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及应用
2020-12-08
(德州市潘庄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德州 251200)
在现代灌区的灌溉工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是社会发展对灌区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灌区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目前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灌区水资源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完善,以此来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实现更大的节水效益。
一、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灌区的节水灌溉工程之中,可以有效提升灌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更为精准的灌溉。借助于水利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对灌区内农作物的状态以及生长特点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控,信息传递也将更具时效性。这样一来,相关工作决策将更具科学性和即时性。而且,利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水位,并对灌区内的灌溉水源实现遥控监测和有效配置,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在利用该技术时,会以信息化设备代替部分人工,可节约灌溉工程成本,提升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性。当然,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最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了灌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为精准地控制喷水量,灌溉的时间进行合理调控;并实现对实际用水情况的监督,使得消费变得更加透明化,更便于管理和控制。
二、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节水灌溉中的作用
(一)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由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在对于灌溉工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北方的气候较为干燥,但经常会出现突发暴雨的情况发生,降雨的区域性也很明显。而南方常年下雨,所产生的雨量大并且下雨时间长,容易出现洪水泛滥等严重情况。现在大多数灌区对于气候的观察依然采用的是人工检测的方法,然后将检测的信息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进行输送。这种方法所检测出来的信息常常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缺乏准确性,并且传送过程较慢,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信息。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飞速地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无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需要优化灌溉工程的配置。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加入水利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人工检测的不足,准确的检测出灌区的水利情况和工作状况,并且可以将所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送,可以提早知道洪涝灾害的发生,为灾害的预防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二)提升了工程的灌溉效率
在节水灌溉工程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有效提升了水利设施以及设备的使用效果,优化了水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保证了管理过程满足生产和使用需求,提升了管理工作的进行效率,避免了水利设施运行中管理不当造成的弃水溢流等问题。在当前的建设和优化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保证了设施运行中水源检测的准确性,并提升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效率。及时的管理措施的制定可以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保证区域的用水需求,实现区域中水资源的高质量使用,满足我国当前水资源保护的发展需求。
(三)完善管理工作,更新工作观念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可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具体如下:a.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运用到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体系中,来快速收集信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分配,并且要实时监督控制。这样方可确保随时了解水情,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达到量化管理的目标。计算结果精确,消费透明化,效益达到平衡.这样不仅可以监督人们节约用水实际情况还可以增强用水主动性,最主要避免发生水事纠纷。b.通过信号化系统中对局域网的运用,可以为灌区人员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让他们掌握新型技术,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观念还可以推动新型灌区的研究和运用。
(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能够对机组的运行做出优化,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优化,对用水、配水等工作进行高效的管理,极大的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灌溉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公共工程之一,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不能离开水资源,如果水资源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人类的生活将会是巨大的打击,基于此类情况,我们就在全面的建设水资源相关内容,确保水资源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而在当前来看,科学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利用非常的重要。尤其在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的控制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节水灌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