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

2020-12-09崔晓琰白月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生西藏文明

崔晓琰 白月娇

(①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②山西警察学院思政部 山西太原 030401)

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华水塔、世界屋脊的美誉。这片热土长久以来被视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储备基地,因此,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战略价值。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西藏生态保护工作,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积累了丰富的保护经验,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突出强调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特别是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在全面总结继承我党建设保护基本经验的前提下,站在民族整体利益与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对在西藏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等任务目标作出了细致部署和周密安排,所提出的“四要”思想成为新时代开展西藏生态保护工作和生态建设工作的旗帜引领、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自此,中国共产党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正式生成,为开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内在交织与联合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正确指导下,党在新时代的西藏生态保护方略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使之成为内在联系紧密、逻辑体系严密的可靠行动总纲和工作指南;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淬炼而最终保留下来的优秀因子则为党的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烙上了深刻的民族印记,传递了深邃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传统的价值导向,贡献了更多的智慧方案,并使之因更加贴合国家整体和西藏区域生态人文的客观实际而得到更为有效的推行、贯彻与实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内在交织与联合,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构建实施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保护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中心”论、皮罗的“自然虚无”论及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天人对立”说,突破了伊壁鸠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局限与束缚,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各学派理论精华及合理成分之后,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体系。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对西方早期生态思想的扬弃中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占据了真理的制高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问题乃至生态危机的出现表面看来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发展不断深化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所致,但究其根源,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再往更深层次看是社会制度的问题。”[1]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并发展成熟之后,“资本的逻辑”和“堕落的经济理性”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对立和紧绷,而松弛这根生态“神经”,使之恢复“平衡与协调”的唯一方式就是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持续完善。因此,必须依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尽快完成以“共享”为主要特点和标识的社会所有制的构建,“使得人们彻底从贪婪的索取和对抗中跳脱出来,以此来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解”[2],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特意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解同样“关键在人”,必须充分调动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具体的历史实践当中积极探索自我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对于执政党与政府在生态保护当中应当发挥何种功能与作用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国家政权、开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后应当用较短的时间尽快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只污染不保护、重发展弃治理”的做法,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承担起科学规划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并充分发挥政府在预防、利用、治理等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导、干预、监管职能,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几近完美的统一。列宁与斯大林继承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并将其引入了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他们在突出强调了社会制度与人类实践对自然生态的重要影响和决定地位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态保护之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安全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现实需要。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态文明观一脉相承的重要理论体系。毛泽东认为,自然生态有其自身发展独有的内在规律和永恒不变的新陈代谢生态变化机理,深刻认识并积极顺应这些规律是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基本前提,在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他运用马克思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加以阐释,讲清了人与生态之间既联系又斗争、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完善生态保护工作的组织建设”“建立长期高效、持之以恒的生态治理措施策略”“生态开发应以保持生态平衡为基本限度”等重要生态思想。邓小平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在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提倡遵从中国古代“四季更替、万物更新”等正确的自然生态法则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他还深刻阐明了生态保护之于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提出了经济发展务必坚持因地制宜、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务必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生态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理念普及和法制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江泽民从社会生产力的保护和公民生存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深刻阐明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处理人口、资源、生态、发展四者之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了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发展原则。胡锦涛基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指出了人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具有的“守护者”和“受益者”的双重身份,进一步明确了生态保护工作的真正主体和依靠力量,阐明了生态保护对于人民物质精神双重需求满足的重要价值,并基于此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保护基本目标,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提出了“两山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3],作出了生态保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必须通过严密严格的政策制度法规体系建设为整体及区域生态保护保驾护航的指示要求,许下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建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前进动能。

(三)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反思、淬炼与延续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淬炼而最终保留下来的优秀因子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生成发展的重要历史根基和思想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举世称羡的传统民族文化与哲学思想,为后人留下了意义非凡、震古烁今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阐释生态循环机理、倡导维持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朴素生态思想是这个庞大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架构里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是一个包含依存、斗争、转化、融合等多维生态观点的独立思想体系和丰富知识宝藏。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在人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早已形成“天人并立、各有其位、通达相融”的基本观点,这一认识指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存和依存关系,突出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可以通过“相辅相成、守位互育”的方式达到“共进共演、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在对生态循环机理的理解与阐释方面,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坚持“天行有常”“和实生物”的基本观点,即自然生态拥有其变化、发展及循环的基本规律,生态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因子或环节都不可违背这一基本规律,即便是两个对立的自然物也必须在“生态规则”的范围内寻求协调并进、和谐相处的方式,这是它们得以延续发展的源动力;在积极倡导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强调“刚柔得适、中正平衡”的价值理念,即“在人和自然生态之间做到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将人的实践活动控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达到一种均衡适中、恰到好处的中庸状态”[4],避免因“过度”或“不及”而导致平衡的结构被打破。在中国传统生态治理哲学方面,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应通过国家自上而下逐级治理的方式来改善生态失衡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的推行首先在国家和地方实现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管制,随后逐步在全社会树立起“节用制欲”的生态价值观念。尽管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存在着“过度遵从自然法则、忽视人类实践作用、突出强调天命所归”[5]等顽固缺陷,但经过反思、甄别和淬炼后的优秀成分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它们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相互交织联合,共同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根本遵循。

二、战略引领——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核心要义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战略部署将生态保护任务放在了西藏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使之成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考量,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生态质量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导向。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共产党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亦成为西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可靠的科学指南,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对于全面建设美丽西藏、开启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落实“两山论”理念,全力打造国家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总体目标,即以习近平“两山论”为指导,全力打造国家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两山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构成,它是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和生态现状深刻把握的基础上而提出的科学论断,深刻领会并贯彻其三个维度的内涵价值对西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首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树立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来源,是实现西藏可持续发展必须守护的根基命脉和重要财富。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实际上就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积蓄动能,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如今的西藏的“绿水青山”就是未来高速发展新西藏的“金山银山”。其次,在面对抉择时必须树立并坚持“宁失金山银山也要固守绿水青山”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西藏的经济发展与高原生态保护产生冲突、需要在两者间做出选择时,经济发展必须让步于高原生态保护,确保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踏上“杀鸡取卵”的粗放发展道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战略部署的价值意蕴就在于此。最后,在面对现实发展任务时必须营造并维护“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想状态,这就要求西藏必须坚决抵制“唯GDP论”的错误发展观,坚决遏制“懒政怠政”滋生的苗头,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社会实际和生态现状的现代化、科技化创新发展之路,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与高原生态保护的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迎来西藏“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相统一的崭新发展局面。在“两山论”三维内涵的指引下,西藏生态文明高地的建设道路亦逐渐明朗,即坚持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实现思想与行动的自觉统一,坚持绿色发展与科技发展两翼并进的发展道路,切实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以高原科考揭示生态变化机理,研究保护修复治理方案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一次深刻阐明了积极开展西藏生态科学考察、揭示高原生态变化机理的现实要求及其重大意义。他强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与把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自身的变化机理和现实状况,细致而透彻地了解与洞察人类实践活动及全球整体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产生的正负效应和长远影响,是西藏研究制定兼具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实效性、可行性高原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案举措的重要基础,而要获得这些关键性资料和根本性依据离不开以科学考察为前提的高原生态科学研究。我国分别于1975年和2017年组织开展了两次综合性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生态科考便是其中的核心工作任务之一。在各方的团结协作下,两次科考任务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们有效填补了高原生态科研资料领域的诸多空白,直接推动了相关项目的研究进程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西藏的生态保护制度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优化、生态治理方案拟定、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提供了真实有效、详实可靠的数据参考、立论前提以及研判依据,成为西藏实现持续发展、长足发展、长期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关键支撑。如今,自然演化、外力强迫等因素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日益丰富的生产实践活动都为西藏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冰川冻土消融、土地草场退化、稀有物种濒危等生态问题凸显证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依然处于十分脆弱敏感的的不稳定状态,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工作刻不容缓。据此,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适时作出了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科考”“研究揭示生态变化机理”“制订提出系统保护方案”为核心内容且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西藏生态治理“三步走”实施路径,并要求将此作为新时代党的西藏生态保护方略之一继续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三)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构建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关于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做出过“环境即民生”“良好生态是最普惠、最根本的民生福祉”等科学论断,不仅如此,他还将“生态质量”视为检验国家、地区小康建设是否全面的根本标尺之一。这些重要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紧密关系,还突出阐明了生态保护之于民生改善的重要价值与地位。从民生的角度去审视生态保护、以人民幸福为目标去推进生态治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的思想创新和理论贡献,它们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党的生态文明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科学内涵,同时也为新时代西藏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科学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了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建共享良性循环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相协调、相结合”实质上是最终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两个步骤或阶段。“相协调”要求西藏的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之间要和谐一致,在两者间积极寻求规避矛盾、各自发展、互不干扰的“平衡点”,而“相结合”则要求在两者间建立除和谐一致关系之外更为紧密、更为巩固的配合互补的联系,积极探寻两者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向同行的“交叉点”或是“统一点”。由“和谐平衡”到“结合统一”是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过程,必须深入推进生态工程与生态产业的建设发展,不断创新生态保护与生态增收的途径方式,持续加大生态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实施力度,执此方能使西藏始终居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7]的科学轨道之上,让西藏各族人民吃上生态饭、走上生态路、共享生态福。同时,西藏的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迈向和谐统一离不开完备制度体系的保驾护航。构建各族人民“共建共享良性循环长效机制”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所需,是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重要环节,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主体功能区制度与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保护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将成为西藏生态民生良性循环长效机制建设最为关键的中心任务。

(四)要重视加强边境地区建设,依托特殊支持政策为边民解忧纾困

在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开展边境地区建设早已成为党和国家西藏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始,西藏的边境建设经历了由“固边”到“富边”再到“兴边强边”的三级跨越,三次建设目标的演变衬托出了西藏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与长足进步,而这一切均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和战略引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西藏边境建设的现实状况和重要地位仍然保持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对其各个领域的建设前路和具体任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判和合理的安排布局。依托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着重从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强化、民生保障改善、边疆边防巩固、生态文明推进五个方面稳步推进西藏边境地区社会进步,取得了不朽的业绩。尽管新时代的西藏早已彻底摆脱背负长达千年的绝对贫困桎梏,但绵延数千公里边境线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却依然存在且十分凸显,尤其是长期采取相对粗放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生态问题频出格外引人关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改善西藏边境民生的站位和边境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重申了继续推进西藏边境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通过特殊的支持政策持续加强边境建设、为边民解忧纾困的新要求、新策略,从根本上保障并推动了西藏边境地区生态民生环境的改善、生态文明高地的打造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发挥。具言之,新策略就是要求西藏边境地区应在继续秉持“保持生态良好、实现绿色发展”的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备、多元的生态保护、补偿、奖励、修复、预警、惩戒政策体系,合理利用国家为边境地区提供的对口支援、边民扶持、财政金融、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支持,有序推进以边境生态安全保障、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功能区保护区建设、边境生物疫病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护边系统工程和边境生态民生工程,切实推动符合西藏边境实际状况的生态补偿、生态收益等制度机制的建立完善,以此全力改善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边民面向长远的生计增收问题。

三、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治藏方略体系的重要一环

西藏生态保护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治藏方略体系的基本构成和重要一环,它的提出为新时代的西藏践行“生态保护第一”和“生态为民”的基本原则、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于西藏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推进生态民生建设等具有极其深远的指导价值。

(一)遏制西藏生态环境退化,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有的地貌形态、丰富的生态系统,长久以来都是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重要的气候稳定调节器和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素循环、战资储备、生物多样维护等关乎民族存亡、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正是在青藏高原长期的自然涵养下实现了自我的生存发展、彼此的交流交融,孕育出了璀璨绚烂、举世称羡的中华古老文明。现如今,从青藏高原地理形态的演变对全国乃至全球自然气候的重大影响来看,守好这方净土、护好高原生态关乎发展大局和民族兴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8]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维护自身生态系统稳定、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但是近年来,由于高寒冰冻环境条件所导致的整体脆弱性,西藏高原生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实践活动等外部因素干预产生了极为敏感的响应,高原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逐渐加剧。最直观的表现为冰川消融退缩、草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等方面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成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大威胁与隐患。而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提出为遏制西藏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提供了详实具体的策略指导,其中“推进高原科考、揭示生态机理、提出治理方案”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核心内容为应对和化解西藏生态风险作出了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引,深刻的内涵引领使之成为了未来一段时期西藏坚决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指针。

(二)实现西藏区域绿色发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所谓“生态文明高地”实质上是一种人类、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共生并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持续循环、长期繁荣稳固关系的理想化社会形态,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显著标签,是我国长期坚持转变经济建设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所孜孜以求的崭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高地”的打造有赖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抓手,而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以强调低碳循环、效率优先、和谐平衡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新理念取代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绿色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它服务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这是一种建立在生态承载力红线以下、推动经济活动走向“生态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党和人民发展智慧的结晶。西藏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方净土”,它承载着打造国家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远大目标与理想,在促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挑战面前,必须适时更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框架、完善机制保障、谋求绿色崛起,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挖掘科技、资源等生态化优势化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而这些均离不开党和国家在战略层面的因势利导。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提出为推动西藏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策略引领,其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高原生态科学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良性循环长效机制”等核心内容成为了西藏踏上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牵引,构成了西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依托。

(三)落实惠民利民为民原则,推进西藏生态民生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态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人民追寻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9]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的引领下,不断推出更多优质的公用生态产品来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这些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解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现实之问,同时也鲜明指出了推进生态民生改善、加强生态民生建设、完善生态民生保障是我国民生建设任务当中的基本构成、根本底线和优先领域。自此,生态建设与民生建设实现了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与紧密衔接,民生改善明确成为贯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一条主线。西藏的生态民生建设任重而道远。极其特殊的区位条件、敏感脆弱的环境基础与人为导致的生态退化使得西藏成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地区。近年来,山体滑坡、冰湖溃决、山洪暴雪、沙尘天气等灾害的频发,导致当地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屡遭破坏,农牧业受到严重打击,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西藏生态产品的生产提供能力不足致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环境和生存质量未得到充分的改善,主要表现在生态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用以购买生态产品的生态补偿措施不完善,生态功能区作用相对弱化等方面。新时代西藏生态保护方略的提出,为实现西藏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同向同行掌好了方向之舵,其中包含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守护生灵草木、万水千山”[10],“完善补偿方式、构建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依托特殊支持政策为边民解忧纾困”等原则策略,成为西藏落实惠民利民为民原则、推进西藏生态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猜你喜欢

民生西藏文明
都是西藏的“错”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漫说文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神奇瑰丽的西藏
对不文明说“不”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