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现代诗审美教育研究

2020-12-08冯思雨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诗审美教育

冯思雨

[摘   要]现代诗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性化的语言、自由的诗体、复杂的诗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文章以《天上的街市》为例,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这“三美”出发,研究该诗的审美价值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现代诗;审美教育;《天上的街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6-0018-02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对各个学科都有促进、整合的作用。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构建审美心理,完善审美个性,提升创美能力。初中阶段是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心理。这一时期,学生的审美意识开始苏醒,个体感知觉快速发展,审美诉求不断增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教材选篇为主,通过语言的艺术性、形象的感染功能、意蕴的浸润功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从而完成审美教育的目标。

一、初中现代诗的审美教育

现代诗是指1916年前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它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创新。相比古典诗歌,现代诗更注重形式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它突破了旧体诗严格的韵律和格式要求,强调诗体的解放,集中表现了现代诗人的个性感受和生活体验。此外,现代诗歌的语言偏向散文化、口语化,诗人往往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人的日常生活,富有人间情味,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现代诗至今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凝聚着一代代诗人的艺术精神和创作理念,其独特的审美气质暗含生命的真谛,是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综观目前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能看见许多问题:教材选文少,考试占分低,导致受重视程度不高;文本解读过于模式化,导致诗歌丧失活力;过于重视审美意象和写作手法,导致情感体验被忽略……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现代诗的教学方式,探究文本的语言规律,寻求改革与创新。

现代诗审美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诗歌的鉴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深入感受、理解现代诗的美。具体的教学策略可如下所示:反复诵读,领悟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调动才思,分析诗歌的形象美;捕捉细节,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品析诗情,感悟诗人的情感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创作,在改写、仿写中领悟诗歌的审美内蕴,提升学生的创美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诗歌的美点不同,因而审美教育策略要进行适当的改变。

《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是现代诗的典范,其和谐的音韵美、深刻的意境美、积极的情感美均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上这“三美”出发进行审美教育,以美启真,以情动人。

二、《天上的街市》中的“三美”

1.和谐的韵律美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格律诗,音韵和谐优美。全诗虽只有短短四节、十六行、一百三十三字,但却音韵天成,有回环反复、抑扬起伏之美。其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每小节四行,行数相等,诗节匀称。第二,每行字数相近,诗行整齐有序。第三,隔行押韵,每节换韵,语调优美。比如,第一节的第二与第四句中的“星”“灯”押“ng”韵,第二节的第二与第四句中的“市”“奇”押“i”韵,第三节的第二与第四句中的“广”“往”押“ng”韵,第四节的第二与第四句中的“游”“走”押“ou”韵,韵脚错落有致。第四,每句三顿,具有节奏感。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该诗的音韵美,应以朗读为基点开展审美活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能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三读”环节,以读促感,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歌情境。第一,初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用几个词概括诗歌的情感基调。第二,教师范读。教师要读准字音、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把握朗读速度。教师要注意朗读该诗时有“三要”:节奏要舒缓,声音要柔和,速度要缓慢。第三,美读。美读强调情感的融入,读出作者纯真的情感及对美好与光明的向往。特别是诗歌的后两节,讲述了牛郎织女在天街的恬静生活,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幸福、甜蜜的感觉。教师最好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朗读展示环节,让学生互相评价朗读效果,再加以点拨,以促进学生语感的萌动,丰富音韵的朗读实践形式。

2.深刻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所创造出的全部诗歌形象和艺术想象的总和。王国维认为:“诗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在诗人創造的意境中,有景物,还有情感。在《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用联系与想象的妙笔勾勒出了天上宁静、祥和的风貌,展现出了天街之美。

诗的开篇:“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通过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的回环比喻,把天上和地下融为一体,联想出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的灿烂夜景,搭建了一条从人间到天上的想象之桥,这是造境的第一步。接着诗人又构想出天上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珍奇昂贵的物品,从而从侧面展现出人们生活的富足无忧。在诗的后两节中,诗人将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了反传统的改写。在他的笔下,天河不再是宽广、难以跨越的,而是浅浅的,因而牛郎织女不再被阻隔,可以骑着牛儿悠闲地在天街闲游。这一改写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创造出了一个堪比桃花源的理想境界。

对意境的把握,是诗歌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从体验、想象、领悟和赏析入手。第一步:创建情境,感受美景。播放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天街的美景。第二步:畅所欲言,加深体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诗歌的内容,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三步:捕捉细节,寻找美点。要抓住富有美感的字词,使学生感知文字背后蕴藏着的美。比如,在教学这首诗的尾节时,引导学生赏析“朵”和“走”字。一般情况下,“朵”是用来修饰花儿、云彩的,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让人联想到流星和花儿、云彩一样美好可爱,而“走”则降低了流星的速度,使流星与牛郎织女步调一致,从而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态的和谐美。

此外,《天上的街市》中意境的完美构建还得益于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才思横溢。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发掘出诗歌所运用的修辞种类,分析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品析意境的深邃悠远。比如,在教学反复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全诗共出现了四次的肯定副词“定然”有什么表达效果?“定然”可以换成“可能”吗?从而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对美好现实的渴望。

3.积极的情感美

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把诗人的感情比作大海里的波浪,认为“大波大浪的洪涛成为雄浑的诗,小波小浪的涟漪成为冲淡的诗”。《天上的街市》就是后者,虽短小,但饱含情感。该诗写于1921年10月,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郭沫若从日本回到中国,面对着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现实,他一度陷入了苦闷和愤怒。人间的景象使他憎恨,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缥缈遥远的星空,用想象创造出了牛郎织女在天街的幸福生活。郭沫若之所以大肆书写与赞扬这些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因为他要借这天街之美来反衬现实的黑暗,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身处黑暗仍憧憬幸福,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读者有鼓舞作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诗人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在对诗歌进行审美观照时,诗人情感的力量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进而激活他们的审美情感。如何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比如,巧妙地提问:

(1)从矛盾发问:为什么诗人要对牛郎织女的命运进行改写?

(2)以材料促问:(补充时代背景及诗人资料)诗人创造了一幅与现实截然相反的美好图景,他想表达什么?

学生通过对牛郎织女的全新形象的剖析和对诗人情感的挖掘,能深度解读文本,感受诗人对人间现实的不满,及其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生活理想。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郭沫若同类诗歌的类比拓展,让学生归纳这些诗歌的相似和相异之处,以对诗歌的情感和主题理解得更透彻。

审美教育原本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却被淡化甚至被忽略。一堂没有审美教育的语文课,犹如没有活水的半亩方塘,终会干涸。因此,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将学生带入超脫、纯净的情境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参   考   文   献   ]

[1]  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12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

[3]  谢振信,刘天芸.《天上的街市》修辞艺术解读[J].语文天地,2009(24):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现代诗审美教育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为例谈现代诗教学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