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粉丝文化的角度看“竹林七贤”

2020-12-08芦景萍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竹林七贤士人竹林

芦景萍

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甘肃 兰州 730060

一、绪论

众所周知,“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七位士人的合称。这七个人性格各有特点,成就各有高低,但组合在一起却在历史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意义。人类的偶像崇拜起源于远古,在社会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不断尝试对人类的偶像崇拜心理作出解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粉丝文化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这里我尝试将“竹林七贤”文化意义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分析梳理,从粉丝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人对“竹林七贤”的心理认知。

二、什么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三、为什么是“七”贤

陈寅恪先生认为“竹林七贤”的名号是先有“七贤”之名,即比附《论语》“作者七人”之事数。而后佛教“格义”风气盛行后,东晋初年去添置“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

这种文人合称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数字七也不是独具意义,同样的“四”“八”为组合的称号也有很多。所以我认为“七贤”是文化意义的巧合,是文化程度、名望地位相差不大的七人在山林中交游,从而传为美谈。同时七人本身又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才让世人以“竹林七贤”为其命名。

四、为什么在竹林

“竹林七贤”中“竹林”并非特指。在查询魏晋时期竹子的特殊意义的过程中,也许可以简单分析为什么是“竹林”七贤。

首先,竹子在秦汉时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次,东晋诗人对竹有偏爱;最后,在当时竹林已经与隐逸意义联系,如阮籍在《咏怀诗》,“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

五、“竹林七贤”的社会环境

根据“竹林七贤”中七人的生卒信息,可以得知从最年长的山涛出生到“竹林七贤”中最后一位王戎的死亡,这七人成长生活的时间集中在公元205 年到公元305 年之间,这百年之间社会动荡,朝代更迭摇摆。公元220 年曹丕称帝开始,226 年曹叡即位,239 年曹芳即位、司马懿辅政,249 年司马懿事变,又经历废曹芳立曹髦、曹焕,晋朝确立,八王之乱的过程。对外灭蜀伐吴战,又有氐人起兵等,“竹林七贤”的七位主角在这一百年间出生、交游到死亡,不能否认他们的行为思想中有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僭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权力交叠拉扯中,国家与国家间的战争环境中,政治权力的分配来回倾斜,士人的政治生命充满了未知。这样的背景下,魏晋特有的玄道风气逐渐发展,半儒半道,一面追求隐士的理想人格,一面放言继续社会参与。洒脱隐逸和野心矛盾互为一体,人类彷徨时最需要偶像。

六、“竹林七贤”的人物特性

“竹林七贤”的人物特性本身也很微妙,除了士人交游必备的才华和身份之外,这七个人身上能集合大多数的士人理想人格。尽管他们的政治才华、政治地位各有不同,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名望和名望与才华带来的政治机遇。写满政治机遇的人生又因为隐逸的品格和建树的力量在山林和朝堂之间反复。这其中有人丑陋有人英俊、有人荒诞不羁有人性格温柔。《世说新语》中对这七人大篇幅的记载,分散在各个门类之中。

这些人是否当时真是这样已经无处考证,但可以知道的是,从《世说新语》成书的时代起,“竹林七贤”的故事、形象就在被后世所有陷入与他们相似纠结和渴望的士人中不断完善,不断增减直到今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七、“竹林七贤”与粉丝文化

如果对粉丝的心理特征进行探究,会发现之所以人们会对某一个事物展现出狂热行为,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中由衷的热情来定义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对某个事物产生狂热依恋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套个人化的信念系统和价值观,产生了群体归属感。

如何在“竹林七贤”的粉丝群体中理解这种“真实的自我”呢,我认为还是要结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迁和中国封建社会士人的精神世界来分析。中国士人以读书入世为理想,和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度集权相关,士人出仕以求在权力中枢支配社会资源。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也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那样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失意文人艺术家中,常见对“竹林七贤”形象的重塑。这些粉丝主动参与到再创作文化产品中,更核心的还是在于自我的表达,这也是为什么说“竹林七贤”的形象在偶像化的过程中,经历不断的被改写和再创作,已偏离了形象本身。因为每个在形象上再创作的“竹林七贤”,粉丝都添加了“自我”。千百年后,人们在说起“竹林七贤”,已经不再是某七个人,而是被中国文人不断增减的那些理想士人形象。

八、结论

“竹林七贤”的文化形象复杂多元,他们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因素。但这个形象组合能够穿越千年,带着明显的符号指征一直存在在当下,足以说明它不再是几个人的概念,而是在千年间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这种对才华和隐逸的崇拜融入了中国士人的文化内核。通过对“竹林七贤”、对粉丝的简单了解,将粉丝文化的思维带入分析“竹林七贤”,对我们了解中国士人对自我理想人格的追求,自我身份的认同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考。

猜你喜欢

竹林七贤士人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绝版的竹林”之七
“竹林七贤”
明朝的区域来源、政权性格与“江浙士人”
君子制义与两汉士人的政治际遇
竹林野炊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竹林七贤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