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探究

2020-12-08孙丽莉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孙丽莉

(山东省肥城市龙山中学,山东 肥城 271600)

引言: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典型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使用新媒体技术及不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班级进行了比对,最终得出了使用频率高、教学效果优、较为受欢迎的五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地理教育的影响

首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属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的学习内容会更加多元化与趣味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普遍较重,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效果,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性等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效果。初中地理教学在难度方面相对较高,再加上学生的抽象理解与知识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在教学中教学难度偏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抽象的知识转变得更加具象化,从而更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特征的理解以及知识框架的构建,提高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精准性,在平常的生活中更好地凭借生活经验实现知识的积累。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探究

(一)案例探讨式

案例探讨式教学模式将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通过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鼓励学生接触所学的知识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资料,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学习掌握处理地理资料的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负责教学案例及资料的搜集,而学生则着重参与方法的学习及讨论思考。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日本地震的视频,从视频中了解日本人在面对地震时是如何利用各种技术获取自然灾害信息并动态监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的,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传送到各级抗灾指挥机构的,并学习日本是怎样进行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的。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观看自然灾害案例,提高学习兴趣,而且本节课的内容基本在本案例中体现出来了,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效果较好。m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供更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紧抓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情境探究性

情境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为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交流体验—总结升华。其中,创设情境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构造一个符合课堂内容的教学情境;问题探究是指学生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交流体验是指通过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方式进行讨论交流,这种交流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既可以为口头交流,也可以为文稿、网页等的交流;总结升华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以及分析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城市交通运输”一节时,笔者以学校门前的道路交通状况创设情境,抛出“造成学校所在地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学校附近交通拥堵问题”两大问题,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讨论,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改善学校附近交通状况的建议。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要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在交流体验阶段,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身掌握或搜集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进行讨论。这种方法无形中拉近了地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深入演示,简化教学难度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工作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对初中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实现适当的拓展,并全面性得保障地理教学过程中知识因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本要求,并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知识的教学需求,对地理知识实现抽象化的改进,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实现对抽象知识的展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应当确保准确且深入的理解,并为后续的生活经验应用在地理知识教学中提供有效的支持。例如,在“赤道”的形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以直接观看的形式理解地球的模拟运行过程,同时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参与课堂教学,标注相关信息,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赤道的特点以及方位特征,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随着智慧课堂在各校的推进,手机、平板、电子白板的交互使用,在课堂各个环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了全面的革新。微课教学设计、导学案、学生活动作业等都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优化和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动态化的方式掌握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课程整合在初中地理教育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是改善与优化教学课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强化与改进教学方式,高度重视课程整合如何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不断改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与技巧,有意识地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能力,引导学生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