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之横向标准化与纵向标准化
2020-12-08姚三秋王普贤
姚三秋 王普贤
(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公司标准化是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
一、标准化定义
为适应科学发展和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叫标准化。标准化可分国际或全国范围的标准化及工业部门的标准化。
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同时在定义后注明:(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造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如何做到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没有选择,没有自由。还不仅是这些企业的员工在严格的管控下没有自由,消费者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所以,单调和限制,是很多人批评标准化的一些理由。
但是在美詹妮弗·李《幸运签饼纪事》一书中有了新的启发,要想达成标准化,还有另外一种实现路径。书中提到的是美国的中餐厅案例。美国的中餐厅卖的不是我们中国人日常吃的中餐。而是按照美国人口味进行了改良的,如左宗棠鸡、西兰花牛肉等等。主要是酸甜口味中国人是吃不习惯的。这些中餐厅,虽然不正宗,但他们在全美国加起来有四万多家。麦当劳、汉堡王和肯德基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多。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人其实更熟悉中餐。四万家中餐厅基本上都是夫妻店。互相之间都没什么连锁关系,是完全分散的。
三、纵向标准化与横向标准化
整个美国的中餐厅,无论是在西北部的西雅图还是东南角的弗罗里达,室内装潢设计、提供的菜品、服务的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美国的货车司机在跑长途时喜欢吃中餐。因为中餐厅提供的饭菜和麦当劳一样,比较保险、比较靠谱、比较一致,无论是哪个城市吃到的菜口味差不多。麦当劳这样的连锁企业要做到中餐厅这样,每年需要花费无数的金钱在迭代标准、严格管理生产流程上,才能实现标准化。
美国的中餐厅,没有一个总部来制定标准,彼此之间也没什么联系。麦当劳的标准化,称之为“纵向标准化”的话,是靠自上而下的高强度管理实现的标准化,那中餐馆的标准化,称之为“横向标准化”,横向标准化是靠社会网络横向推动来实现的。
从美国的中餐厅实际情况来看,看起松散,但上游产业链,背后的供应商网络为顾客提供的袋装酱油,全部都来自新泽西州的一家工厂;三分之二的中餐快餐盒,来自福百客一家生产商;美国中餐厅每年要消耗几亿张一次性菜单,东部的由纽约的几家印刷厂承包,西部的是洛杉矶的几家印刷厂。各种细节背后都是统一的供应商。供应商一致、社会网络一致,美国中餐厅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一个样子,形成了横向的标准化。
这种通过社会网络建立起来的标准化非常强大,2005年美国一家彩票公司开奖,中二等奖的人数高达110人,超过预计人数40倍。中奖的人一共拿走了2000万美元,彩票公司差点破产。彩票公司通过专人调查想要确认发现中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彼此都不认识,没有任何联系;所购买的彩票,也都来自不同的售票点,不可能互相串通;所有的号码都是自选的,不存在机器故障的情况。看起来背后一定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最后发现最终的原因是一种叫“幸运签饼”饼干,在美国中餐厅有个习惯,顾客消费后,会赠送这种幸运签饼的饼干。饼干中会夹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句吉利话,有一串幸运数字。那一天所有买这家彩票公司中奖的人,都把饼干里夹着的小纸条,上面的那串数字选做了彩票号码,这串数字刚好中了二等奖。而这些饼干,都是由布鲁克林的一家公司生产的,社会网络带来的餐饮业食品的横向标准化,造成这样的社会影响。
这几年的中国,很多美食一下子在全国流行起来,成为网红。小龙虾、脏脏包、奶茶等等。而且不止一家而是一堆,打着各种旗号的小店。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吃起来差别也不大,这些网红食品的崛起,也是因为供应商网络。全国六成小龙虾来自湖北监利县;前几年流行的黄焖鸡米饭,调味料大多来自济南;酸菜鱼中用来做鱼片的巴沙鱼,进口地都是越南。
黄焖鸡米饭能够到处都是的原因有两点。首先,鸡肉作为一种食材,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做成菜没有什么存在感,调料什么味道它就什么味道,方便各家餐馆做创新,所以鸡肉很受欢迎。第二点,就是鸡肉的供应链稳定,可以扩张很大的规模,而且价格波动很小。猪肉价格会不稳定,国家还要补贴养猪户,鸡肉却是非常稳定,因为养殖周期非常短。你看到满大街的黄焖鸡米饭,这不是用户的选择,也不是商家的选择,这是供应链成熟带来的横向标准化效应。
四、总结
横向标准化相比工业时代的那种纵向标准化相比要良性得多。它既没有强制色彩,也不需要高昂的培训和管理成本,还允许各个社会节点的自由创新,但是达到了效率高、成本低的标准化效果。
之所以以前有纵向标准化,其实是因为当年横向标准化的社会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当供应商网络还不发达的时候,企业没办法,被迫,只好在内部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一套内部标准,强制性地达到一致性。而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社会网络更加成熟的时代,纵向的强制,变成了横向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