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嘉莉妹妹》中嘉莉的伦理选择

2020-12-08令狐克霞胡勤

艺术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伦理选择嘉莉妹妹痛苦

令狐克霞 胡勤

摘要:《嘉莉妹妹》是德莱赛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嘉莉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女青年,来到繁华的芝加哥并渴望过上有金钱有地位的生活,选择了有违世俗伦理的道路。本文以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去解读嘉莉的三次伦理选择。嘉莉妹妹经历了三次倫理选择:第一次在自食其力和坐享其成之间选择了后者,依附于杜洛埃;第二次在杜洛埃与赫斯渥之间选择了赫斯渥;第三次为了走上成功的道路,在赫斯渥处于困境之时,弃他而去。嘉莉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了责任,后果是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关键词:《嘉莉妹妹》;伦理选择;痛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0 引言

西奥多·德莱赛(1871年8月27日至1945年12月28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特雷乌特,家里有12个兄弟姐妹,他是家里的第11个孩子。德莱赛的童年生活困苦,家庭生活拮据。他先后做过洗碗工、洗衣房工人以及火车站检票员等。这些工作经历让他接触到了下层人物的各种阴暗面,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德莱赛一生创作了14部小说,《嘉莉妹妹》是他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讲述了嘉莉从农村来到城市投奔姐姐,姐姐和姐夫拮据的生活和嘉莉工作的不易让她想要逃离这样的环境,这时杜洛埃给予了嘉莉经济支持,嘉莉很快投入了杜洛埃的怀抱。之后嘉莉通过杜洛埃认识了酒店经理赫斯渥,嘉莉在不知道赫斯渥已婚的情况下与他坠入爱河。赫斯渥有外遇的事情被他妻子知晓,声称要与赫斯渥离婚。迫于压力,赫斯渥诓骗嘉莉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开始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赫斯渥的生意每况愈下,赫斯渥终日不外出,靠守着手上的资金过日子。嘉莉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她找到了一份当演员的工作,从配角做起,最终成为了大明星。而赫斯渥却沦为乞丐乞讨,最终死去。嘉莉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她的精神世界却无比空乏。

本文以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去解读嘉莉的三次伦理选择来揭示德莱赛的伦理思想。“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被接受和认可的伦理秩序,以及在这种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维护这种秩序的各种规范。”[1]本文根据嘉莉与杜洛埃、赫斯渥两位男士的情感纠葛,解读嘉莉的三次伦理选择。嘉莉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自己,每一次选择,她都获得了新生。同时,她也在无形中失去了亲情、爱情。她放弃了与姐姐、姐夫同甘共苦,选择依附于杜洛埃,就意味着她放弃了亲情。嘉莉忘记了自己作为女朋友的伦理身份,在赫斯渥与杜洛埃之间选择了赫斯渥,这揭露了嘉莉不忠于杜洛埃。为了远大前程,在赫斯渥困境之时弃他而去。她作出的三次选择让她在无形中失去了亲情、爱情。最终嘉莉虽然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挤入了上流社会,但她内心孤独、空虚,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找不到奋斗的方向。

1 嘉莉选择依附于杜洛埃

聂珍钊认为,能够分辨善恶是辨别人是否为恶的标准。亚当和夏娃,通过吃智慧树上的果子而能够分辨善恶。人类真正认识到自己与兽的不同并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伦理选择是多么重要[1]。

嘉莉选择依靠杜洛埃,这是她违背传统教条和道德标准的第一步。嘉莉,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来到大城市漂泊,面对大都市的各种诱惑以及在城市生活的艰辛,选择了依靠男士,企图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违背传统道德,成为男人的附庸品。

一开始,嘉莉梦想自己能够成为百万富翁,虽然她对城市生活缺乏认知并且生活技能几乎为零。在她的印象中,芝加哥是一个繁华的、众人皆知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大部分人都过着富裕的生活。芝加哥的列车代表了现代化、高效率。嘉莉认为在芝加哥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欢乐,如电影院、商场、饭馆等,这些地方都吸引着她。当她第一次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时,被震撼了,她爱商场里的一切商品,然而这是她不能支付的。芝加哥这座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与嘉莉姐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嘉莉从乡村来到芝加哥,目睹了姐姐与姐夫生活的困苦,他们生活节俭,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娱乐。姐姐与姐夫每日早出晚归,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生活毫无乐趣可言。而嘉莉在鞋厂工作的同事们说话粗俗,品格低下;鞋厂工作艰辛。嘉莉认为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嘉莉初到芝加哥时,就热爱打扮,每周都在计算自己的周薪除去生活费还剩多少,攒多久才能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她没有为自己添置衣服的钱财,更别提娱乐了。嘉莉认为自己年轻貌美,她不应该像姐姐和姐夫那样忍受繁重、劳累的工作,这与她的观念完全背离。当冬季来临,嘉莉因为在家养病被鞋厂开除。嘉莉本来只有选择回到乡下,然而这个时候,她重遇杜洛埃,杜洛埃给予了嘉莉精神上的安慰以及物质上的支持。当杜洛埃给了她20元绿色钞票时,嘉莉知道她应该拒绝杜洛埃,但是贫穷让她接受了杜洛埃的帮助。嘉莉了解了杜洛埃的明显目的,她抛弃了传统道德底线,与杜洛埃同居,靠杜洛埃养她。杜洛埃给了她物质享受以及安顿,她摆脱了之前生活上的困顿。在芝加哥,当嘉莉经历了艰辛的鞋厂工作,杜洛埃是嘉莉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嘉莉不顾当时的传统和宗教标准,和杜洛埃一起。她不用辛苦工作,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嘉莉放弃与姐姐同甘共苦的生活,选择了依附于杜洛埃,就意味着她放弃了自己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因此她会受到惩罚。和杜洛埃一起后,嘉莉看似生活无忧,然而其内心煎熬无比。杜洛埃没有想过要与嘉莉结婚,杜洛埃和嘉莉在一起后,依然花天酒地,和别的女孩牵扯不清。这让嘉莉内心不安定,嘉莉内心忍受不了杜洛埃对她的忽冷忽热。

聂珍钊认为,“斯芬克斯因子”由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兽性因子是低性因子,因此前者能够控制后者,从而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1]。嘉莉想依附于他人,而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本能地屈服于兽性因子,不顾世俗和他人眼光。嘉莉选择依靠杜洛埃,这就使她踏出了违背传统道德的第一步。

2 嘉莉移情恋上酒店经理赫斯渥

社会的伦理规则是伦理秩序的保障,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必须受到伦理规则的制约,否则就会受到惩罚[1]。嘉莉忘记了自己作为女朋友的伦理身份,在赫斯渥与杜洛埃之间选择了赫斯渥,这揭露了嘉莉不忠于杜洛埃。因为赫斯渥比杜洛埃更具有地位和財富,与赫斯渥在一起能够让嘉莉过上更丰富和富裕的生活。芝加哥的繁华生活让嘉莉逐渐开始追随时尚潮流和有钱人的打扮。在嘉莉看来,一个人的外表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她把穿衣打扮看得至关重要。嘉莉在杜洛埃的介绍下认识了赫斯渥,与赫斯渥相处的过程中,嘉莉认为赫斯渥幽默风趣、学识渊博。相比杜洛埃,赫斯渥穿衣品位更高、举止更优雅。嘉莉对赫斯渥产生了好感。当赫斯渥向嘉莉表明心意后,嘉莉内心暗自欣喜,她抵挡不了赫斯渥金钱和情感上的诱惑。嘉莉经常偷偷瞒着杜洛埃与赫斯渥来往,她一边享受着杜洛埃的照顾,另一边享受着赫斯渥的爱意与温存。她甚至因为同时有两个爱慕者而欣喜万分。

聂珍钊认为,文学作品在描写禁忌的同时,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也得到真实的充分的描写。正是在作家对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揭示中,我们看到了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对于人的命运的影响[1]。这时的嘉莉已经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孩。当知晓赫斯渥是有妇之夫时,嘉莉想要远离他,“那个赫斯渥是个更大的骗子。他的温柔和激情全是装出来的,他一直在对她撒谎啊,男人的奸诈!而她竟然会爱他。当然现在一点爱也谈不上了,她现在再不会和赫斯渥见面了。她要写信给他,把她的想法告诉他。”[2]然而当赫斯渥诓骗嘉莉逃跑时,嘉莉刚开始表示了她的反抗,最后还是妥协,彻底抛弃了杜洛埃,与赫斯渥私奔,到一个新的城市去生活。

嘉莉身上已经没有了人性因子,自由意志在她身上没有了引导和约束,嘉莉内心始终是自私的,她不管依靠杜洛埃还是当赫斯渥的情妇都是为了自己,最后选择离开赫斯渥当演员也是为了自己。嘉莉首先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的;嘉莉来到芝加哥后,尽管与姐姐、姐夫同住,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她甚至认为她们的生活枯燥乏味,“她感到和这些人住在一起,生活太枯燥无味了”。看到姐姐生活的困苦与艰辛,她想到的不是与姐姐同甘共苦,而是选择远离他们。她能看出“杜洛埃喜欢的是什么,模模糊糊地也看到了他的缺点。一个女人得知一个男人公然到处留情,她对他的看法就会下降”。[2]当她知道杜洛埃不可能娶自己,以及遇到比特洛埃更有魅力的赫斯渥后,便与赫斯渥偷偷来往。

3 嘉莉为追求成功抛弃赫斯渥

抛弃赫斯渥是嘉莉在芝加哥的第三个伦理选择,这时的赫斯渥已经成为嘉莉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这时的嘉莉已经成为一个被物质驱使的女孩,她抛弃了赫斯渥这个给予了她很多帮助和鼓励的人,去追寻未来。嘉莉选择抛弃赫斯渥,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刚到芝加哥,拥有雄心壮志的女孩。因为她在芝加哥体验了这个繁华城市的残酷。

当赫斯渥和嘉莉离开芝加哥,赫斯渥也远离了他往日的财富和地位。嘉莉前两年已经接受了在纽约拮据的生活状况,与赫斯渥相处得还算融洽。但随着赫斯渥手里的资金越来越少,嘉莉与赫斯渥开始争吵,他们开始为了衣服消费、日常生活消费争吵。最后嘉莉再也忍受不了生活现状。她了解到这时的赫斯渥不再是在芝加哥受人仰慕的赫斯渥。随着赫斯渥酒店关闭日子的临近,嘉莉担心自己的生活不知会向何处漂泊,破产之后,赫斯渥整日守着手上的资金过日子。他日渐憔悴,甚至不修边幅。生活起居需要嘉莉的照顾。嘉莉不满于这样的现状:“这难道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生活吗?就这样被关鸽子笼一般的小房子里,和一个没有工作,无所事事而且对她漠不关心的人生活在一起?现在她只是他的一个女仆,仅此而已。”[2]

眼看着赫斯渥颓废、甘于现状,却不愿工作,嘉莉对他失望透顶,决定找一份工作维持生计。嘉莉最开始在卡西诺戏剧从群舞演员做起,这时嘉莉承担起了她和赫斯渥的生活费用,所以她没有额外的金钱来打扮自己。她感觉到自己远离了光明的未来,又回到了初到芝加哥的那些日子,虽然同情赫斯渥的遭遇,但她选择了离开赫斯渥,希望自己未来的成功路上没有负担。嘉莉在舞台上能给观众带来奇特、愉悦的气氛,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演戏天赋,获得了物质的满足,并获得了地位。然而嘉莉内心深处却深受煎熬。

人物是叙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布莱恩·理查德认为:“文学中的人物就是虚构作品中的代理人。它们来源于众多不同的资源,实现了叙事中不同的功能。”[3]德莱赛创作出的嘉莉,是一个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人物。德莱赛通过嘉莉妹妹展示出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美国梦”只是一种幻想,穷人凭借诚实的劳动上升到社会上层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幻想而已。

4 结语

本文以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去解读嘉莉的三次伦理选择来揭示德莱赛的伦理思想。嘉莉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自己,每一次选择,她都获得了新生。同时,她也在无形中失去了亲情、爱情。她放弃了与姐姐、姐夫同甘共苦,选择依附于杜洛埃,就意味着放弃了亲情,在自食其力和坐享其成之间选择了后者。嘉莉忘记了自己作为女朋友的伦理身份,在赫斯渥与杜洛埃之间选择了赫斯渥,这揭露了嘉莉不忠于杜洛埃。为了远大前程,在赫斯渥处于困境之时,弃他而去。她作出的三次选择让她在无形中失去了亲情、爱情。最终嘉莉虽然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挤入了上流社会,但她内心孤独、空虚,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找不到奋斗的方向。

这部小说表现了德莱赛密切关注下层人的生活。德莱赛通过嘉莉妹妹展示出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穷人凭借诚实的劳动跻身社会上层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幻想而已,表达德莱赛了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伦理意蕴,表达了作者的叙事意图。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聂珍钊自选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12,14,19.

[2] 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M].王克非,张韶宁,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99,102,346.

[3] 理查森,布莱恩.人物.叙事理论:核心概念与批判性辩论[M].哥伦布: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2012:132.

作者简介:令狐克霞(1994—),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胡勤(1961—),女,重庆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伦理选择嘉莉妹妹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痛苦力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