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份有限公司内控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

2020-12-08时文慧

经济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经营

文| 时文慧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往往具有相对更加复杂的业务体系、更大的经营规模以及更加复杂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因此也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保障企业经营安全以及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当下众多中小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应的内控体系建设不到位,相应的内控监督和评价还存在缺位。

鉴于此,我们将从当下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其在内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当下先进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期能够促进股份有限公司在内控体系构建和执行监督评价方面的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对于内控效果的优化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带来内控目标的不一致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常用的经营管理方式之一。职业经理人全面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公司的实际所有人,通常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形式来对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督,并对企业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中决策。也正是由于此种结构特点,导致了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所秉持的目标有所差异,甚至在实际操作中的控制阀值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相对差异都会给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带来不同的影响,直接导致在具体过程中的不同举措和侧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些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没有注重这些差异,使得仅仅运用通用的方式进行内控,造成最终的效果达不到预期。

执行力度的不强导致股份有限公司的内控效果达不到预期

当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年来的管理优化和完善,已经建立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理论上也能够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切实的起到内部控制的效果。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企业的内控效果与制度完善程度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反差,较为先进的内控制度并没有带来较好的内控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应的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强,总体上执行不到位。执行力度的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执行的广度有限,并没有覆盖到企业全部的经营管理过程和环节,总是存在个别的遗漏或忽视之处。

二是执行的深度不足。所谓执行的深度是指企业内控的措施到位情况,例如有些内控措施虽然执行了,但是仅仅是流于形式,也会起不到预期的执行效果。

执行的监督和评价不足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内控的突出问题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内部控制的复杂程度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更加复杂,涉及到的目标使用主体也更多元化,相关的利益关系也更加复杂。因此,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更加需要进行切实监督和评价。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恰恰这个方面是有所缺失的,也直接导致了其最终的内部控制效果及效率达不到预期。

股份有限公司优化提升内控构建和监督评价的措施建议

积极寻求在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于内控的不同目标之间的平衡

上文已经提及,在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例如股东、经理人、债权人等诸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往往具有一些差异,在一些风险阀值方面也存在不同。鉴于此,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应该在这些差异中积极寻求适当的平衡,力求具体的内控举措能够居中达到多数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诉求。具体来说,股份有限公司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搜集和整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内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基本诉求,并且试图站在该利益相关者角色立场去理解背后的动力和原因。

二是要在诸多有差异的内控目标中划分优先级,一般来说,股东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所有者,其利益相关程度最高,应该得到首要的满足。但同时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诉求也是非常关键的。对比,股份有限公司应该站在宏观统筹的角度,在内控措施的一些细节方面做好针对性的设计。例如企业的债权人更加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那么企业应该在流动比、利息保障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安排,杜绝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针对性措施可能是相冲突的,这中间也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平衡。

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提升内控执行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优化提升其内部控制构建和效果来说,强化执行力度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基于其基本现状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举措。总的来说,执行力度的强化能够使得具体的内控执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保障一定的执行效率。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不断拓展内控执行所涉及的环节和内容,力求将企业全部的经营管理过程和环节均纳入到控制范围内,杜绝遗漏和忽视。在此方面,一个好的方式是在进行内控机制设计时,就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深度融合,以此来实现内控与经营管理的天然契合,同时也有利于内控的覆盖面与经营管理面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是要不断拓展内控执行的深度,切实杜绝相应的走形式行为,让内控执行切实发挥应有的预期效果。在此方面,最为重要的措施是做好相应的监督和评价工作,以保持过程合规和结果可靠。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详细的探讨。

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提升内控的公正客观科学

监督与评价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内容之一,正如上文所述,是其保证内控过程合规和结果可靠的重要基础,由此监督和评价也就成为了股份有限公司优化提升内部控制的重要抓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要做好相应的机制设计。对于监督和评价工作来说,前者涉及到过程中,后者涉及到结果,其往往具有不同的执行机制。监督更多要强调动态性和实时性,尽可能的缩短问题和风险的反应时间,从而规避或环节可能带来的损失。在此过程中,包括监督方式、监督主体、监督节奏、监督对象等等内容在内的监督机制也就十分关键了。评价更多的强调结果判断,核心的参照是内控的具体目标,同时也会涉及到过程合规考察。由此,评价的执行机制更多的强调相关指标的设计和应用。

二是需要注重对于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我们重点阐述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来说需要注重两个要素,第一是要尽可能的提升指标的量化程度,减少定性的评价,降低主观因素对于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第二是要提升指标的可得性,避免设计和运用那些不易计算或者需要众多调整和处理甚至是假设因素的指标,这些指标会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相对理想的状态是以定量为主,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数据直接可得,注重指标计算直接可得,注重数据干扰因素处理。

结语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其本身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将会给其内部控制带来更多的挑战,在其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评价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差异性。总的来说,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目标平衡、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等方面着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设计和执行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内控体系建设的不断优化,提升内部控制的最终效果和效率,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