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020-12-09陈力
陈 力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2.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图书,亦即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是现代社会文献信息传播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必备条件。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的产生、传播、提供、保存方式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当如何开展,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来自相关图书及研究报告的启示
在讨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之前,我们首先推荐两本书和一系列报告作为开场白。
《21世纪国会图书馆的数字战略》[1]。该书是上个世纪末,美国国会图书馆特别邀请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前任馆长为首的一批专家为其制定面向21世纪的数字发展战略。该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图书馆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各馆的发展战略和资源建设方针。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有不同的定位、策略和具体做法。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它制定的数字发展战略可能和某个大学图书馆、某个公共图书馆制定的发展战略有很大不同。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需要考虑的是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提供服务,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提供服务,既需要考虑为现在的读者提供服务,也要考虑为将来的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它们的资源建设需要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眼光,它们对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长期保存等方面的要求显然要比普通图书馆高得多。各馆在开展资源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馆的实际来制定,可能这个办法对于其他图书馆是适用的,可能对于我们自己图书馆就未见得适用。一切离开了各馆实际制定的发展战略以及资源建设方针,都是有问题的。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该书是一本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是加拿大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记者麦克卢汉。麦克卢汉首先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媒介即是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该书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尽管学术界对该书褒贬不一,但无庸置疑,该书在传播领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本文无意对该书进行全面的讨论,但值得注意与思考的是,作者将媒介区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并分析了“冷媒介”和“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受众不同的参与程度。虽然我们并不完全赞同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具体划分方法以及特性的分析,但是,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在数字时代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献如何分析、如何选择是具有很大启发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文献各自有什么特点?各自有什么最佳的适用范围?读者基于不同的需要最适于选择哪种类型的文献?换言之,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面对纸本图书、电子图书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应当如何选择?也许,对媒介的分类以及不同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图书馆做出合理、合适的选择。
OCLC系列年度报告。OCLC每年都会发布一系列年度研究报告[3],这些年度研究报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常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值得关注。例如,OCLC 2003年度报告[4]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成本进行了分析。通常,我们过去只关注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很少从读者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利用图书馆所需要支付的成本。OCLC这个报告就很好地回答了读者为什么不愿到图书馆这一问题,尤其是高校教师,宁可自己买书,也很少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因为,一个读者如果利用图书馆的时间成本太高,再加上交通工具的消费甚至餐费等,那么他实际利用图书馆的支付成本是很高的,这就使得他们可能宁愿选择自己购书也不愿到图书馆来看免费的书。像这一类的分析,对于我们思考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建设,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新变化
讨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要分析数字时代图书馆有哪些变化?对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
(一)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学术界有很多不同定义。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不同定义,所反映的是人们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重点、思路不同。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尽管涉及面十分广泛,但归纳起来,就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工具、载体和媒介,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服务体系[5]。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涵盖数字时代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少人认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只是数字资源。但笔者认为,数字时代的资源,既包括数字资源,也包括实体资源,一切可以服务于读者的资源都可以纳入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体系之中,并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将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资源连接、整合起来。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图书馆,可以是很多图书馆的集合体,也可以是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基于共建共享原则构建的合作组织。如我国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6]就是不同部委,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共同构建的合作组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7]主要是高校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的共享平台,其用于服务的资源涵盖了数字资源、实体资源,但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服务等基本上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平台之上,这也是一种数字图书馆。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变化
对于图书馆,数字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环境的变化,读者的变化,图书馆自身的变化。
1. 信息环境的变化
信息环境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献信息的类型更加丰富。现在的文献信息类型既包括纸本文献,也包括数字文献;既包括实体文献,也包括虚拟文献;既包括本地文献,也包括远程共享文献。从载体看,除了传统的纸本文献外,出现了新的文献载体,如音频、视频、缩微文件等。从存取文献的文件格式看,pdf、txt、html等各种新型文件格式不断出现。从传播方式看,早期的BBS、博客和当下的微信、微博、网络直播、抖音、推特等,都是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第二,文献信息数量急剧增加。第三,文献信息质量失控。在传统时代,文献的产生、发布、传播不易,因此一般文献通常都经过了十分严格的筛选,一本书要出版,一篇文章要发表,都经过了编辑的筛选和编辑加工,图书馆在采购时,还要经过图书馆员筛选,尽管筛选的标准、筛选的方法存在着争议,但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对于出版物的质量保证是具有正面意义的。而到了数字时代,几乎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和传播者,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网络管理的限制,但绝大部分信息几乎是处于失控状态的,其可信度大多无法验证。第四,文献信息的发现、存取更加困难。在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发现存取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如要找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除了自己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外,马上就会想到去图书馆获取。而现在不同,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存储不仅仅限于图书馆,更多的是在互联网上。虽然Google、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具有很强大的搜索能力,但是,有用的、可用的信息常常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且搜索引擎并不能判断信息的真伪、质量。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性,随时存在着湮灭、被改篡的风险,对于读者的长期存取利用有着巨大的风险,当然,更难做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系统化了。
信息环境的变化,为图书馆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但与此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资源发现、选择和获取的挑战。在新信息环境下,文献信息的发现、选择和获取可能更加容易,也可能更加困难。更加容易,体现在选择余地很大,除了使用经费去购买资源外,很多资源可以免费获取。更加困难,体现在不确定因素更多,在信息汪洋中选择、获取和保存资源对图书馆员的专业要求更高,对技术条件要求更高,还将面临着各种管理方面的新问题。第二,资源组织、整序、整合更加复杂。传统图书馆文献的组织、整序几乎可以用编目解决一切问题,图书馆员得心应手。但在数字时代,文献信息的组织、整序和整合却要复杂得多。第三,资源存储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时代图书馆的信息几乎都是本地存储,而数字时代,异地存储、虚拟存储越来越普遍。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虚拟文献,很容易丢失、湮灭。资源与文献信息内容的整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考虑资源与文献信息内容的整合,这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但现在由于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资源内容整合却面临重大挑战。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新挑战。信息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重要,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必然会制约知识的创新。但是,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简单套用,在很多情况下制约了知识和信息的自由传播和有效利用,也给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较之传统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时代图书馆的部分权利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甚至被剥夺。例如,过去图书馆购买图书以后,便对这本书拥有了完全的处置权,可以出借、可以收藏,并由于长期的积累,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得以系统化,从而形成了其他相关机构、个人很难与之匹敌的竞争力或者核心能力,这也正是图书馆的魅力之所在。而到了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购买的数字产品,例如数据库,通常只是获得了对该数据库的有限使用权,当我们面对数字信息传播的苛刻限制时,当我们面对数字信息本身的不安全性时,当我们面对数据库制造商自身的不稳定性时,文献信息资源如何选择?文献信息资源如何积累并与其他数字资源、实体资源形成信息和知识的系统化馆藏?等等,这些都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读者的变化
数字时代,读者获取信息习惯与方式发生了变化。根据OCLC 2005年年度报告[8],84%的用户首先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只有1%的用户首先从图书馆网页进行信息检索。这个数据可能会因为时间、调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与我们自身的感受是相吻合的。
数字时代,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根据OCLC 2005年年度报告[8],信息的质量与数量是决定信息检索满意度的首要因素,用户对搜索引擎的评价高于图书馆员;图书馆用户更喜欢自助服务,大多数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时候,不会寻求帮助。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发生了变化,OCLC 2003年度报告中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网络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是“服务越来越好,见面越来越少”。以前,读者要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总是要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见面,我们也可籍此细分读者的类型,更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而数字时代,读者与图书馆之间面对面的联系被互联网隔开了,传统的直接交流变成了间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而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并且常常将图书馆的服务与搜索引擎、信息服务商进行简单的对比。
以前,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读者服务,用户分析、用户研究都是图书馆必须开展的工作,这也是图书馆服务的特点,我们都自认为图书馆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读者发现、获取信息和知识。但是,到了数字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与知识获取渠道,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资源建设模式和方法,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方法必须要适应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新变化,分析和研究读者的新需求、分析和研究新的馆藏结构与读者新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课题。
3. 图书馆自身的变化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新变化是图书馆自身地位面临挑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主角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在前数字时代,图书馆几乎是公共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而到了数字时代,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互联网成为了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各种专业且开放的互联网资源,如“开放获取”(OA)资源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免费又方便。各种现代的信息服务商以其更加专业、更加灵活的服务常常让图书馆相形见绌。另一方面,图书馆自身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通常是一种自我保障很完备的系统,但是,各种各样的“业务外包”已经彻底地改变了图书馆,从文献采访到文献编目,从阅览室服务到图书外借,从设备运维到安全保卫,“外包”可以说深入到了图书馆的各个业务环节。这些,都是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时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三、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一)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1.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内涵却是很丰富的。当下图书馆的服务越来越多,但是哪些是图书馆的“主业”,哪些是图书馆的“副业”?哪些属于“跨界”。不是说图书馆服务越多越好,服务面越广越好。一个健全的社会是有分工的,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促进社会有序、全面发展。笔者曾参加过不少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会、业务研讨会,图书馆将展览、演出作为服务内容甚至是服务“亮点”是很普遍的现象。我常常思考,也曾提出请教:图书馆的主业或者核心业务是什么?图书馆的展览、演出与专业的展览馆、博物馆和文艺演出团体有什么区别?它们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的结合点在什么地方?图书馆跨界服务要把握好度,跨界过度,未必能提供比专业机构更好的服务,甚至可能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因为非专业的服务比专业服务耗费的社会成本要高得多。归根到底,图书馆的服务是基于文献信息的服务,这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主业。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其服务都是直接或间接依托文献信息资源的。离开了所依托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就失去了图书馆的基本特点,图书馆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了。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图书馆资源建设要遵循“所有”和“所用”并重的原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曾经是一句在图书馆界非常流行的话,其出发点也许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却误导了很多图书馆,更准确地说,是误导了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领导干部,结果便是:既然可以共享,图书馆还需要那么多经费买书吗?
2. 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
讨论文献信息资源是“有用”还是“无用”,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议题。一种文献,对于有的读者是无用的,但对另外一些读者却是有用的;今天没用,也许突然哪一天就有用了;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文献也许没用,但换一个角度,文献就变得大有用处了。
“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都是有用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了对图书馆性质、任务的认识和理解,也涉及到了图书馆业务的许多方面,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保存。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下流行的“你看书、我买单”,一些图书馆放手让读者自己去选书(当然有的图书馆附加了一些条件),图书馆要做的就是“买单”付钱。分析起来,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对图书“有用”“无用”,“今天有用”“未来有用”认识的偏差。更进一步说,则是对图书馆性质认识上的偏差。
关于文献信息资源保存,曾有专家提出,基层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没有长期保存资源的职责,至于保存文献信息资源,那是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的工作。当然,对于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来说,在保存文献方面必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但是,对于基层图书馆,哪怕是乡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保存资源也是其工作内容之一。因为,这是它们服务读者的必备条件、“本钱”,没有了书,它们靠什么来服务呢?同时,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它们不仅仅要提供新书、畅销书的借阅服务,更要提供经典图书的借阅服务。“四大名著”、中国古代的其他经典著作、外国的经典著作,已经存在几百甚至几千年了,它们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具有普遍、永恒的思想、文化、学术、艺术价值。
无论是国家图书馆,还是基层图书馆,其文献都是有用的,都值得保存。图书馆文献剔旧,是剔除复本量过大、破损并失去使用价值的文献,而不是完全不保存旧文献。图书馆只有未用的文献,没有无用的文献。图书馆存在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应读者不时之需。图书馆馆藏文献,今天没有读者,不见得以后没有读者,只不过今天这些读者没有使用这些资源而已。
3. 共建共享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对于图书馆的意义自然十分重要,从实质上看,图书馆本身就是基于“共享”理念而产生、存在的,否则,自己看书自己买,有个人藏书就可以了,还要图书馆干什么?“共享”也几乎是一切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必须与“共建”联系在一起,不能只“共享”别家的资源,而自己没有让人家来“共享”的资源。问题的关键是:落实到具体的图书馆,“共建”的具体内容、方式如何。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对一些使用频率高、学科核心文献,大家都愿“共建”;而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不高、非核心文献,都希望人家去“共建”,自己“共享”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几乎是一个无解的“套”,也是近几十年图书馆界“共建共享”开始轰轰烈烈,最后虎头蛇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必须的,但不可夸大,否则,受损害的是读者和图书馆自身。在实践中,有的图书馆沉迷于“共建共享”的幻想之中,读者对图书馆“共建共享”的评价常常远不如图书馆的自我评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共享”是有条件的,有成本的(包括时间成本),即使是在网络时代也是如此。图书馆往往把实现“共享”看作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对读者提供的帮助,而读者则常常将其视为“麻烦”“不便”,因为对读者来说,想要什么,马上就有什么是最理想的,让他等一段时间并且还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得到,当然是一种麻烦。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除了政府主导以外,另一个解决的途径可能是建立图书馆的“基本藏书”制度。在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时,要考虑哪些是本馆应该自行购买和采集的,哪些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来解决,并且,将这些原则、思路明确告诉读者,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开放,但前提是只提供其他图书馆所没有的文献。这种制度,看起来过于生硬,但却得到了读者的认同,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吗?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价值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仍然具有其他信息源所不具备或难以相比拟的优势。
第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经过筛选的,因此其优势之一在于权威性。当下文献信息资源复杂多样,如果不经过筛选,就会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甚至导致劣质资源淘汰优质资源。这也是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互联网信息虽然丰富,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经过筛选,质量极其不可靠。从本质上说,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首先是资源筛选的过程。
第二,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存取性,可靠性优势明显。互联网信息安全性不高,很可能随时消失。海量而无序的信息,有时哪怕是经验丰富的用户也很难找到相关信息。
第三,图书馆文献资源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涵盖了不同的类型,文献信息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图书馆资源建设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也是体现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对于研究性、学术性图书馆,如果资源不完整、不系统,图书馆的利用价值是非常低的。
第四,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过科学组织整序,便于知识发现和利用。无序的资源只有经过科学组织成为有序资源,并得到充分揭示,才是可用的资源。一些图书馆由于基础业务差,资源购买之后,不能及时编目,读者根本就找不到这些资源,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文献编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这些图书,更是通过对资源进行有序组织,使得不同载体、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因此,图书馆对文献整序的实质,就是揭示资源之间内在的联系。数字技术能够帮助图书馆员更方便地发现与揭示不同类型、不同载体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技术能够更方便地将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关联起来。离开了文献编目,图书馆资源便不能被发现、利用,文献的价值不能被充分发挥;离开了借阅服务,所有的文献只不过是一堆纸或者0、1两个数字而已。正如《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方向》的作者奈斯比特所说“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9]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论断。
四、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原则,适用于传统时代的图书馆,也适用于数字时代的图书馆。
(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1. 根据各馆的性质、任务,明确资源建设的方针、范围和重点
笔者曾经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工作了13年,其中11年是与文献采访工作直接相关的。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建设的重点也是明确的—既要满足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的基础需要,也要满足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重点研究课题的需要。2001年,笔者到了国家图书馆,并在此工作了18年,直到退休。在国家图书馆工作期间,一直分管全馆的资源建设。国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四川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既有一般图书馆的共性,但更多的还是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最终的文献保障基地与一般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所不同的个性。在国家图书馆工作期间,笔者长期负责联系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其他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以及中小学校图书馆等都有比较广泛的联系,也感受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差异。如果说一般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由其服务决定的,那么对于国家图书馆来说,决定资源建设的因素既有现实服务的需要,但还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国家图书馆是国家的总书库,不仅要考虑现在读者服务的需要,还要考虑为子孙后代服务的需要;国家图书馆每年接待的到馆读者数百万人次,但是,国家图书馆服务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作为“图书馆的图书馆”,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提供服务是其最重要的使命。从服务性质上看,国家图书馆的服务更多是属于“保障性”的,其数量与规模可能远不及到馆服务的数量,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出后者。“人有我有,人无我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就是国家图书馆资源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同样,以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例,虽然它们都是公共图书馆,但在资源建设方面,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对于省级图书馆来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需要考虑的是全省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问题,这和一个县级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自然很不相同。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省会城市图书馆因其服务好而广受赞誉,于是有一些专家将这个市级图书馆的服务来比对省图书馆的服务,对省图书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笔者认为,那个市级图书馆受表扬是应当的,因为它做了并且做好了一个市级图书馆应该做的事情,但对省级图书馆的批评未必公允,因为,省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应该有不同的服务定位,要批评省图书馆,就得根据省图书馆的服务定位、用省图书馆的标准去衡量,否则,有了市图书馆,还要省图书馆干什么呢?资源建设也是同一个道理。
由此,我们关于资源建设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必须根据各馆的性质、任务,明确资源建设的总方针、范围和重点,既要符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根据各馆实际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以及各个不同的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的“个性”,既是图书馆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基础,也是各个图书馆贴近读者需要的基础条件。
2. 综合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资源建设的策略
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有时我们不得不在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之间进行选择。有人说,数字时代,资源选择当然应该以数字资源为主;有人说,虽然是数字时代,但在阅读舒适性方面,数字资源远不如纸本资源。甚至,经常有人把低概率事件放大,用某一位或某一群读者的意见代替大多数沉默读者的意见,代替图书馆员的理性思考。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是一个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平衡协调的产物。凡事都有利有弊,有的短期有利而长期有弊,有的当下批评较多但却有利于未来长期的服务,这些都需要图书馆员,特别是图书馆馆长根据各馆的服务定位,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读者的需求,不同载体文献(媒介)的特点来综合考虑,需要调研,需要知识,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因为,我们的决定,有时可能会招致部分读者的反对,而反对的读者是一定会发声的,是会向领导反映的,图书馆、图书馆馆长会面临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相反,赞成的读者,通常就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因此,图书馆馆长在组织制定资源建设策略的时候,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担当的勇气。
3. 充分听取读者的意见,自主开展资源建设
图书馆人经常说:“读者是上帝”。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这里所说的“读者”是一个集合的、抽象的概念,是由一个个不同的读者个体共同组成的,而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常常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最近几年,“你看书,我买单”可以说“风行天下”,政府鼓励,市民高兴(选到书的市民),图书馆自然乐于从事。我们认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把好事做好、做正确,还需要有理性的思考。
“你看书,我买单”现象的出现,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脱节,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偏差有关。有的人看见图书馆读者不多,便归咎于购书质量不高。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既然给了图书馆购书经费,当然希望看到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况且,在很多时候,政府拨钱给图书馆买书,然后指定读者从同样是政府主管的新华书店选书,政府满意、选书的读者满意、新华书店满意,而其中的隐忧便被忽视了。首先,能够到书店自己选书的读者能够代替那些没有或者不可能参与选书、数量更为庞大的读者(包括未来的读者)行使权力吗?对于一个县级图书馆来说,需要服务的读者可能有几十万、上百万,但真正能够自行选书的人有多少呢?其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如何选择合适的图书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既要考虑公共服务的需要,也要评估图书的质量,还要考虑馆藏图书的系统性,等等。图书采访,资源建设,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图书馆员也不应该被看作是“跑堂”和替人“买单”结账的人。
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公共服务“普遍均等”的基本原则。当然,这里所说的“均等”,主要是指机会均等。公共服务还有一些基本要素,大家可以自行去参考相关文献。关于“你看书,我买单”,首先应当遵循公共服务的原则,按照公共服务的要求去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避免“公器私用”,避免个别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过多占用公共资源。
读者个人要看什么书,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需求,图书馆在提供读者服务包括在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时,当然应当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读者的需求常常会超出公共服务的范围,常常会超出公共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时,个别读者个性化的需求需要平衡、综合考虑。而对于上述现象,唯一有权、有责任做决定的便是图书馆员。因为,图书馆员在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所代表的是公众利益。图书馆员对已有馆藏、行业共享状况的熟悉了解,对于文献信息收集、分析、挖掘、判断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合理地解决相关的矛盾。
充分听取读者意见,自主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员的职责,履行这个职责也是需要勇气的,当然,也需要专业知识。
(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针对各馆服务定位,确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针。先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定位是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这就决定了国家图书馆资源建设,既要满足为国家领导机关及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咨询的专业服务,也要满足公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再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根据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0],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作用,为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服务。这就决定了各高校图书馆,需根据本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实际需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并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
同样,专业图书馆、不同层级的公共图书馆因其服务对象不同,服务范围不同,服务职能不同,在资源建设上应当有各自的针对性和特点。
2. 系统性原则
保持馆藏资源的系统性,非常重要。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去过很多图书馆,有些图书馆做得非常好,资源的建设很有系统性,读者到馆后,在研究特定问题,查找特定文献时,能较好满足需求。而有的图书馆藏书七零八碎,完全没有系统性。国家图书馆在一段时间由于经费紧张,需要减少购买外文文献。基本选择方式有两种:根据经费缺口,每个学科同比例削减经费。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可能使得每一个学科的文献都失去了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一些学科文献,一旦失去系统性和完整性,即使是还剩下一些文献,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文献价值,尽管花的钱少了,但也是浪费。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根据国家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尽可能保证某些学科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一些属于需要为全国提供保障性服务的文献,虽然可能利用率不够高,也要尽可能保留。这种方式,在馆内馆外都会面临很大压力,后来经过反复斟酌,还是选择了后一种方式。对于学术性图书馆和研究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以前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工作也发现,如果某个学科的重点期刊入藏率达到了70 ~ 80%,就会受到读者欢迎。但如果该学科重点期刊订购率一旦下降到30%或者以下,即使是剩下的期刊,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了。
3. 兼顾性原则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馆读者实际需求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满足公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是图书馆平衡与充分发展的需要。公众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及差异性,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要考虑不同情况,统筹兼顾。要兼顾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二者构成比例要适度;要兼顾本地资源和虚拟资源,以本地资源为主,共享虚拟资源为拓展及补充;要兼顾重点特色学科与一般学科,既能保证重点特色学科读者的需求,也能保障非重点学科读者的基本文献需求。总的说来,各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与制定兼顾性原则,全国或全行业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
4. 经济性原则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注意把握文献信息资源市场供给情况,科学分析诸如数字文献如数据库等产品的价格、利用方式等,还要通过图书馆间的合作共享,降低采购成本。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文献采购时,图书馆常会受低价误导。比如某一个数据库,尽管报价非常便宜,但因为其使用率低,所以其实际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常有数据库商来推销产品,推销商总是说,我这个数据库有多少资源(比如100万篇学术论文),但价格只有多少(比如10万美元),平均每一篇有多低(比如仅10美分),北大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我都卖的10万美元,给国图也同样的价格。但笔者认为,不能这么算账,要根据数据库实际被利用的情况来算细账,尽管这个数据库有百万篇文章,学术水平也确实都很高,但还是需要具体分析。如果该数据库仅提供馆内使用,不能提供远程访问,一方面,会大大减少数字资源的优势,还会大大增加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成本。从国家图书馆来看,如果这个数据库许多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都已经订购,真正不怕路途遥远到国家图书馆来利用这个数据库的读者是很少的。所以,你的数据库尽管分摊到每篇文章的价格表面上看起来很低,但分摊到每篇实际被使用的文章上,价格是非常高的。因此,把落实经济性原则,需要做很细致的工作,需要对每一种文献、每一种数据库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5. 共享性原则
图书馆是因共享机制而产生的服务机构,图书因为甲读者可以阅读,乙读者也可以阅读,不会因为阅读的人多了而使得图书的内容灭失(图书破损除外),正是由于图书的这个可共享的特性,才会有图书馆这种机构存在。数字时代,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数字版权保护的原因,资源可能会按次付费。但是,如果数字资源的规模太小,资源不易管理、维护,也不便提供服务,因此,数字资源大多以大型数据库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有新的共享机制来摊薄资源管理、服务、利用的成本。数字资源的共享是传统图书馆共享机制的延续与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已经建立起了不少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合作组织、合作机制,如CALIS[7]、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11]、NSTL[6]。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不少这类组织和合作机制,如世界数字图书馆(WDL)[12]、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13]等。
共享性原则,不仅是要考虑利用别人的资源,也要考虑本馆如何为别人提供共享服务,否则,谁和你共享呢?对于研究性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等有条件的图书馆,加强某些领域、学科的特色资源建设,就是合作共享的最佳参与方式。即使是一些小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也能为合作共享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
(一)“两并重,两优先”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图书馆来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将其归纳为“两并重,两优先”。“两并重”是指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并重,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并重。“两优先”是指基本藏书优先,地方文献优先。当然,所谓“两并重,两优先”,可能更适合于公共图书馆。相对于大学和专业图书馆来说,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着更困难、更复杂的选择:第一是经费有限,人手有限;第二是读者分布广,职业、年龄等情况更为复杂,需求变化既快且多样化。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公共图书馆要满足读者需求,会比专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面临更多的挑战。
1. 两并重
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除采用“两并重”外,不同层级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有不同的资源建设重点;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应该也有不同资源建设特点。资源建设不应该墨守某一特定模式,要从各馆实际出发。具体实际操作来说,基层图书馆满足大众阅读的资源,建议以实体资源为主,这是和普通公共的使用习惯相关的。基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模式为主。笔者并不主张县级图书馆大量购买数字资源。根据调查,基层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的效率很低,建议以省馆或市馆为单位购买数字资源,在本区域内共享,而不必每一个基层图书馆单独购买数字资源。笔者还建议基层图书馆应重视本地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采集、整理和保存。
2. 两优先
(1)基本藏书优先
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基层图书馆,应当围绕“基本藏书优先”的原则来开展资源建设,合理分配资金。
“基本藏书”是基层图书馆藏书的基础与重点,基本藏书应该具有永久性、经典性和普适性。所谓永久性,指的是图书的时效性很长,不易过时;所谓经典性,主要指的是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图书,如经典的文学、文化、科普作品和少儿读物等;所谓普适性,是指图书内容适合普通大众,而不是面向某种特定人群。一些基层图书馆片面强调特色服务、重点服务,把大量资金用于受益面很窄的服务。笔者曾经去过一家县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仅10万元,但因据说该地是曹雪芹的祖居地,遂花了30万元建了一个《红楼梦》专题阅览室,并且不对外开放。笔者认为,尽管特色服务和重点服务有其价值,可对于基层公共图书馆来说,面向普通公众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特色服务和重点服务只是锦上添花的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应该有重点,但重点应该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力,而非重点产业。有些地方公共图书馆,会根据本地产业结构确定重点服务对象,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既然产业集中,可能相关从业者对于相关文献的需求也较多),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有问题。笔者曾经和一位基层公共图书馆馆长讨论过这个问题。该馆长认为,他们所在区域的财政税收主要来自制鞋业,图书馆就应办成鞋类图书馆,收集所有关于鞋的设计、制造、营销等文献。我们认为,税收是社会二次分配的问题,而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是“普遍均等”,不能说谁纳税多,谁就应该享受更多的服务。
鉴于我国基层图书馆普遍缺乏专业的采访人员,所掌握的图书信息不多,笔者曾推动相关行业组织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或其下专业分会组织编纂《基层公共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每年补充更新,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采购文献时的参考。但因面临诸多实际困难,成效甚微。
(2)地方文献优先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方知识与信息的文献,涉及本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物产、人物、名胜古迹等。它既是人们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的重要文献,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文献包括纸本的、数字的以及其他实物类型的。地方文献的建设可以通过购买、采集、制作等方式获得。地方文献是国家文献保障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获得的文献,这也是全国范围内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短板。县级公共图书馆(基层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地方文献最重要的贡献者。以地方报纸为例,根据采访、馆藏和整理加工能力,国家图书馆只能够采集到地(市)一级的地方报纸,而对县级地方报纸,国家图书馆没有能力去采集、保管。如果县级图书馆不保存本地报纸的话,再加上省级图书馆也没保存,就会造成很大的文献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14]第24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法律规定如此,地方公共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时应当依法实行地方文献优先的策略。地方文献优先,要重视非正式出版物。地方文献很复杂,类型也很多,包括地方政府出版物、民间社团出版物、民间个人出版物等。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很快,笔者建议基层公共图书馆要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在地方文献收集、制作、服务方面开辟新路。如果能将地方的特色文献,如风土、典故、特色物产、特色美食等,把这些文献收集并整合起来,当游客进入该地区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将上述内容推送给游客,对于地方旅游可能会有很大的促进,同时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处理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1. 重视网络资源的发现、利用和长期保存
现代图书馆服务是一个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服务等都要有“天下观念”,而不是局限在本馆。图书馆员最大的价值在于资源发现、资源采集、资源组织、资源保存以及为读者提供服务。当前,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甚至一些大学图书馆,一方面资源采购经费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免费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发现和利用互联网资源,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个现实有效的途径。以国家图书馆网站[15]为例,该网站上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超过了8万种,民国时期文献也超过了8万种,还有其他资源难以细数,其中包括大量向全国免费开放的商购资源。其他国外网站,如DOAJ[16]等都有大量免费、专业的文献可以利用。除了上述这类大型的专业共享网站以外,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如果善加选择,也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少有用的资源,如百科网站(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专业博客、科普微博(如科学松鼠会、果壳、丁香医生)等其他免费互联网资源,也都是基层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网络资源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安全性,互联网资源的长期保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有条件的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2. 重点解决服务中的三个问题
图书馆资源建设,目的是为了服务。在很多情况下,资源建设的问题不是出在采购环节,而是出在编目环节、服务环节,如果编目跟不上、服务跟不上,资源建设的成效便要大打折扣。与资源有关的服务问题最常见的有三类。第一,读者不知。读者不知道本馆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哪些馆外资源,这与宣传引导有关,也与文献编目、文献揭示有关,当然,也可能与读者的信息素养有关。第二,读者不会。图书馆有很多资源,但读者不会使用,尤其是数字资源,他们不懂检索技巧,不会访问下载。第三,读者不便。一些图书馆管理制度很严,这当然是保障服务的需要。但是,这又常常给读者利用文献、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不便。少数图书馆为了自己管理的方便,层层设卡,进一道门验一次读者证、身份证,进一个数据库输一次密码,就像进公园,进一道门,收一次门票或者验一次门票,令读者厌烦。可以说,有些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限制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这也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发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图书馆的制度设计需要平衡有序服务与方便读者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万分之一的读者不守规矩而让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守规矩的读者来承担后果,更不能因为减少图书馆员的管理责任而让读者不方便。
结语
数字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环境的变化、读者的需求以及利用文献信息方式的变化,使得图书馆在信息传播链上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时并进”是数字时代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时代要求。
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图书馆有着一般图书馆所具有的共性,但因其主要服务对象、服务重点不同,应当有不同的资源建设方针与重点。
现代图书馆早已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机构,互联网把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乃至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应当适应这种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其他图书馆一道开展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
社会变了,图书馆也变了,但图书馆作为以文献信息为基础向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基本属性没有变化。在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图书馆员应当广泛听取读者意见,自主地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公众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献信息的采集、整序、揭示、典藏、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一支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图书馆员队伍。
后记:2020年5月11日,应中国图书馆学会之邀,笔者作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网络报告,蒙西华大学吕先竞教授美意,亲将报告录音整理为文字稿,并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意见,为拙稿增色不少,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