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信息技术下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0-12-08沈佳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沈佳

(贵州省修文县实验幼儿园,贵州 修文 550200)

一、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的目标

(一)促进情感健康目标的达成

信息技术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的设计与研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方式将游戏内容及情境展示给学生,缓解幼儿的压力,使幼儿在学习与成长中有能够发泄情绪的出口,可以自主地控制自身的情感。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活动的开展,角色的分配等,这是幼儿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再塑能力,是幼儿主动进行身心治疗、情感发展最恰当的一种方式,幼儿可以利用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弥补自己的情感需要。

(二)达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求

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团队态度等,使幼儿在幼儿的过程中掌握社交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和自我了解,学会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规避问题等等,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增强幼儿的社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将游戏化学习贯穿在一日活动当中,从各个环节当中给予学生学习、社交的环境,达成幼儿的社会发展需求。比如,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创造,对教学设备进行优化,对各活动角进行合理地安排,并对各活动角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游戏的人数等,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给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权利,允许他们和游戏的伙伴一起选择合适自己的游戏,以培养幼儿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分享的品质等。

(三)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快乐的,是十分有价值的,非常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游戏学习中幼儿对游戏伙伴,对外部环境等都会有重新地认知,会利用语言、器材等作为中介,进行探究、模仿,非常有利于满足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比如,在中班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观察蚕宝宝生长”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蚕宝宝,并给蚕宝宝准备桑叶,每天喂食,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推测蚕宝宝的成长趋势做好记录,每天观察,亲自试验。通过这种观察性的小游戏,幼儿对于自然科学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亲自操作与体验活动过程,幼儿的认知力会得到增强,学习的欲望也会不断地提升。

(四)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

信息技术下的游戏学习充分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幼儿游戏的种类和方式变得多样化。而游戏作为一种幼儿主体自发性的行为,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身体各个器官的训练,尤其是户外大型游戏的开展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在游戏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关注幼儿的身体变化情况,组织开展对幼儿骨骼肌肉发展有针对性的游戏,促进幼儿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种类增加,难度提升,团队游戏、户外游戏不断地增多,经常进行游戏学习,幼儿的抵抗力和抗病毒能力等都会得到增强。

二、该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发展

生活是游戏化学习的根本来源,幼儿园游戏化学习最终必将要回归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突破以往教学认知的局限性,将幼儿园活动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生活成为幼儿园教学最重要的资源。而幼儿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等都是游戏化教学的基础,也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只有幼儿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对游戏感兴趣,就会以此为契机,使幼儿园的生活变得越发的感性和生动,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也是一个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

(二)以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新的起点

幼儿是利用多种感官去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而游戏化学习有利于发展幼儿动脑、动手的实践性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最有意义的动手性操作都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当中,与幼儿园的需求及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幼儿园要以游戏作为课程的新起点,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利用游戏的实践性来满足幼儿的需求,锻炼幼儿的潜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得到成长与发展。

(三)加速教师角色的定位

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游戏趣味性、开放性在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助基础上的,不是简单地灌输,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分享与互动能力,给幼儿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幼儿园游戏学习的实施中师生是合作者,是共同学习者,是相互欣赏者,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鼓励,共同营造和谐、充实、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加速了教师角色的定位,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课题对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进行了重点的探究,主要探析了游戏学习对于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幼儿教师未来的教学走向,力图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