月,每月随访1次,30min/次。患者复查时,当面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疑问,鼓励、赞扬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嘱咐其继续保持。(4)定期总结。每个月的月底进行总结、探讨,了解患者恢复进程,总结护理经验,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护理措施,持续不断优化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评估患者遵医行为,包括合理用药、坚持治疗、科学饮食、康复锻炼、定期复查。与此同时,采用VSS温哥华瘢痕量表,描述性评估患者血管分布情况、皮肤颜色、柔软度以及厚度,分值越高,瘢痕增生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见表1
2.2 两组VSS评分对比见表2
3 讨 论
遵医行为指的是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师嘱咐合理用药、饮食、运动、复查。本文对照发现,延续护理之后,研究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延续护理能够显著烧伤患者的遵医行为。烧伤后,患者身心承受着双重压力,多数患者存在过度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再加上手术治疗之后,涉及诸多康复治疗内容,恢复时间长且过程较为痛苦,影响患者依从性[2]。常规化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在个体健康指导、用药以及出院指导等各方面的需求。本文围绕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干预了患者行为、认知、心理等各方面,再加上定期随访观察,督促患者坚持康复治疗,解答患者疑问,完善康复计划,调整护理内容,进而提高了烧伤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
延续护理还可以显著减轻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程度。烧伤之后的6个月内,为瘢痕增生高发期,此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这对于预防瘢痕增生、改善预后,意义十分重大[3]。在延续护理模式下,围绕患者实际病情,加强针对性干预,使得患者遵医行为显著提高,让患者高质量的完成瘢痕增生预防措施,进而提高了康复效果,减轻了瘢痕增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