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探讨
2020-12-08杜祎伍珊珊
杜祎 伍珊珊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陕西 西安 7 140000)
引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师指导实施,能从整体上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针对不同的幼儿采用相适应的指导方式,有助于实现高效化的学习目标。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重要性及问题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重要性
幼儿间的差异大,每个幼儿的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征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中心,通过,将幼儿学习的潜能挖掘出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在这一基础上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1]。另外,指导措施实施下,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学习发展质量。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
1.任务意识比较突出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指导过程中,任务意识强化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区域活动的开展有着自由化的特征,方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独立协作,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师如果在区域活动中任务意识比较强,这就必然会对幼儿的自主发展产生限制,只有指导结合幼儿的学习以及成长的特点不同进行积极优化设计指导方式,才能有助于区域活动良好推进。
2.教师介入活动时机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方面教师没有找准时机,这就必然会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主动性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幼儿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对幼儿个别化指导中需要恰当的介入,才能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但从实际的指导现状能发现,教师并没有过多的从时机的恰当性角度进行考虑,这就必然会影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效果。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工作开展,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优化,以下几点指导策略的实施可供参考:
(一)科学引导促进幼儿探索
幼儿教师要对区域活动开展的价值有充分的了解认识,注重运用区域活动来积极拓展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自我探索,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学习主动积极性。教师避免任务意识过度强化,要能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自主性,对幼儿实施科学引导的方式,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能够拓展观察视野,丰富幼儿体验,从整体上促进幼儿能够形成对事物认知,从这一基础工作方面得到了强化,才能真正为幼儿起到促进作用[3]。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可通过从幼儿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丰富。如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大树”为例,为能深化幼儿对大树的认知,可通过散步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有意观察,提高幼儿对大树特征的了解认识。再者在环境创设层面加强重视,通过多样化观察的方式运用,来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丰富幼儿对大树的认知。教师通过及科学的引导下,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对提升幼儿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二)注重科学介入提高指导的质量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指导,需要在介入的时机把握方面加强重视,只有科学的介入才能真正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教师介入的时候需要从几个层面加强重视,如无所事事时暗示介入,区域活动开展中有的幼儿不知怎样参与活动,教师在这时候可通过语言提示以及暗示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开展方面进行积极优化,从整体上提高幼儿间游戏交往以及能力[4]。区域活动开展中幼儿间发生纠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规则介入方式运用,游戏活动规则不是不可改变的,教师要能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充分注重从促进幼儿良好学习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设计,将区域活动良好的推进。幼儿在发生纠纷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接受,通过规则的运用来解决纠纷。
(三)提高教师指导的水平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指导重视,这就需要从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提高上加强重视。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要在观察指导的能力方面进一步强化,注重以幼儿个体发展为目标,结合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观察幼儿间的差异性,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混乱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进入到正确的活动开展轨道上来,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才能真正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化指导[5]。另外,指导中,发挥语言以及动作指导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教师自身要在语言以及动作指导能力的提高方面加强重视,教师在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基础上运用语言以及动作来指导幼儿正常的参与区域活动,调动幼儿学习参与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发展。教师在日常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提高方面需要加强重视,从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升方面进行优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指导方法的创新应用,能够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以及挖掘幼儿学习潜能起到促进作用。以幼儿为中心运用个别化指导措施,才能促进幼儿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