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区域明代马市遗迹调查
——以隆庆五年所设5处为例
2020-12-09许永峰高荣荣
许永峰,高荣荣
(1.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隆庆五年(1571年)是明蒙关系由对峙走向和平的转折点。是年,明王朝在九边开设11 处马市,其中,在位于今晋冀北部地区的宣大山西三镇设立5 处,分别为大同镇的得胜堡、守口堡、新平堡,山西镇的水泉营堡及宣府镇的张家口堡。[1]这些马市对巩固长城沿线和平稳定、促进蒙汉经济往来和文化融合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经历数百年历史变迁后,五堡马市遗迹的现状如何?损毁原因有哪些?应如何保护?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而对于马市遗迹的调查则包括堡子、市场及附近长城等遗址。
一、五堡马市遗迹现状
(一)大同镇三堡
1.得胜堡。位于今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从大同东关客运站出发,沿滨河路、御河西路行驶数公里,进入208 国道后向北直行30 余公里即可到达,全程40 公里。
堡子开南门。据村民王老女讲,原本堡门之外有瓮城,瓮城之外有月城,入犯者要想进入堡内,须连破上述三道防线。[2]现存堡门外观完好,为2007年包砖重修。据实测,南门城墙总高9.9 米,拱形门洞进深约14 米,内侧高5 米、宽4.35 米(外侧因施工无法测量)。堡墙顶部修有雉堞,总高1.6米,厚 0.6 米,其中女墙高 1 米,垛墙高 0.6 米,垛墙中部开瞭望孔。外侧门额刻“保障”,内侧门额刻“得胜”。堡门之外的瓮城,其墙体原与堡墙同高,现在仅存西南拐角和东南拐角各一段,立于高约2.8 米的砖砌平台之上,目测最高处约5.5 米。原开一小东门,现已不存。整个瓮城呈长方形,目测面积约550 平方米。因面积狭小,即使入犯者攻破外围防线,可进入瓮城者也是有限的,而守军则可在城墙上居高临下进行攻击,瓮中捉鳖。瓮城之外的月城早已荡然无存,目前,正在施工重建中。
堡子中央有一座“玉皇阁”。据王老女讲,此阁原本有两层,上面一层供奉玉皇大帝,“文革”时被拆除。[2]底层为砖砌方台。形制为十字过街式,有门洞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门额上均镌刻文字,西面为“保民”,东面为“护国”,南面为“雄藩”,北面为“镇朔”。据测,阁底东西长15.4 米,南北宽 14.5 米,呈长方形。墙高 7.5 米,有雉堞(近年新修)。门洞高均为5 米,其中,南门北门宽4.45米,东门西门宽 4.4 米。阁内有宽约 0.7 米、高约1.8 米的一道小门,由此登25 级台阶,可通阁顶。登上阁顶,得胜堡全景可尽收眼底。据王老女说,旧时,平日里人们来此跪拜玉皇祈福;作战时,此阁也作为指挥部。[2]
四面堡墙轮廓基本完整,但墙体仅剩夯土层。其中东、西、北三面保存较好,有墙台凸出于墙体。经测量,北墙高约 7.2 米,厚约1.4 米。其东端有一墙台,底部东西长约11.4 米、南北宽约10.5米,顶部南北长约 10.6 米、东西宽约 6.3 米,与堡墙同高。
关于得胜堡马市遗址。据村民张成讲,市址位于得胜堡东北约100 多米处的“市场堡”,面积约3亩。市场堡西原为得胜堡的马场,北边不远处即为得胜口。[3]
得胜堡长城位于得胜口东西两侧,墙体毁损严重,整体较低,高约0-4.3 米。长城上每隔一段设一墩台,其侧面为梯形。测得其中一座底部东西长约12.7 米,南北宽约 10.3 米,高度目测约为 7-7.5 米。
2.守口堡。位于今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守口堡村,南距阳高县城约11 公里。
守口堡原有东门,现已无存。堡墙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仅在村中道路西侧残存原堡东墙和北墙的两小段断壁残垣。据测,高者11.1 米,低者仅4.5米,厚约 2.1 米。
黑水河将守口堡长城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城地势险要,人迹罕至,保存较为完整。据实测,墙体高约 3.7-6.1 米,厚约 1.7-2.2 米。顶部中间为凹槽,两边墙体凸起。凹槽底部宽约1.8 米,凸起土墙厚度均约 0.1-0.2 米,高者达 0.7 米。墙体有部分石头裸露,其材质与附近山石相同,可见此段长城为就地取材。长城上隔一段有一墩台。侧面基本为梯形。其中最高处的一座,底面周长48.3 米,高6.2米。台体上有一条自下而上宽约0.6 米的裂缝,已被踩成小路,由此可登上顶部。顶部大致呈梯形,两底分别约为 3.5 米、5.4 米,高约 8.8 米。这是守口堡制高点,站在此处,长城内外尽收眼底。此外,在此段长城内侧(南侧)还分布着一排独立的墩台,形制与长城上的墩台基本相同。
西段长城地势较缓,墙体亦明显低于东段,高约0.6-4.3 米,表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此段长城的墩台有两类,分列两排。一种是侧面为梯形的台体,与长城墙体相连。其中一座,底部为边长约15米的正方形,高度目测约为12 米。台体下部有一长方形洞口,高约 1.4 米,宽约 0.9 米,往里延伸 2.5米左右后垂直向上直通顶部。据村民席如讲,这个洞口是点燃烽火的地方,燃料则为柴禾和马、牛、羊等动物粪便。[4]另一种为圆锥形台体,状如玉米棒,分布于长城边墙内侧,底面圆形,实测周长为30.4 米,目测台体高约 13 米。
关于守口堡马市遗址。据席如说,其位于守口堡村东北不足200 米处的长城脚下,正好处于长城断裂处,跨山西、内蒙两省区,如今为修建守口堡水库的工房。面积大约2-3 亩。[4]
3.新平堡。位于今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堡村。南距天镇县城30 余公里。
堡子原有东、北两门,今仅存北门。据村民底全海介绍,此门又叫“镇虏门”,原高3 丈6 尺,后因周边地基抬高、风雨侵蚀及1998年地震,高度有所降低。[5]据实测,内侧门洞宽约4 米、高约5.7米,墙体总高约7.3 米。外侧门洞宽约3.25 米,墙体损毁严重,不便测量,当地人以铁架来加固保护。
从北门往南大约180 米,即可到达堡子中央的玉皇阁。玉皇阁是一座过街阁,为三层两椽歇山顶式建筑。据景点牌匾介绍,此阁建立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牌匾记为1592年,实际应为1593年),康熙、乾隆、光绪时重修,基座进深13 米,阁高15.8米。阁底通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面阁楼上均挂有牌匾,东面为“三省锁钥”,西面为“紫塞雄关”,南面为“玉皇阁”和“代郡延陵”,北面为“镇边楼”和“琦城故里”。二层大殿外有“风清月白惯看三省烟云淡,水碧山青任览四时物华新”的对联,大殿内正北供奉玉皇大帝。三层殿内正西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大势至菩萨居左,观世音菩萨居右。二层、三层殿内墙壁上均布满壁画,但也有“打倒四人帮”的字样。据测,玉皇阁南北长约14.8 米,东西宽约 10.8 米;四个拱形门宽均为 4米,高亦为4 米。
关于新平堡马市遗址。据村民侯丙义老人说,市址位于玉皇阁西约1 公里的西马市口村。现为居民区,面积大约3-4 亩。在村子的东北有“宣威楼”遗迹。据侯丙义说,当年蒙古朝圣使臣来明,被安排在此下榻,明朝使臣代表天子在此赐筵。[6]如今,宣威楼残留有部分墙体和3 座墩台。墙体高度目测约为2-4.5 米。实测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墩台,高约 8.2 米,底部长约 14.7 米、宽约 8.5 米。另外,在附近草丛里还发现了一个旗杆底座。其下部为长方体,底面正方形,边长 0.7 米,高 0.3 米,其中一个侧面刻着“马市口千总张锦钰创建”;上部为莲花圆座,直径 0.7 米,高约 0.15 米。
值得注意的是,新平堡与内蒙古的分界线即长城为南北走向,墙体整体较低,约0.6-4.2 米。
(二)山西镇水泉营堡 位于今忻州市偏关县水泉乡水泉村。西南距偏关县城38 公里。近几年,当地政府对水泉营进行复原,并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
堡子有南门一座,为近年砖砌重修。据实测,门洞外侧宽、高均约2.9 米。砖砌墙体总高9.85 米。门洞正上方顶部有城楼,开箭窗;两侧堡墙顶部有雉堞,垛墙高0.8 米,西侧垛墙中部设瞭望口。堡子的南墙、北墙、东墙有部分土墙尚存,断断续续。其中东墙目测高约为2.5-6.3 米,其北段墙体比较齐整。
关于水泉营马市遗址。在堡子东墙南端外侧有一座高台,据村民刘姓老人说是原“市场堡”所在地,后来还在此建立了“利马庙”。当蒙汉进行贸易时,市场堡上的士兵时刻注意马市上蒙古人的动向,防止蒙古人借贸易之名进行劫掠。水泉营马市也叫“红门市”,位于市场堡西面150 米左右,面积约3-4 亩地,如今建有几家农家乐旅馆。[7]
水泉营长城整体较低,高度在0-3.4 米左右。长城内侧(南面)每隔一段设一墩台,大致呈圆柱体。其中一座底面周长约为66 米,高度目测约6.5米。墩台下为一圆台,高约0.8 米;墩台外围有土墙环绕,高约 0-2.5 米。
(三)宣府镇张家口堡 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堡子原有东、南、北(小北门)三座门,如今仅存小北门。据测,门洞进深9.25 米,外侧高2.6 米,宽 2.3 米。据景区牌匾介绍,此门开设于嘉靖八年(1529年)。据当地人赵全国讲,小北门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方便堡内外商人以及居民进行贸易。此外,进小北门必须向东拐一段距离,然后再向北走才能进入堡内。这样设置主要是出于军事安全的考虑。[8]
玉皇阁紧靠小北门在其东面。据景区匾额介绍,此阁建于万历九年(1581年),位于张家口堡北城墙中央,面积约600 平方米,距地面高度达14米,是堡内最高的建筑,阁内供奉玉皇大帝。据赵全国说,玉皇阁原来须登54 级台阶才能到达,如今由于地基抬高,有两级台阶埋于地下。[8]
文昌阁位于玉皇阁正南面大约200 米处。二层大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底层为十字过街道,有门洞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面门额均镌刻文字,南面刻“文昌阁”,北面刻“钟楼”,东面刻“鼓楼”,西面刻“山楼”。据测,阁的底部为边长约14.6米的正方形,底层总高约7.2 米,门洞宽约4.2 米、高约4.1 米。券拱为穹隆顶,分九个区域。中间为八卦石,正中央刻“中央戊己”,代表五行之“土”;外围刻有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卦象图;再外围以八卦卦名、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合呈圆形环绕八卦图。
关于张家口堡马市。根据赵全国所说,小北门北面的北关街上曾经有马王庙和财神庙,北关街以北曾经有长城,而今早已不在。所以马市有可能存在于北关街北边的居民区。[8]
二、五堡马市遗迹的毁损原因
从调查可知,五堡马市遗迹损毁严重,其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一)自然原因
1.风蚀。速度大于每秒五米的携带沙尘的风对于古迹的破坏相当严重。而晋冀北部地区受蒙古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常年遭受大风,大同的风有“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之说。此外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裸露于地表,一旦刮风,极易起沙尘,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力极大。所以风蚀使很多马市建筑外表逐渐失去色彩,形状坑坑洼洼,甚至坍塌。
2.雨蚀。黄土高原的土壤大多具有湿陷性,雨水对其的破坏力相当严重。堡墙、长城、烟墩遭遇雨水冲刷,墙体毁坏严重,久而久之,导致大面积坍塌。
3.温差。晋冀北部地区临近内蒙古,靠近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历史遗迹长期处于急剧变化的气候中,墙体频繁地热胀冷缩,再加上风雨侵蚀,必然会出现裂缝、泥皮脱落等现象。
(二)人为原因
1.战争因素。五堡均为边关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如水泉村、新平堡等在近代都曾遭受战火。
2.政治因素。1968年,水泉营建“地下长城”以“备战备荒”,在政府发动下,村民们大规模拆除明长城及历史遗留建筑。“文革”时期“破四旧”,文物和历史遗迹也在其列,各个堡内的大部分庙宇被拆毁。“文革”结束后,新平堡玉皇阁二层殿内壁画上留下了“打倒四人帮”的字样。
3.生活破坏。有的长城位于农田中,农田灌溉时,水流的冲刷与渗透对于其破坏极其严重。有的长城位于居民区,为行走方便,村民们将部分墙体推倒,留出豁口。此外据水泉村高政清说,建国以来人们经常扒下城墙包砖,用来盖房子、盖学校、盖猪圈、羊圈等,一些专家和外国人也曾到村里高价收购过长城砖。[9]
4.“修复”性破坏。2014年地方政府及文物部门对水泉营堡进行“修复”,翻修了堡子南门、古戏台、古战台、兵营古道等。但是翻修后的建筑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历史信息,缺乏历史厚重感,给历史遗迹造成了一定损坏。得胜堡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情况。
5.旅游破坏。张家口堡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些旅客乱写乱画,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历史遗迹的整体形象。
三、马市遗迹的保护
五堡马市遗迹破坏严重,必须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1.加强立法、执法与宣传。破坏历史遗迹者有个人,也有单位或部门,破坏方式不尽相同。虽然2006年中央曾出台《长城保护条例》,但实际操作性有限,落实不力。因此,应及时制定条例实施细则或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增强实用性;亦应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关系,明确各自责任,使保护措施落地。此外,还应采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扩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文保意识、法律意识,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历史遗存保护之间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目的把历史遗迹草草翻修,打造成旅游景点。其结果是造就了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破坏了原有文物;获得了短期经济利益,造成了永久性文化损失。因此,地方政府在开发当地资源过程中,既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文化底蕴,更要尽量保持历史遗迹的原有风貌,使经济发展和历史遗存保护兼顾。
3.加紧保护技术研究。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保护经验可以借鉴。如新平堡北门周围墙体用铁架保护,张家口大境门土墩台在外包裹了一层青色网加固。但是,这些措施仅为权宜之策。对于历史遗存的保护技术,还需相关专家学者加强科研,不断创新。
注释:
①采访对象:王老女.采访时间:2018年8月2日.采访地点: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堡村.
②采访对象:张成.采访时间:2018年8月2日.采访地点: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堡村.
③采访对象:席如.采访时间:2018年7月28日.采访地点:阳高县守口堡村.
④采访对象:底全海.采访时间:2018年8月1日.采访地点:天镇县新平堡村.
⑤采访对象:侯丙义.采访时间:2018年8月1日.采访地点:天镇县新平堡村.
⑥采访对象:刘某.采访时间:2018年7月29日.采访地点:偏关县水泉村.
⑦采访对象:赵全国.采访时间:2018年7月31日.采访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堡.
⑧采访对象:高政清.采访时间:2018年2月26日.采访地点:偏关县水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