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略诗词之韵美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2020-12-08王宜槐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王宜槐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第一中学,江西 南昌 330004)

引言

近年来,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技巧,教学目标集中于考核,而忽略了实质性的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加倾向于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拓展教学活动,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意”和“象”相互交融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结合的最终呈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诗歌鉴赏活动中,就应该注意讲究意象教学的策略,准确把握诗歌意象。

一、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精妙,备受推崇,而加强古诗词鉴赏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自身涵养。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变化,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带领学生加强古诗词的品味,感悟。而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得学生能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初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策略

(一)了解作者,分析背景,感受古诗词的情感

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是比较缺乏的,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总是无法对古诗词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情况是短期内很难改变的,教师要在古诗词的实际教学中,注意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展开分析,在古诗词的实际分析之前,让初中生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解,解读古诗词的背景,学生们就不会觉得突兀。在古诗词的实际教学中,让初中生充分了解作者当时的人生遭遇以及心境很重要。比如学习《声声慢》之前,我让学生们回家先做足功课,充分了解作者李清照坎坷的一生,以及她创作风格的变化。重点了解这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有什么样痛苦悲戚的人生经历以及凄冷的心境,并给出相应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自主学习。有了这样充分地预习,学生对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了较为深入地理解,对作者梦境的产生原因有了能感同身受,对诗中意境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深入研读古诗创作手法品味意象情境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堆砌,而是一种艺术的呈现。诗人通常会采用较为巧妙的表现手法,将意象进行灵活的组合,创设与自己情感相符的意境。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古诗创作手法,比如,对偶、拟人、比喻等,也可以通过虚实结合、寄情于景、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突出诗词中的意象。通过鉴赏对诗词意象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呈现诗词中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诗句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当中,从而对诗词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到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古诗时,其中一句“征蓬出汉塞归,归雁入胡天。”诗人用“蓬”与“雁”进行自比,表示自己好像在风中飘飞的蓬草,以及向北飞的大雁。这是一种对偶与比喻手法相结合的表达形式,呈现了诗人漂泊的身影以及孤寂落寞的心境。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手法的分析,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诗词意境的理解。

(三)品读古诗意象感受诗歌的意蕴之美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意象也就是从综合性的角度对古诗词的思想内涵以及文学特点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可以从意境、写法、修辞等方面进行。对于古诗词中的字、词、句所呈现的特色进行细化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品读古诗意象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之美。例如,教师讲解到《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词时,几乎在整首词中每一句都包含意象的成分,比如,“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这些意象的组合勾勒了一幅游子在秋天傍晚踽踽独行的景象,其中的每一个意象都能使人感受到孤独凄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描绘了乡村炊烟袅袅,温馨祥和的景象,两相对比,游子之断肠也就更好理解了。另外,在一些古诗词中,很多的意象仿佛达成共识,都被赋予了固定的含义。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比如,“大雁南飞”代表着游子们的思乡情怀;“折柳”是一种对于分别之苦的暗示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意象,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强化其对于古诗词意象的认知。

结语

总之,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初中教学阶段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古诗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教材中古诗词中的意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内涵以及特征,并通过分析诗歌的创作手法,品味意象创设的不同情境,感受诗歌的意蕴之美、情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