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12-09胡雪
胡 雪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在众多声乐教学内容中,美声唱法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特征的西洋声乐。在高等院校的声乐专业教学过程中,美声唱法也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受到声乐教师的重视和喜爱,高校学生对美声教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目前对美声唱法的应用现状,讨论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足够重视,也开始加强美声唱法的相关教学内容,然而现阶段的高校声乐教学的美声唱法,依然存在一些应用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有两点。第一,基本功不够扎实。由于学生对美声唱法没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因而在演唱的过程中容易将美声唱法和其他的声乐唱法混淆。同时,美声唱法需要有正确和熟练地呼吸技巧,发音也与其他唱法的发音习惯不同,因而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呼吸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发音含糊或者喉音发音位置不正确等,导致演唱过程中只能完成表面的流程,而不能准确形象的表达出美声作品所传递的作者情感,从而影响美声唱法的演唱效果。第二,理论和实践不匹配。目前许多美声唱法学习者,都拥有将来登上舞台的美好梦想。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重视美声唱法的相关理论讲授,而对于实际演练的过程,主要局限于大量重复的练习过程,对学生亲身实践的方面,缺乏提供更多的机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在美声唱法的舞台表演中,充分展现自身的表现能力,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虚幻感觉。
从高校教师方向分析,主要包括:第一,固定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各种学校的教学,在面对新型教学方式改革的当今社会,许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要扭转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不自主的采用以往教学模式,对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能技法进行详尽教授与训练,而相对来说,美声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声乐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美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内涵的把握培养相对较少。因而学生无法体会课堂主人公的地位,也无法充满兴趣和主动性的进行美声唱法的学习。第二,校方客观条件影响。高效的声乐教学是一门包含众多唱法的音乐教学专业,不仅有美声唱法,还有民族、流行等其他各种唱法的声乐教学内容。在教学基础设施的创设中,需要投入很多高品质教学器材,然而对于某些条件不允许的高校,音乐器械会存在建设不足的情况,因而导致教师无法更加深层次教学,这就影响了高校美声唱法的教学效果。
二、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策
(一)适当选择曲目,提高学生音乐造诣
教师在教授美声唱法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曲目进行教学,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以中国歌曲为例子来进行美声唱法教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如果我们将中国歌曲和意大利歌曲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汉语发音非常繁杂,但是美声的来源地意大利语的语法则比较简单,组成发音的元音和辅音也比较少。这样简单化的语音结构模式是比较适宜美声演唱的,所以教师在选择参照曲目时难度要恰当。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声部种类而选择不同的曲目作为参照,面对高声部学生,教师可以以锻炼他们的声色和音质为主要目的而去选择一些气势恢宏的陕北民歌,而对于中声部的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对声音共鸣位置的准确把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悠长动听的民歌来作为参照曲目。教师在以民歌为参照曲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正学生发音,规范学生声音共鸣的准确度,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演唱技巧。比如,在寻找声音共鸣位置的时候,可以先咬住字头,然后再进行准确归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先行选择一些简单的中文曲目,然后不断地延展学生的美声技法,让学生在音色饱满的情况下实现美声化的演唱,帮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对意大利传统美声作品和中文曲目的演唱转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向学生耐心详细的介绍美声多种类型的唱法。学校在美声唱法教学方面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对美声唱法进行深层的研究,在自己的体悟之上完成对学生的高效率教学,如此才可以推动美声唱法在高校教学中有更好的发展。
(二)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高校美声唱法课程的设置,除了以教会学生字正腔圆的美声发音为目标之外,还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为教学重点。美声唱法学习难度并不小,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弊病,才能真正的吸引学生专注的投入到美声唱法的学习之中。学生只有真正的爱上美声唱法,才能自然生发出对美声唱法的鉴赏要求。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临的第一关。
例如,教师在真正的开展美声唱法教学之前,可以先进行一项测试,测试题目要面面俱到,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测试出学生的音乐水平。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声乐知识的把握。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流行乐曲或者具有鲜明特色歌曲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但是对于有价值的民族歌曲,学生很难发掘出其中有价值的音乐要素,并且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更是良莠不齐。面对学生较差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耐心的对他们所钟爱的流行歌曲进行观察,可以以学生所钟爱的流行歌曲为切入口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乐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选择在学生之中最流行的歌曲作为参照曲目,引导学生根据流行歌曲发表自己的感悟,明确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接下来教师要仔细讲解流行歌曲的创作原理,对流行歌曲的不足之处也要进行鲜明的指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对教师的音乐鉴赏力产生崇拜之情。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借助流行歌曲的一些特色牵引出类似的教材曲目,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传统教学曲目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明白音乐专业生不应该只停留在浅显的流行歌曲之上,对于凝结音乐家灵魂的传统曲目更应该有所涉猎。如此可以让学生自然地生发出鉴赏传统曲目的心情,让学生明白拥有音乐辨识能力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的重要性。
(三)探索发音特点,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授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向学生们讲解美声发音特点。由于美声的声音演唱汇集了演唱者的情感和演唱技巧,所以教师在教授美学课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各种发声用气和共鸣等演唱方法做严格要求。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练习美声作曲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利用多样化的演唱方式进行演奏。
例如,教师要将意大利语发音特点更为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意大利语和中文语言进行两相对照,总结两者发音的不同以及探讨自己如何发音才能够使音色更加纯正。鉴于中文发音声调的广泛以及声母韵母的繁多,如果想把中文曲目演唱的字正腔圆,就要结合自己的演唱经验进行新的演唱创作。所以教师在教授美学课程的时候,应该侧重训练学生们的民族声乐语言,鼓励学生将声乐语言与传统美学进行更好的整合。教师应该教诲学生如何在美声演唱中将自己的情感更为精彩的表达出来,美声演唱的关键是拿捏好用情层次,所以教师在以曲目作为参照向学生讲解美声演唱的时候,应引导学生探究作曲者创作时期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内涵,如此一步一步的激发自己的演唱情感,然后再根据自己以往的演唱经验进行自我情景创设。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当努力创设自己的演唱风格,不断地研习演唱艺术,教师在教授给学生民族乐器的演唱方法时面对不同类型的乐曲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曲目,根本上提高音乐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如既往的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在学生可接受的教学程度内不断拔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彰显多样风格,推动价值传承
高校中音乐专业生肩负着将音乐价值传承下去的责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鼓励学生不断的总结音乐的发展特点,并学会按照发展规律推陈出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传统的美声唱法融合于民族语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宣传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音乐思想,让学生明白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从而彰显教学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千古一帝》和《迟开的玫瑰》等类似风格的作品时,要将作品中蕴含着的浓厚民族情感着重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讲解引入美声唱法之后这两种传统的民族曲目所产生的变化,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明白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只有不拘一格的进行创新民族音乐才可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使中国音乐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为音乐的传承者,要肩负起传承音乐价值的重担,不断的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索,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对音乐进行创新。经验的积累就是灵感的积累,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灵感,才能在传承文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不断的为音乐注入活力。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包括民族音乐文化之类的音乐文化进行高度的关注,为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于传统应用的发展变化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也不能够忽略流行音乐给音乐行业带来的新的生机。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学中实行美声唱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境界。教师要通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各种音乐类型的相应演唱模式,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我国音乐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