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多措并举,静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美丽蝶变

2020-12-08陈舒陈昊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陈舒 陈昊

(温州市土地整治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2018 年以来温州市结合西部休闲产业带、乡村振兴跨区域精品带、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整合各类政策资源,积极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较好实现了保护资源、释放空间、激活资产、多赢发展。

一、多管齐下,筑牢全域大网

一是计划先行,专项落实。将全域整治工作纳入温州市委市政府“拓空间强保障”六大专项行动,重点落实。制定2018-2020 年3 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二是领导引航,压实责任。2019 年温州市多次召开全系统全域整治相关会议,纵深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今年3 月初,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全市垦造耕地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会议,分管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县政府分管领导,重点乡镇,市、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交发集团、农发行、金华银行等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准确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过程督考,大抓落实、快抓执行。三是一线调研,扎实推进。2019 年4 月-9 月分组分批深入各项目现场实地调研,主动对接基层,实地指导项目开展,鼓励乡镇基层积极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高位谋划项目。四是定期督考,及时跟踪。同时实行项目进度半月通报制,设立专人专岗,每月15 日、25 日跟踪更新各工程进展情况,全面掌握项目动态。

二、政策统领,着力推进项目提效

今年温州市结合实际,出台《关于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帮扶,促使各地积极扩大项目规模、提升项目等级,增加耕地面积,优化耕地质量。一是加强政策集成。明确相关单位职责,要求各成员单位对相关的扶持资金、项目载体、支持政策等进行梳理,将其集中整合到项目区,并建立领导干部工程项目挂钩联系制度,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对大项目、好项目进行扶持。二是实行分档奖励。根据项目规模和实施效益分4 个档次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直接拨到乡镇。奖励最高额从20 万提高到1200 万元,目前为全省最高。三是加大资金保障。整合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收益和乡村振兴、生态修复有关项目资金,并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和社会资本等参与支持作用,为大项目上马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三、程序引路,稳步探索典型模板

固定项目实施流程,确保上级下达的“基础作业”“规定动作”落实到位。一是强化项目储备。开展潜力调查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功能区为单位建立项目储备库,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上报一批、实施一批的要求实行滚动管理,每年3 月份前确定本年度的启动项目。二是突出规划引领。根据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合理统筹谋划村庄规划,并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做到规划实施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三是明确进度要求。探索市属国有企业包干项目工程建设模式,任务启动的第一年要完成年度工程计划编制、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单项工程立项,并启动实施;第二年要完成单项土地整治项目,启动建设用地复垦,其它工程完成其工程量的 60%;第三年要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

四、目标锁定,奋力进军“高精特”行列

紧盯三大目标,争取打造示范工程、精品工程,开拓全域整治新空间。一是实现生态美。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开展全要素、全类型综合整治与修复。如洞头区东屏街道松柏园村等2 村项目结合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通过海岸线整治修复,形成663 米优质沙滩岸线,成为海边一抹亮色;苍南县金乡镇夏泽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结合桑美台风灾后重建,已完成美丽河湖建设 1km,美丽清洁田园建设160 亩,全面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彰显河流人文历史。二是实现产业旺。结合西部休闲产业带、乡村振兴跨区域精品带、田园综合体等建设,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做强农村产业。如平阳县南雁镇笠湖村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村庄综合环境,放大了该村南雁独特风光和生态资源优势,已建成开业“玫瑰园体验基地”“会文谷文化艺术度假村”等农旅、文旅项目,吸引中青旅意向投资25 亿元打造“会文谷研学小镇”,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实现特色足。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保护乡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如瓯海区仙岩街道渔潭村项目不仅实现了“建设用地减量,农用地增量”的目标,有效增加耕地面积329 亩,建设用地减化量面积99.90 亩。同时,对项目区内中共浙南一大会址和中共浙南一大纪念馆两处文保建筑进行修缮和景观改造,挖掘村庄红色历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成功打造“江南村落,红色圣地”;温州生态园三垟街道上垟村等九村项目结合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植根山水文脉和瓯越记忆,开展三垟湿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习总书记手植榕树园、南怀瑾书院等特色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生态空间内的建设用地,实施低小散零星建设用地退出,建设用地减量化,已完成建设用地复垦210 亩。

五、结束语

2020 年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攻坚年,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注重生态保护优先的大背景下,温州市定当砥砺前行,拉高标杆,全方位深化全域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致力打造具有瓯越印记的全域样板区,努力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乡村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