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4+”措施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护墙探索与思考

2020-12-08张湖北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张湖北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江夏学院地处福州大学城校区城乡结合部的316国道旁,校园四周被主干公路环绕,属重要交通枢纽地,众多社会车辆整天在校区间穿行或驻停,给学校交通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的教学区、生活区常常出现人车争道的危险状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为此,福建江夏学院针对机动车辆流量大、车速控制难、自行车电动车数量多、人车争道等突出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新难题,从“减速、限量、规范”着手,在强化“4+”措施方面进行了全新尝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内交通压力明显缓解,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实现了零交通事故的目标,有效筑起了校园交通安全防护墙。

一是强化“宣传+互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我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网络微信QQ、标语宣传、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交通安全月等途径和方式,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遵守交规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开设交通安全选修课,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先后2次邀请闽侯上街交警大队的警官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受教育人数达6000余人;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9500余份,举办2次交通安全图片展,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学校还利用微信、QQ群向广大师生员工征求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交通陋习我发现我整改、交通安全知识我教育我宣传”交通安全互动活动,对师生员工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都及时进行了整改,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交通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强化“护学+劝纠”,规范交通安全秩序。学校每到上下课高峰,或到周末,校园内车流量都会激增,产生潮汐效应,很容易造成拥堵。为此,学校针对上下课、吃饭等几个车流量高峰时段,积极开展“护学”行动,安排保卫干部、保安、学生志愿者等人员在校门口站岗执勤,对校园周边车辆进行指挥疏导,劝导行人遵守信号灯规定通行,护送学生安全通过路口,做到车不塞、路不堵,确保了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井然。以“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和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由保卫处、学工处牵头,组织协调学校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干部开展交通安全文明行动实践活动,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劝导师生在校内尽量不骑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小汽车,发动广大师生纠正交通不文明行为。统一制作、核发校园车辆通行证,增加门卫和校园交通巡逻力量,及时制止、纠正校内交通违章行为,防止各种交通意外发生。

三是强化“严管+常态”,优化交通安全环境。针对学校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行驶、随意调头,黑面包车、黑的士、黑三轮车等非法营运以及校园门前占道摆摊等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交警、城管等政府执法部门联系,请求他们的支持,帮助学校加强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的整顿,不定时、不定点对校园周边道路进行巡查,及时清理和整治校园周边违规停放的车辆,打击偷盗自行车、买卖黑市自行车等违法违规现象,减少校园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员工出入安全;加大校内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整治活动,杜绝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的摩托车、电动车进出校园;实行门卫和校园交通巡逻常态化。通过公安交巡警不定期执法和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常态化工作,师生行走在校内外,安全感明显提升,到目前为止,学校没有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

四是强化“建设+治理”,夯实交通安全基础。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几十万元,在校园道路上设立限速标识、指示路牌、标志标线等国标交通安全标识,安装减速带,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划设停车泊位,在主要通道口安装了移动式信号灯,在部分主要路段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运行情况、路面交通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这样既方便车辆的停靠、减少乱停乱放,又可保障道路畅通无阻、防止交通堵塞。坚持每学期不少于2次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特别是对一些师生不按警示标识行驶、逆行、超速、不按规定让行、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集中进行整治,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在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