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造林技术
2020-12-09邢立平
邢立平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河北 围场 068453)
1 前言
樟子松是松科大乔木,是一种阳性树种,其树冠较稀疏,针叶大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区侧方缺少光照时,樟子松的树干可以天然整枝;侧方光照充足时,樟子松的针叶和侧枝较繁茂,幼苗由于受到空间限制就会生长不良,而且在生长过程中较缓慢,很容易感染病虫害,影响樟子松幼苗的健康生长。所以研究樟子松的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施肥和整地
为了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就需要增加土壤肥力,调整土地的物理性质。苗圃也需要充分地施肥,这样才可以让树苗在生长过程中有丰富的营养可吸收。底肥需要使用充分发酵过的堆肥或厩肥,使用5~8kg/667m2,在施肥之前,将肥料均匀地抛撒在苗圃里,之后再通过人工搅拌或用犁铧,使肥料很均匀地掺入种植的土壤里。整地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季,在第2年的春季再整理种植地,种植埂的高度控制在10~15cm、宽度1m,埂与埂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cm,方便种植人员通过。种植的土壤必须疏松且没有大的土块,播种时必须对苗圃进行消毒处理。
3 播种和苗期管理
在樟子松发芽后,播种工作就要选择在5月上旬或中旬,因为此时地表温度适合种子生长,而且在种植时,尽量选择横埂条播,并且把宽度掌握在4cm,种子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8~10cm,每667m2播种量为5kg。播种后技术人员需要及时浇灌,这样土地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果种植区域风沙较大,在培育幼苗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防沙障,在种植地覆盖草席,才能保证土地的湿度。在苗期管理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管理、灌溉和施肥作业,才能促使树苗得到良好的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 樟子松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紫叶病的防治
紫叶病是樟子松的生理病害,极容易在7月中旬发生,最明显的症状是幼苗的叶子会从黄色变成紫色,而且植物下面的叶子会越来越干枯,还会向上面的叶子延伸,导致幼苗矮小,形态像大头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树苗缺水、土壤呈碱性或者种植地是新开垦的。林业部门需要结合发病原因进行防治,如施加菌根土、加大堆肥和厩肥的使用量,以及发病后喷洒1浓度的硫酸亚铁等。
4.2 立枯病的防治
在树苗发生立枯病时,技术人员需要在种植地均匀地抛洒30苏化911粉,药量是0.75kg/667m2,或者喷洒加水后的30苏化911乳油,药量是720ml/667m2,再次加250~500kg水,还可以均匀喷洒1:5000倍新吉尔,并在喷洒药后的30min内喷洒清水,目的是冲洗针叶上的药液,避免产生药害。除以上3种方式以外,还能通过喷洒甲基立枯磷防治,药和水的比例是1∶800,结合病害发生的状况,均匀喷洒2~4次,每次需要间隔7h左右。
5 林业绿化中樟子松树种造林利用的有效对策
5.1 保护樟子松树种
管理部门员工在对林业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历经自然发展,最后存活下来的树种以及植被要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因为这些树种经过长期自然竞争的淘汰而生存下来,已经对当地自然情况充分适应,所以有着非常强的抗逆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禁止对当地自然植物进行大规模的损坏,尽可能使地形地貌维持原样。除了这些,为更好确保当地生态平衡,避免对自然林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其原生态绿化景观保留下来。针对樟子松树种进行保护期间,既要对目前存在的自然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又要加强管理以及植被的养护工作。若发现已经枯死或者病死的植物,需要及时进行移除;针对具备保留作用的绿植进行积极整治;全面加强跟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
5.2 加强育苗管理提高育苗技术
为提高苗木的健康出苗率,必须开展科学的育苗工作。育苗前要进行更稳定的准备工作,包括树种的选择,育苗技术的应用更为关键,尤其在育苗阶段,要精心管理,科学培育,才能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现在,种苗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科学,我们经常看到一棵大树挂着一个像人挂着的瓶子。这是给树木营养针,和一些杀死疾病。因此,不能放松苗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为了保证苗木工作,必须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
6 结语
樟子松是一种适应能力较强,在土地贫瘠和土层薄的土地上都能很好生存的树木,因为材质优良、纹理直,经常被用来制作家具或作为建筑材料等,同时树干可以提取松梨和松节油,树皮也能够提取栲胶,由此得知,樟子松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但在培育樟子松幼苗的过程中,由于许多病虫害导致樟子松不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林业种植人员需要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培育出优良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