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策略

2020-12-08益吉拉姆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思维

益吉拉姆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要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吸收,还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对课堂内容进行认识和感受,教师必须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和导向融入相应的情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51-01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强化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小学数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先接触数字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学习整數、分数、小数等运算,最后到较为抽象的空间几何概念。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形成整体认知,并且将数学知识和其他科目的知识内容进行紧密连接,为学生打下科学认知的扎实基础,在进入初中之后能够更好地衔接物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数学中的公式实际上是数学基本规律和运算法则的体现,教师要注重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验证数学知识时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强化科学文化认知。

1.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中的数字思维强调严谨性和清晰的思路,各知识点之间呈现紧密衔接的关系。有效的数学训练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客观事物的脉络,养成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及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素养构成的关键,培养逻辑思维也能反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学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想应用题的实际情境,让学生从个人经验出发,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塑造逻辑性和发散性思维,此时再解题,学生便能够快速把握思路,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

1.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由于认知和生活经验的不同,面对数学问题时有着特定的认知和了解习惯。一些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没有钻研精神,往往直接选择放弃。此时教师如果只是针对题目进行讲解,并不利于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发展,后续学生仍然会在遇到难题时放弃思考。所以,教师要能够从学习方法的角度,为学生注入学习的信心,教给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数学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教师要能够以数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完成题目之后进行检验和验算,养成回顾题目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在塑造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方法和态度形成之后影响的不仅仅是数学这门学科,而是能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方法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窍门。

2小学数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加入表演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不能因为一些教学方法的不科学而导致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基于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和心理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对一些能够表现自己,形式多样有趣的活动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表演环节,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加具体、形象的印象。加入表演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的课程时,因为此节课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于动物的喜爱和兴趣来设计和开展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经常观看的与大自然的动物相关的纪录片或者节目,让学生进行情景化的表演,让他们以动物的口吻进行对话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关于动物的生活情景,并将这些生活情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情景表演,学生能够学习到数学中比较大小的知识,能够提升对于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促使其相互合作,完成情景表演,也让他们对该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科目的学习以及自身的综合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素质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立足长远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掌握方法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学生死记硬背地对待数学学习不利于自身知识增长,只有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在千变万化的题型中找到规律。对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或者运用多媒体交互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先了解知识,记录下疑问,再由教师开展引导教学。

例如,教学“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的导学环节让学生完成微课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我表达机会,转变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学生只有参与学习并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推进后续学习的展开,否则只是单纯地学会了数学知识,并没有得到其他素养的提升与改善。

2.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探索精神。进行素质教育时,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对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掌握知识、丰富人生阅历、多了解世界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以此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学习知识,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个性。探索精神的培养需要联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要议题。对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而不是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约束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为学生设置一些数学探究活动,或者成立课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延伸学习。

3结语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校教育除了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数学学习能力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打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成.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53.

[2]何明林.关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100.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思维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