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防治蚕豆主要病害

2020-12-09杨统胜

新农民 2020年31期
关键词:枯萎病病株蚕豆

杨统胜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西宁 811600)

危害蚕豆的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褐斑病、赤斑病、锈病。

1 枯萎病

蚕豆枯萎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病害,多发生在开花期或接近开花期时的一种病害,现蕾至结荚期是蚕豆枯萎病的发病盛期,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在我国蚕豆产区如西北、云南、四川、等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可造成10%~3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土壤中的病菌可存活3年之久,种子表面也可带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等进行传播。土壤酸碱度、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枯萎病的发病率,酸性土壤比碱性土壤发病率高,土壤养分不足也易发病。土温在15~16℃时即可出现病症,症状随着土温的升高逐渐加重,土温在25℃左右时病株迅速死亡。土壤含水量低于65%发病重。

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病叶色浅,逐渐呈浅黄色,叶尖黑焦枯。叶片逐渐变黄枯萎。病叶扭曲,枯落;病株茎基部染病,出现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高湿情况下病斑上生出粉红色霉层。病斑向上逐渐蔓延,导致茎上部分嫩尖下垂。后期病株枯死;根系染病,侧根和主根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条纹斑,主根变黑,皮层腐烂,须根全坏死。病株易拔出。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优良品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以减少病害的高发。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浇水施肥,增施钾肥,保持湿度合理。播种前药剂拌种,减少病源。可用种子重量0.25%的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等拌种。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水剂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3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7~8d防1次,连防2次。

2 褐斑病

褐斑病是生产中高发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蚕豆,叶、茎、荚都可受害,病株矮化,涨势较弱,严重影响产量。病菌在种子或病残体内越冬,是次年的重要初侵染源,可通过风雨传播。品种抗性差,连作,整地不彻底,播种前种子未进行拌种处理,养分不足,施肥不及时,植株过密,排水不良,湿度大等条件下易发病。茎部发病,生出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块,病斑中央灰白色,外缘赤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病茎枯死折断。高湿时,病部破裂穿孔或枯死。荚发病,生出凹陷的暗褐色病斑,豆荚枯萎,豆粒小,不成熟。严重时穿过荚皮的病菌可侵染种子,种子表面出现褐色污斑。

防治方法。精选良种,提高抗性,科学轮作,播种不宜过早,播前温汤浸种。播种密度要合理,均衡施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腐透,减少一切发病因素。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喷洒防治,9~10d喷1次,连喷2次。

3 赤斑病

赤斑病是威海蚕豆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茎、花。病菌在病残体越冬或越夏。萌发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叶片发病,病叶上出现赤色斑点。发展后斑点扩大,呈中央赤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叶正反面都有病斑。茎部发病,出现赤色斑点。发展后呈条形、边缘深赤褐色斑。表皮破裂后形成裂痕。花受害,生有棕褐色斑点。后期花冠呈褐色枯萎状。严重时,病株枯死。蚕豆赤斑病的发生发展与温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2℃,阴雨连绵,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湿度大,连作,缺少钾肥,长势差,酸性土壤等易发病。

防治方法。优选良种,科学轮作,精耕细作,施足底肥,控制间距,增强植株间的通透性。避免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块种植。及时清沟,保持雨后排水畅通,控制好土壤湿度。合理施肥,均衡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草木灰,促进植株长势。及时清除病株。播种前药剂拌种,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9~10d喷1次,连防2~3次。

4 锈病

锈病也是危害蚕豆的主要病害,各蚕豆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茎,病害严重时会造成30%的减产,严重影响农户收益。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可通过气流传播,具有在侵染的特点。在温暖潮湿,多雨,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植株过密,通风较差,光照不足,土壤粘重,缺少养分等条件下发病多且发病重。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5℃,湿度在80%以上。叶片发病,叶片两面生出黄色斑点。发展后斑点逐渐扩大,呈隆起状的黄褐色或锈褐色的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严重时夏孢子堆布满全叶、茎。后期渐变为深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发出黑色的粉末,即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优选品种。精细整地,减少菌源。适时播种,植株间距要合理,开沟排水,避免积水,将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发病初期,喷洒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等进行防治,8~10d喷1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枯萎病病株蚕豆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柑桔黄龙病株分布边缘效应的量化分析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蚕豆花开
蚕豆花
蚕豆大嘴巴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83增抗剂防治西甜瓜两种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