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诺桑觉寺》中的哥特元素
2020-12-09□董娜
□董 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她一生共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爱玛》和《劝导》。《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最早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原名《苏珊》,然而却一直未被出版商出版,1816年简·奥斯丁兄长将其原价购回后,简·奥斯丁对其进行了修改,将其更名为《诺桑觉寺》,直到简·奥斯丁病逝后1818年才得以出版。18世纪时,整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追捧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认为文学和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主观思想感情,追求节制和庄严,压抑和忽视人的想象、情感和直觉,排斥神秘主义及超自然现象。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正是对主流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哥特小说则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黑色浪漫主义”,它超越了社会准则的约束,通过极具想象力的情节和神秘环境把人的欲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来映射对现实世界的排斥和厌倦。18世纪末的英国处于男权社会,女性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话语权缺失,所以哥特小说尤其受女性欢迎,压抑而枯燥的生活使女性对冒险和陌生神秘的环境充满好奇和想象。任何一种特色一旦被发展到极致,便时常会走向极端,后期的哥特小说泛滥成灾,粗制滥造。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的创作正处于这个时期,她早期读了大量的这类流行小说,深知其中的利弊,她在小说中对这种文学特色进行了戏仿,并不持完全否定态度,而是理性地进行了借鉴。《诺桑觉寺》小说名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哥特风格,其文中的场景铺陈、人物塑造等方面自然都有了哥特元素。
一、哥特式的场景铺陈
当时流行的大多数哥特小说都以超自然现象来进行故事架构,场景多铺陈于隔世的荒野、经年的古堡等,渲染一种悬疑、诡异、神秘且阴郁的气氛,仿佛幽灵会随时出现在某处,读者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既被神秘而刺激的氛围吸引,产生了与主人公类似的恐惧,有强烈的参与感,同时又深知自己会毫发无损,读者在欣赏此类文学作品时,既能以想象力把自己置身险境,又能抽离自身,从心底知道自己始终和危险之间还有一道安全的屏障,由此,会让阅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愉悦感。
《诺桑觉寺》的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巴斯和诺桑觉寺,年轻的女主人公凯瑟琳·莫兰本身是一个哥特小说的迷妹,闲暇时常沉浸在各种哥特式的传奇小说中,男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朋友伊莎贝拉也都喜欢安·拉德克利夫夫人的作品,特别是《尤多尔弗的奥秘》,初与伊莎贝拉相识没多久后两个年轻姑娘谈道:“亲爱的凯瑟琳今天一早你都在干什么?是不是又看《尤多尔弗的奥秘》了?”“是的,早上一醒来就在看,已经看到黑纱幔那儿了。”“真的吗?多有意思啊!哦!我说什么也不告诉你那黑纱幔后面罩着什么!难道你不急于想知道吗?”伊莎贝拉还提议凯瑟琳看完《尤多尔弗的奥秘》后,可以一道看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另一部作品《意大利人》,两人沉迷于此类书中离奇的情节和对神秘大自然的描述,以致在凯瑟琳与亨利一道游玩山毛榉崖时,她的头脑中便不由自主联想到法国南部,亨利惊讶地以为凯瑟琳去过国外,凯瑟琳答道:“哦,不!我只是说在书里看到的。这座山总使我想起《尤多尔弗的奥秘》里埃米丽和她父亲游历过的地方。”显然,哥特小说中描写的景色已经在凯瑟琳的头脑中扎根,除此之外,书中那些丰富精彩的想象力:滑动的壁板,幽深的古堡密室,出其不意的活门等都深深吸引着凯瑟琳一颗想探险的心。当凯瑟琳得知要应邀去诺桑觉寺做客时,立刻兴趣盎然,在亨利戏谑的描述中,这座将军府邸有黑黢黢的通道、巨大的挂毯、半明半暗的大厅、朦胧的月光、阴森森的卧室、暴风雨等等,这些都令凯瑟琳神往,觉得这座古堡就是小说里的翻版,必然隐藏着神秘的故事。
诺桑觉寺之行便是小说哥特元素的高潮。诺桑觉寺是由一座修道院改造,颜色各异的玻璃、哥特式的窗户和布满蜘蛛网的墙壁都让凯瑟琳的无限幻想得到了充分展示,加之亨利之前对城堡的描述,更为诺桑觉寺增添了哥特式的神秘氛围,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简·奥斯丁理性地摒弃了流行的哥特式小说的极端的戏剧化描写手法,而是取其精华,适时地把哥特元素巧妙地运用到情节之中,巧妙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夜探诺桑觉寺的描写片段,哥特式的悬疑和建构吸引读者眼球,环环相扣,使读者和女主人公凯瑟琳共同完成了整个好奇、猜疑、冒险、惊惧以及幻灭的心理过程。
虽然初入诺桑觉寺,凯瑟琳就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失落和幻灭,找不到厚墙、古树,这个古老的府邸竟然连个古老的烟囱也没有,一派现代格调,满屋子的华丽家具,连将军家的窗户也不是她想象中的哥特式:“诚然尖拱是保留了,形式也是哥特式的,甚至也有窗扉,但是每块玻璃都太大,太清晰,太明亮!”在凯瑟琳的想象中,她希望见到最小的窗格、最笨重的石框,希望见到彩色玻璃、泥垢和蜘蛛网。对她来说,这种改变是令人痛心的。当然,这并不能打消凯瑟琳高涨的哥特式想象力的热情,她依然沉浸其中,天真地按部就班地去继续探寻隐藏的神秘。先是注意到“古怪的旧箱子”,打开原来只是白布床单;然后是“黑色大立柜”,凯瑟琳觉得接近真相了,暴风雨渲染出了格外“哥特”的惊悚氛围,蜡烛熄灭,房屋漆黑,各种异样的响动都格外让人浮想联翩,结果第二天清晨才发现又是一场主观臆想罢了,所谓神秘手稿只不过是日常账单罢了;继而听过蒂尔尼小姐回忆早逝的母亲后,凯瑟琳又怀疑蒂尔尼将军囚禁妻子并杀害之,溜进蒂尔尼夫人房间结果一无所获,将军夫人是自然死亡。作者对这些场景和情节的铺陈,一方面暗指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情节荒诞可笑,一方面作者借力打力,巧妙地利用这些哥特元素来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讽刺性。
二、哥特式的角色设置
18世纪流行的哥特小说女主人公都是有一定模式的:美貌绝伦、温柔风情、孱弱惹人怜(适时会昏厥)、单亲或父母双亡等,严格意义来讲,凯瑟琳并不符合哥特式的女性角色,小说伊始便交代了凯瑟琳的种种不利因素,她不算美貌更没有多才多艺,父母也都健在,她的父亲没有像哥特小说中那样喜欢把女儿关在家里,她的母亲居然在生了9个孩子后还健在而没有哥特式的去世。虽然颠覆了哥特式女主角的模式,但凯瑟琳仍是一个哥特式的人物,不光是因为她15岁到17岁就读了一些哥特式小说,并痴迷哥特风格,事实上她还承载了哥特式叙事功能。但是这个资质平平、又生活在乡下的女孩子自然无法想当然地就获得爱情,她必须经历一系列哥特式的体验和冒险,神秘的男主人公只有在恰当的地点才会出现。于是凯瑟琳被安排去巴斯这个时尚娱乐之都出游,在巴斯她将跟随艾伦夫妇出入社交场所,结识各色人群,并邂逅爱情。第一次参加舞会因为没有相熟的人,所以既没人注意她,也没人称赞她,太无趣了,她甚至希望像哥特小说那样,自己会被绑架,找不到舞伴时,幻想像哥特小说里那样被骚扰。当凯瑟琳受邀拜访诺桑觉寺时,在诺桑觉寺的府邸中,她不单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访客,而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人物,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猜测、幻想和冒险,前文提到的在暴风雨之夜的各种“历险”(虽然最终都是一场乌龙),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女英雄的所做所为,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秘和发现,能揭开埋藏已久,不为人知的惊天大秘密。凯瑟琳把哥特小说的情节照搬进现实,认为书中所写必然在现实中存在,她的所做所为事实上正契合了她的偶像拉德克利夫夫人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特点。
凯瑟琳在巴斯认识的好友伊丽莎白事实上也是个哥特式人物,伊丽莎白鼓励凯瑟琳看哥特小说,还殷勤地开出了书单。另一方面,这个女性反面角色虚伪而势利,单纯善良的凯瑟琳视其为好友,她年长凯瑟琳几岁,时常以经验训导凯瑟琳,就像哥特小说中存在的诱拐单纯少女坠入深渊的恶人。
诺桑觉寺府上的蒂尔尼小姐事实上更像一位哥特小说的女主角。“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良好的教养。她既不羞怯,也不故作大方。”蒂尔尼小姐具有能成为女主角的聪慧与美貌、性格也更加温良贤淑,不仅有个专横而霸道的父亲,母亲还早早过世,因而内心时常感到孤独痛苦。这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哥特式女主人公,如此哀伤而不幸,美丽又柔弱,浑身上下充满了哥特式的神秘色彩,她生活在哥特式的古堡里,又幼年丧母,这些不禁让凯瑟琳和读者一起联想到了类似“阁楼上的疯女人”“囚禁”或“失去自由”的女性角色。蒂尔尼小姐虽然承担了隐匿的哥特色彩,然而小说中,简·奥斯汀却没有让蒂尔尼小姐身上的哥特式特点发挥其优势,反而使其弱化,让她从典型的哥特故事中抽离出来,蒂尔尼小姐并没有被其父亲囚禁且凶残地虐待,母亲也不是横死,最终蒂尔尼小姐也获得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三、结语
《诺桑觉寺》作为简·奥斯丁的开篇之作,相对于她的其他5部长篇小说,其写作技法略欠成熟,所以也是学界较少关注的一部作品,其研究价值仍有待发掘和探讨。18世纪的欧洲文坛哥特之风盛行,简·奥斯丁本人也很熟悉这类作品,深知阅读带来的乐趣,却也觉察出其逐渐显露的不益之处,《诺桑觉寺》中,简·奥斯丁一方面模仿了哥特小说的典型模式,巧妙地利用哥特小说富有悬念的特点来帮其推动故事的发展;更值得注意的一方面是,《诺桑觉寺》具有浓重的戏仿意味,简·奥斯丁对哥特元素进行了解构,在她独具特色的调侃中,哥特小说中那些牵强附会的情节以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以场景的铺陈来营造氛围还是用人物的塑造来牵动情节,简·奥斯丁将哥特元素与戏谑的笔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紧张刺激却又轻松幽默,极富戏剧性,充分让读者享受到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