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新闻类文本有效阅读探究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2020-12-08费良燕
费良燕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重庆 401546)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在为学生讲解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 单元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这一单元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及研究,找到各个文章中的共同点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学生针对性的讲解重点知识内容,从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进行实用性新闻类文章的有效阅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 单元概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 单元主要是围绕着实用性阅读和交流作为主要的课程目标来开展的主题教学,主要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这一单元选择了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和两首古代诗歌,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上彰显了劳动的伟大精神品质,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的教学,提高实用性新闻类阅读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教师需要整合多种文体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新闻通讯文体的特点和语言的风格[1]。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写法,站在新闻报道的立场上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使学生的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学习目标
在语言目标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的文体特点,掌握新闻通讯的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之后,教师要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例来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写作[2]。其次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兼具议论性和新闻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关键要素进行有效的评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快乐,根据两首诗所描绘的劳动画面编写成一篇新闻通讯,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新闻评论的观点以及立场分析新闻评论论述的思路和主要的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教学过程
首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这一单元文章的目录,回忆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新闻作品和相关的新闻知识。当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中向学生展示有关常见新闻体裁方面的资料,再次加深学生对新闻内容的印象,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再次进行目录的阅读,明确这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和主要的学习任务[3]。当学生完成这一部分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对新闻体裁有了一个印象,之后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中向学生打开一个新闻的网站,让学生从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的角度来对文章题材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及研究。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课文的主要引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来进行精准性和细致性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新闻类题材的印象,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并且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作者观点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导读的构建,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和有逻辑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的探究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思路和结构图,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当学生完成这部分学习之后,教师要让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合作以及交流,制定出最后的思维导图,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文章的二到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学生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文字,从语言特点和论证思路方面进行精准性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感知新闻评论议论性和新闻性兼具的特点,当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优秀的新闻评论要具备哪些特点和标准呢?”从而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来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
在课堂结束之前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中向学生展示新闻通讯,让学生能够了解新闻通讯的文体特点,教师要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对新闻通讯进行多方位的评论以及分析。明确评选的主要标准,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多媒体视频中向学生展示袁隆平和张秉贵的先进事迹以及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习到的新闻通讯的特点来进行新闻通讯的写作,字数要规定在200 字,写作的角度是不限的,只要学生能够完整的写出新闻通讯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在班级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课后完成这项作业,并且鼓励学生从网络和书籍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在这一单元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实用性新闻类的阅读,了解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两种体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的精神,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结合新闻评论来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从而明确新闻类文体的主要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思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提高专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