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的同伴效应研究

2020-12-08王乐琰

江苏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网贷自律

高 扬,王乐琰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4)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人人贷”“拍拍贷”“宜人贷”等P2P信贷平台以及“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电商消费信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网络信贷消费逐渐盛行,新生代90后大学生更是网络信贷消费中的主力军之一。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强调了同伴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那么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是否会受到同伴(比如室友、同班同学等)的影响呢?这种影响在不同环境中以及对于不同特征的个体有何差异?

本文结合目前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的现状,从同伴效应的角度研究我国大学生的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一方面,通过实际调查数据检验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是否存在同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丰富同伴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研究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同伴效应的截面差异,厘清同伴效应中影响较大的关键个体特征或情景,以期为学校进行新生班级划分或宿舍分配提供科学的建议,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贷进行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与同伴效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互联网信贷平台大量涌现,为人们的短期小额融资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其中,阿里巴巴的“蚂蚁花呗”以及京东的“京东白条”这类网络消费贷款,因为开通门槛低、成本低、使用方便,广受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彭志浩等(2017)基于对武汉市7所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消费支付的大学生群体分析发现,其给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改变。然而,Yang(2005)通过研究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表明,在信用贷款的刺激下,大学生的购买动机更强烈,购买可能性和花费金额更大,购买决策时间更短。说明消费信贷的存在对大学生购物花费有强化作用。

而现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普遍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如zlem&Nuran(2017)通过对土耳其护理学生的对照实验并进行评估,得出同伴教育应该作为本科护理教育的一部分。Ryan et al.(2017)则通过对美国海军学员的调查,得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同伴效应不同,由于同伴效应的根本机制不同,同伴外溢效应会改变方向。而Magda et al.(2018)则提出了同伴反馈系统,通过对学生环境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同伴合作能力,并认为其中导师的引导起到了很大作用。

国内对于大学生行为中同伴效应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温宁(2014)通过大学生寝室同伴效应的同学绩点调查,对个人绩点和同伴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得出大学生寝室同伴效应对室友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梁耀明、何勤英(2017)采用某一本院校3460名本科生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因此,我们预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日常行为之一,势必也会受到朝夕相处的重要同伴即室友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一: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

(二)学生自律能力与网络信贷消费的同伴效应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能力可以划分为自爱能力、自控能力和自省能力三个方面。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自由即自律,一个人只有绝对自律才会相对自由。”自律能力越强的人,其言行更多是受自己的内心驱使和控制,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推测在网络信贷消费方面,大学生自律能力越强,同样也更不容易受到身边同伴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二: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显著影响网络信贷消费的同伴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的相关问题,采用“问卷星”这一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向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在校生发放网络问卷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环节设置抽奖及发放一定的酬金以增加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共回收有效问卷436份。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对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大学生对于同伴选择存在的选择效应(Selection Effect)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的反身问题(Reflection Problem),本项目拟以大学中随机分配的宿舍为单位来研究同伴效应,并采用滞后一期的同伴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作为解释变量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具体模型设定为:yic=β0+β1y-ic+X′icγ+Z′cσ+εic,其中,被解释变量yic是宿舍c中学生i的标准化网络信贷消费金额;y-ic是学生i的宿舍同伴(除学生i本身之外)的滞后一期同伴标准化网络信贷消费金额,系数β1表示同伴效应;X′ic包括学生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城市,Z′c是代表学校是否为211高校这一控制变量,γ、σ分别代表相应控制变量的系数;εic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为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在全部调查样本中,大学生个体年度网贷消费的平均金额为763.051元。但个体差异较大,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使用网络信贷进行消费(最小值为0),而使用网络信贷消费的学生中,年度最高的网贷消费金额达5761.337元。室友年度平均网贷消费金额也呈现类似的情况,均值为617.275元,标准差18.623,最小值为0元,最大值为3884.6元。在全部样本中,男生占38.9%,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占62.1%,211大学的学生占19.8%,分布较为合理。

(二)多元回归分析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中同伴效应的检验及结果分析。本文以个体的年度网贷消费金额为被解释变量,室友的年度平均网贷消费金额为解释变量,将性别、生源地、是否211大学等可能影响个体网贷消费金额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采用OLS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室友的平均网贷消费金额对个体的网贷消费金额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573(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在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存在明显的室友同伴效应。此外,性别、生源地和是否211大学,对个体的网络信贷消费也都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平均而言,男生、生源地为农村以及211大学的学生的网络信贷消费金额显著更低。

2.大学生自律能力对网络信贷消费同伴效应影响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网络信贷消费同伴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本文根据调查问卷中的自律能力得分,将全部样本分成三组,分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同伴影响的OLS模型检验结果

表3 基于自律能力的同伴效应分组检验结果

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自律能力较高的组中,室友的平均网贷消费金额对个体网贷消费金额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自律能力一般和自律能力较差的组中,室友平均网贷消费金额对个体网贷消费金额影响显著,其中自律能力较差的组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68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虽然整体而言,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中存在同伴效应,但不同的个体,受同伴效应影响程度的大小存在异质性的差异,而个体的自律能力便是异质性差异的主要来源之一。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网络信贷消费方面,整体而言,个体的行为显著受室友群体行为的影响,即存在明显的同伴效应。然而这种同伴影响,对于自律能力不同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自律能力较高的学生,在网络信贷消费方面受同伴的影响较小,而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受到的影响较大。假设一得到验证,假设二表现不足。

相比以往文献,本文的贡献如下:一是丰富了“同伴效应”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学生行为中的同伴效应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学业行为和学业成绩方面,对于大学生信贷消费方面的研究,以讨论现状和分析问题的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应用“同伴效应”理论来分析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通过实际调查数据检验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是否存在同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是一次新的探索。二是在现阶段对网络信贷消费行为的研究中,鲜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独立样本进行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希望能够为网络信贷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网络信贷资本市场的有力监管等提供参考。三是在大学生使用网络信贷消费的过程中,常有难以承担债务的年轻生命逝去的悲剧发生,笔者期望此研究能够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贷进行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四是本文可通过研究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中同伴效应的截面差异,厘清同伴效应中影响较大的关键个体特征或情景,以期为学校进行新生班级划分或宿舍分配提供科学的建议。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受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获取的样本量较小,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此外,本文仅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中同伴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个体自律能力对同伴效应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同伴效应的其他影响因素以及产生的内在机理等问题。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网贷自律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P2P网贷平台支付风险与其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