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从化区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0-12-08柳其志江新华冯菲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化区小镇特色

柳其志江新华冯菲菲

(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生活逐步恢复正常。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符合条件的景区陆续开放,然而疫情所留下的后遗症并没有完全在人们的脑海中消逝,众多省内的知名旅游景点较去年同期而言,游客接待量和创收量均有大幅度下滑趋势,但另一方面却也透漏出一方利好,那就是许多的特色乡村旅游地却火爆起来。广州市从化区,号称“广州的后花园”,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带动下,开始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旅游路线与休闲健身绿道。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甚大,从化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模范,也在努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充分发挥优势,力争提高特色旅游服务。在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从化区共接待游客38.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收入,好于节前市场预期,但从旅游群体的消费需求来看,从化区旅游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从化区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现状及特色分析

表1 从化区特色小镇分布情况

从化区是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努力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特色,在开发和设计旅游路线、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资源条件,统筹布局并大力推进19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坚持用信息化、特色化、科学化的方法来整合乡村体育文化资源,坚持体育与养老、休闲、健康、宜居、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从化区乡村旅游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在原有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借助从化区特有的地形地貌、温泉特色等打造出了从化区所特有的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特色小镇全区覆盖。

从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和开放项目来看,从化区乡村旅游的特色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园采摘、骑行徒步、划船划艇、健走登山等方面,结合小镇特色的美食、民俗、民宿、古祠观光、会务培训等,共同构成了从化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2、从化区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从化区特色旅游小镇共19个,从2016年开始分两批建设,至今已陆续全部对外开放,但由于各特色小镇的旅游资源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综合游客服务中心、商超餐厅、停车场、旅游交通服务安排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2.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

乡村特色小镇均是以自然体育旅游资源为主,主要开发出的职能仅限于休闲旅游、骑行徒步、划船划艇、健走登山方面,体育所具备的文化、康体、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以及深远价值还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出来。

从化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统体育色彩浓郁,从化区众多的历史村镇,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交汇,非物质文化遗项目多,就省市区级保护名录多达28项,广州市级名录就有6个,分别为广州客家山歌、从化水族舞、从化麒麟舞、鳌头醒狮、从化猫头狮和掷彩门。还有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境内独具特色的从化古驿道。近年来,结合这些特色传统文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并不突出,未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好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仅有从化古驿道在南越古驿道大赛中开始发掘出来。类似这些比较久远的传统项目,应该大力开发,一是传承和发扬,再者了解历史,亲近历史。

2.4、小镇特色不明显

特色小镇主要就在于产业的特色性。各小镇虽均有建设和开发相关体育旅游资源,但小镇所依托的产业缺乏特色性,在总体上没有突出各个小镇的特色产业差异性,影响游客的认可度,进而使相关体育旅游项目冷却。比如,财富小镇发展“温泉度假、休闲疗养、金融服务”等多个支柱产业,没有独特的核心产业发展;莲麻小镇、西和风情小镇、桃花小镇、香蜜小镇均以乡村体验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为目标,相互比较缺乏独特性,不利于差异化错位发展。

2.5、旅游服务的信息宣传和公开力度不够

从化特色小镇多以乡村体验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为定位,他们的旅游设施信息如住宿、餐饮、门票等在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曝光、宣传力度不够大,在线旅游平台上很难查找到相关景区的住宿房源;在自媒体、消费平台,如公众号、大众点评、美团上的餐饮信息不多且缺乏评分和评论,推广宣传存在滞后性;在当地的旅游服务部门与网站,如旅行社、商务旅行酒店、旅行网等对特色小镇的介绍、宣传、特色项目、亮眼点、体育旅游资源推广等严重不足。

3、从化区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3.1、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从化特色旅游小镇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较远、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对小镇进行建设和改造,改善基础条件,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加大交通、教育、医疗、餐饮、商超、公厕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新人群对城市建设和公共配套的较高需求。

3.2、强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地域特点、彰显地方特色,要依托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采取产业带动、全面开发、整体推进等方式,在休闲疗养、农业观光、健康养老、民俗风情体验、自驾露营、体育赛事举办、健身徒步等项目上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全区、全年、全时的旅游项目,形成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从化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丰富,可以借助海拔优势发展体能训练、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等特色项目,同时也可以借助广袤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开发冲浪漂流、划船划艇等项目,在峰林、山路、古道中可以开发徒步穿越、自驾车越野、山地自行车、山地马拉松等。这些新项目恰好迎合了现代人们挑战自我与回归自然的本性,集个性参与和深度体验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3.3、立足岭南,发扬传统体育特色

岭南文化是广东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核心价值观是“务实、开拓和包容”,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是其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体现。从化区亦可立足岭南,把全省各地,尤其是广州的传统体育文化打造、整合成统一的特色旅游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整合、重新包装,推出既具岭南特色又具有从化当地风土人情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线路;其次,乡村文化作为小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灵魂与底蕴,利用人文资源打造特色突出的小镇人文标识,将特色传统文化、体育元素与特色小镇结合起来,开发传统体育旅游新项目、新元素。例如,在以体育文化为主的南平静修小镇、国医小镇等特色小镇可举办一些武术文化节,在水源充足的溪头特色小镇举办赛龙舟活动,在西和万花风情小镇、西塘童话小镇科举行赛风筝活动等。

3.4、突出特色,全面发展新兴产业

特色小镇要在特色产业中呈现出特色功能、特色定位、特色项目,形成特色产业与乡镇文化、体育休闲与赛事、乡村旅游等之间的互动发展,培育出新兴特色产业,全面带动小镇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如西塘童话小镇、万花风情小镇、香蜜小镇等,依托农林、土地、山水等资源,从生态型经济着手,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打造现代智慧农业与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体育赛事、休闲健身、参观体验、红色教育、康体疗养等全面结合的新项目;财富小镇可依托温泉独特的风景资源,以金融服务业为特色产业,打造“金融+基地”的发展模式,形成工作、休闲、体育、养生、康体、娱乐相结合的生态型金融功能区;莲麻小镇有独具特色的酿酒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可将徒步健走、户外露营、参观体验与客家酒文化、东江纵队的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打造以特色酿酒文化产业带动体育旅游、红色教育的全新产业。

3.5、加强宣传策划与营销推广

宣传推广是产品营销、市场流通的主要形式,旅游产品与项目同样需要宣传推广,大力营销。在眼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从化区特色小镇也需要加强形象策划与包装,提升小镇宣传力度与营销水平,博取游客眼球,增强吸引力;如今在自媒体的发展推动下,小镇亦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等各种自媒体工具,利用直播、转播、推文、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小镇知名度;同时需依托政府,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艺术节、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等活动,通过政府的宣传拉动人气,促进消费;推进“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战略,打造在线游客服务中心,建立乡村旅游展示、体验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实现信息智能推送、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服务功能,全面推动特色小镇体育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与数字化。

4、小结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剩余劳动力以及健康中国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4。从化区旅游特色小镇正在以跨越式的发展突破自我,在打造特色、强化宣传、引入体育赛事、发扬传统体育元素等方面已开始行动,南粤古驿道大赛、国际登山大赛等知名赛事开始进驻从化,从化的体育旅游事业正在蒸蒸日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化区的乡村体育旅游一定会迎来别样的春天。

猜你喜欢

化区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职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李银芳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