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中的文化引领分析
2020-12-08李丽梅
李丽梅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新时期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受到了西方音乐文化严重冲击,处于消亡边缘。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带动下,传承创新方式与路径多样化。但要想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还需做到理论实践综合与固化为制及定型于物的地步,以快速推动民族音乐艺术转型,切实提高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
一、文化引领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文化是艺术发展的血脉,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概括。而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上还需遵从文化整体发展规律。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约束影响。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递文化知识与思想的媒介。民族文化在其发展中充当着根系的作用,任何阶段与方法的传承创新,都不能脱离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以实现民族音乐艺术正统发展。文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力量,在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及哲理性等特性上可以得到充分反映,因此民族音乐的艺术影响力与思想品格塑造同样受到文化引领。资金支持是影响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决定性要素,随着民族音乐艺术功利性与商业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在传承创新上出现的方向偏离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民族音乐艺术传承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传承与创新在摸索性融合中,仍存在诸多发生冲突与矛盾问题。而文化对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坚持文化引领,才能实现正轨发展,从而避免在不熟悉领域中出现功利性利用等情况。
二、文化引领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体现
(一)生成文化思想理念
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地方管理部门与传承机构及研究专家等主体协同努力,以及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支持,最终实现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在各主体功能职责与活动形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要想实现各主体节奏一致,形成连贯性与系统性的配合,还需要有统一性的传承创新思想理念发挥主导作用,将分散的力量集合,实现思想行为一致性。生成文化导向的发展理念,将文化成为思想理念生成与强化各主体思想意识的核心,以及成为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衡量标准,最终实现思想内化与行为外放。
(二)活动中践行文化
传承保护民族音乐艺术离不开各样实践活动的支持,而在活动中践行民族文化,也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前提。唯有在各传承创新实践活动的环境中渗透文化,才能放大实践活动的文化影响力与表现力等韵味。而传承创新活动展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活动的文化性主题,实现在活动主题上进行文化引领。民族音乐艺术活动展开,应当注重与其他领域活动的结合,如综艺节目等。设定满载几代人回忆与特殊文化现象的主题,优化活动展开形式,突显活动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娱乐性。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实践活动展开,必须紧密围绕文化展开,在其基础上进行主题的文化定位,从而放大活动隐含的文化韵味。二是合理设置活动内容,民族音乐艺术作品有原生态等特征,蕴含着积极思想与精神力量。但在活动内容设置上不能照搬照用娱乐节目的扮丑与搞笑的表演风格形式,应当始终围绕文化性原则设置,可设置知识竞猜等创新活动内容,放大活动内容的文化价值。三是合理设置活动场景,活动主题与内容及环境等都是影响受众感受活动中文化意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营造富有文化氛围的活动场景,逼真还原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环境,放大民族文化媒介要素的协同作用,以此强化活动的文化气息。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在推动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体与职责及创新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要想实现活动与文化发展理念统一,还需加强传承保护的文化价值渗透,以及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各界对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注度提高,但管理制度建设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有较大发展空间,还需根据传承创新现状,加快管理制度建设步伐,切实解决音乐版权与改编等问题。在管理制度建设上不能忽视对文化要求的渗透,需大力整合传承创新的内容与方法及思想等方面的文化要求,确保文化要求的制度化与系统性。文化要求涉及文化格调与指向及旋律等方面,需要有传承创新的思想品味制度与内容制度与方法制度等进行约束。民族音乐艺术在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传承创新,应当注意健康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播,避免消极的思想与堕落的音乐内容与哗众取宠等错误的传承创新方法,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影响我国群众意识形态安全的背景下,应当尽可能地放大民族音乐艺术品质与格调及正统性。除此之外,政府应当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政府积极做好民族音乐艺术等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准备与保障工作,夯实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号召专家积极总结归纳民族音乐艺术,为管理制度建设献计献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部门等机构的推动作用,积极构建完善的文化系统,让更多人接触传统民俗文化与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同时,在实践中发现与解决问题,以此作为管理制度整改的依据,确保制度建设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四)形成显性文化指示
艺术主观创造了富有思想精神的产品,在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发展中,随着参与物质种类的增多,如表演服饰与乐器等,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力逐渐被放大。而传承创新中的文化引领作用,体现在作品本身格调与思想等方面,以及创新相关形式上,实现物质层面的温文化定型,以及文化指示的显著性。实际上,形成显性文化指示的途径多样,首先可以采取在艺术事物中渗透文化的表现形式,如围绕民族文化设计服饰与建筑装饰等,以此放大文化追求与意味。其次可以采取在艺术本身上表现实物性文化的形式,如通过文化标语的形式直观呈现艺术的文化思想与追求;也可以通过打造音乐文化长廊与展示各种音乐文化知识的方式,放大音乐文化的民族魅力与艺术独特性,以充分呈现文化思想与追求;或是通过打造音乐文化景观的方式,赋予特色景观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艺术立体化结合。在艺术外观形式中凝固文化的方法多样性,更利于表明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文化定位与立场。
总结
艺术起源于文化,但又服务于文化,因此艺术发展俨然不能离开文化的引领与约束,最终实现两者协同化与立体化发展。受西方音乐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民族音乐艺术地位与发展保障岌岌可危,为避免民族音乐艺术在摸索性传承创新中发生退后性问题,还需坚持民族文化内核与先进思想文化的导向作用,为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注入更多文化精神力量,放大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创新实践中文化意味的同时,实现民族音乐艺术正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