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复学学生的校园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2-08张艳婷
张艳婷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上海 201699
退伍复学学生是2003年以后出现在大学校园内具有明显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选择在校期间暂时中断学业,去军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国防和军事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服兵役的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到部队接受锻炼的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在高校,退伍复学学生群体不再是星星点点的个别人,而是成为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在上海地区,2017 大学生新兵比例为77.9%,2018 年达到88.9%,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从大学生到士兵,从士兵再到大学生,是一场“壮丽的迁徙”,退伍大学生士兵重返校园后,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环境中,他们的学生状况是怎样?面临什么样的现实?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因此,对退伍复学学生校园适应状况进行调查,为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一、退伍复学学生的校园适应状况
本文通过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8 年、2019 年退伍复学学生的校园适应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退伍复学进行深入访谈,围绕他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方面展开,具体了解退伍复学学生在校生活状况,找出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调查共发放问卷52 份,回收有效问卷52 份,访谈退伍复学学生12 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根据回收有效问卷及访谈进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一)校园适应状况存在差异
调查表明,退伍复学学生的校园适应状况存在差异。问卷显示,有55%的退伍复学学生表示自己目前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在适应时间上,65%的同学选择半年以上时间适应,35%的同学选择1-3 月的时间适应,15%的学生选择刚复学就很适应,45%的学生表示对当前校园生活还是感到有些陌生。在访谈中,有5 位退伍学生表示虽然他们卸下军衔,摘下领花,脱下军装,但是身上还带着部队纪律严明、严格有序的生活方式,回到了相对自由宽松的校园中,有时候还是不适应有点不知所措。在问及与同学在交往上是否有距离感,46%的退伍复学学生选择没有存在沟通问题,54%的退伍复学学生选择存在沟通问题。其中沟通问题存在的原因选项排名最高的两个选项:73.1%的退伍复学学生选择年龄差距,65%的退伍复学学生选择对事物的认知出现差异。在访谈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复学后与同学沟通很顺畅,不存在沟通障碍,但是大部分退伍复学学生表示,感觉与现在的同学“说不到一起去”,相较普通同学的自由散漫,他们普遍对事物的看法态度更成熟,特别是大二入伍的退伍复学学生表示,重返校园后编入了全新的班级,入伍前的同学已经毕业离校,辅导员也不是原来的辅导员,一切突然变得陌生。
(二)产生“退伍失落”心理
调查显示,退伍复学学生普遍存在“退伍失落”的心理。退伍复学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都与普通学生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当他们从军人身份回归大学生的身份,离开熟悉的岗位重新回到校园时,个人的角色、人生走向、前途等诸多现实问题都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未知环境的恐慌感也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困惑,一方面,他们对部队有割舍不开的情感,离开火热军营和朝夕相处的战友,部分退伍复学学生出现了伤感、焦虑、失落等心理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想起入伍前父母、老师、同学们的希望,自己在部队的几年也没有干出一番业绩,从部队回到校园一切又从头开始,在部队所学的好像在学校里用处不大,跟同学也没有共同语言、兴趣爱好,在同年级学生中年龄偏大的他们,遇到困难、麻烦或者心情不好时,无法排解。
(三)自我发展迷茫
调查发现,退伍学生普遍对自我发展感到迷茫。有75.6%的退伍复学学生表示自己遇到学业方面的问题,学习上存在跟不上的情况。调查问卷中,问及学业方面存在哪些困难,超过70%的退伍复学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只有极少数退伍复学学生表示能很快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部队的学习情况调查中,75%的退伍学生选择在部队从来不学习或偶尔学习专业知识。访谈的12 名退伍复学学生都表示,对原有的学习知识已经快遗忘,在学习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但经过两年的部队训练,退伍复学后他们加倍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非常重视学习,70%的退伍复学学生打算考取专升本,对于具体的退役士兵专升本政策有了解过,但是详细政策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准备。在就业政策上,80%的退伍复学学生没有了解过相关的警官、公务员专项招考。
二、退役复学学生校园适应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政策,规划方向
政府对在校大学生参军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学费、专业调换、升学就业优先等,退伍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学生群体,学校应主动出击,落实政策,对他们退伍复学后的再学习表示支持和尊重,为退伍复学学生的复学手续、学费减免、转换专业等政策落实开启绿色通道,积极配合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落实退伍学生的优抚安置政策,帮助他们享受就业推荐、创业帮扶、优秀学生评选、奖助评定等优先政策,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目标,在校内开展升学深造、退伍士兵专项、公务员招考政策解读,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帮扶,积极融入
武装部或学生处在退伍复学学生复学一开始就应积极开展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学习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帮扶工作,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生活上,让辅导员多深入他们中去,做好新辅导员的工作衔接,及时了解他们的相关动态;心理上,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联合心理咨询室对退伍复学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和疑问,引导其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复学后崭新的学习生活。退伍复学学生也要及时认清自身身份转变,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可以利用好退伍复学前的时间,自主学习学校相关课程知识,做好知识衔接,复学后主动融入班级,积极找同学和专业课教师寻求课程辅导,保证学好专业知识,顺利完成学业。
(三)树立典型,建立自信
退伍复学大学生是高校宝贵的财富,经过两年部队锻炼,退伍复学学生的意志品质、政治素养和军事素养都有大幅度高,他们身上具有普通在校生所欠缺的经历、意志品质和政治素养,许多退伍复学学生在部队都有获得过一项或多项荣誉,而他们从军营重返校园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另一批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军营的心态,他们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生动例子和鲜活教材。学校可利用退役复学学生的特长,在党团建设、新生军训、征兵宣传、学生国防活动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如让退伍学生协助参与军事管理教学军训工作;鼓励退伍复学学生参加学校的军事社团或国旗护卫队,在国庆节、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特殊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仪式教育。发挥退伍学生在征兵工作的宣传动员作用,让他们将自身在军营中发生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利于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退伍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建立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从“校门”步入“营门”,又从“营门”回归“校门”,在部队服役两年后,绝大多数的学生士兵退伍还是回归学校、回归社会,做好退役复学学生的校园适应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军营,为高校、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