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20-12-08陈力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客户端报警程序

陈力

摘要:

基于网络计算机的出现,结合分布式思想开展系统检测平台设计方案创新,基于C/S与B/S构架,将两者结合,构建系统监测中心在分布式标准之上。本文基于此进行设计和分析,系统对数据库连接与监测流程进行分析,对系统包含的多种功能模块进行详细探究。意在通过构建监测平台实现对计算机运行时的有效监测,保障应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完成故障报警等一系列功能。

关键词:

网络;计算机应用系统;监测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025-01

1系统设计目标

1.1系统设计目标。在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的监测平台需要满足设计目标的需求。在设计期间,设计目标包括功能、性能、效果三种元素,首先说功能的要求,计算机需要具备的功能有如下几点:系统监测平台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功能模块设计;同时检测平台可以进行自由配置,这样便于管理人员的操作,系统监测管理界面尽可能人性化,采用简洁的界面,简单的操作进行设置。监控设备端可以根据系统操作过程,实现对监控的有效控制,为其配置相关的具体指标等;系统检测平台可以与其他软件或者平台结合,进行有效衔接,分开后也必须是独立完整的系统[1]。

从性能方面来说,因为计算机要进行监测,需要具备如下功能:在平台运行的过程中,因为要进行监测,需要保证平台可以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在存储上尽量给系统资源留出位置,不能过多占据系统内存。

从使用效果来说,需要平台具备监测结果自动保存的功能,对于数据可以进行分析和处理,方便后期使用;系统进行部署的环境与操作模式都比较简单。

1.2系统整体布局。在整体检测平台系统的布局上,设置七个模块,分别代表不同的几大功能,分为两层进行管理,不同的功能模块结合在一起是完整的系统,分开也可以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基于信息形成完整的系统。功能包含应用监测,对企业中的系统操作、应用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保障系统操作的有效性;网络监测会对计算机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为计算机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机房环境监测是对机房内部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各方面的参数在合理范围内;监测信息处理是负责对及时监测到的各项信息进行处理,根据不同的信息将其整理后进行存储;电子值班平台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地理图形报警平台是基于图像展示为值班员作报警提示,报警过程含有声音;技术支持平台可以为人员提供有效的平台,对收到的报警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整体系统构建包含总控室与车间,有效实现故障信息警告、处理等功能的结合。

2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采用的是C/S与B/S相结合的结构,采用流量控制代码实现网络的有效分配。系统采用当前最新的WINDOWS系统,在java上进行开发。

2.1应用监测模块。为缓解服务器在运行期间出现的压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通过监测不同的项目在客户端进行定义,保证程序可以平稳运行,客户机与系统主机通过网络协议进行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客户端的检测项目与系统的守候程序不发生关系,该程序需要通过系统有耐心,对系统进行监测。监测系统分为四部分:守候程序、状态监测、客户端监测、程序管理,每一个部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都承担着对应的责任。系统服务器都含有守候程序,负责对前台发出的请求进行接收和查看,并对其状态进行采集,将采集结果反馈到监测程序中,针对于平台的异常状况记录日志。状态采集是组合程序,根据系统下达的实际命令对主机进行有效监测。客户端的监测程序与自动检测程序共同作业,完成对系统的监测,自动监测会根据实际项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监测程序对于监测的数据进行维护,为项目提供有效的分析和查询等功能。

2.2网络监测模块。网络监测分为两种功能,在后台程序中,网络监测会对程序产生的日志文件进行有效调取和分析,将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实现对网络数据的采集过程,借助網络协议对后台发送数据,后台根据收到得到信息进行数据;前台程序会根据数据中含有的信息,开展有效的维护工作,将存在的故障情况及时显示出来,最后将数据一同输送到控制平台。构建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对网络设备加以维护,其中也包括对网络节点数据等进行维护。在保证数据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保障系统前台后台的数据信息内容相符[2]。

2.3地理图形报警平台模块方式。对于地理图形报警平台的构建,就是为企业庞大的硬件资源提供有效的监测环境。通过对系统内部进行扫描,根据报警发出的信息获取实际报警位置,在图片上将位置展现出来。通过动态或者静态的格式将图片保存起来,其他信息则通过数据存储的方式保存,方便进行添加或者修改等操作。

2.4其它功能模块。对于其他功能的开发,还包括电子值班、机房检测、信息处理等模块。电子值班平台构建采用B/S结构,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实现对各种故障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以网页的方式通过客户端,也就是用户可以从浏览器对信息进行查看;机房环境监测可以对机房各种要素进行有效监测;技术支持平台基于系统警报对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提示,便于技术人员处理警报信息,最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完成对各项环节的有效监测。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计算机为其构建网络应用系统监测平台,利用C/S与B/S有机结合的模式,既保障网络环境又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范围,有效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完成独立运行。借助网络对监测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更精准地把握用户实际需求。基于用户信息构建网络系统,应用良好的监测服务能力,推动其朝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泉,刘守贵.B/S架构测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华南地震,2018,38(04):48-53.

[2]李梅,苗润莲.京津冀科技资源数字地图平台建设中GIS应用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8,3(04):181-186.

猜你喜欢

客户端报警程序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小心,墙纸在报警
鞋子摆放透露的信息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虚拟专用网络访问保护机制研究
新闻客户端差异化发展策略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