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相融合的价值意义分析
2020-12-08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民间艺术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有激起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构图,丰富的造型,斑斓的色彩洋溢着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气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民间艺术都对中国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文化领域,影响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不少当代国画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艺术与中国画之间的发展关系,力求让民间艺术文化成为中国画发展创新的支撑,两者互为继承、创新,共同发展[1]。
一、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中国画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同授文化根源的影响。虽然民间艺术与中国画两者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大相径庭,但是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来看,两者则是一脉相承,同样都受到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具伦理道德精神,民间艺人恪守传统,在艺术创作中对美德的赞扬和邪恶的批判极为明显;而中国画创作中也不乏很多优秀作品体现伦理道德意义,唐代画家张彦远就认为,绘画创作具有教化作用;二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民间艺术的产生贯穿于生产生活之中,亲和力强,寄寓了普通百姓的美好愿望,中国画的创作注重托物言志,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三是古代各种哲学文化的融合性,在思想理念和艺术创作态度上呈现融汇合一的状态,民间艺术创作中太多作品都通过以“形”达“意”的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画中讲究内容与形式的互相协调,笔法和墨色的变化统一,体现出中国画艺术的和谐精神,也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追求[2]。
二、民间艺术对中国画的影响
民间艺术根植于本土文化,其质朴天然的艺术品质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渐渐渗透到其他艺术创作中,因此民间艺术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与民间艺术在构图、色彩、艺术理念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交集,在此处仅在构图与色彩方面进行简单叙述。
首先,构图方面,中国画创作中的很多作品都借鉴了民间艺术完整圆满的构图方式,例如马远、张择端等绘画家,惯于将市井故事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吗,带有浓郁的民间艺术趣味,体现作者对于当时民生的关怀。画家苏汉臣的《百子戏春图》采用的就是民间艺术圆满式构图,其场景描绘热闹非凡,洋溢着圆满欢乐的气氛。平衡构图是民间艺术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其中的寓意也多是吉祥美好的,因此常以成对造型出现,而中国画创作中经常用造势和显觉来营造平衡构图。其次,色彩方面,民间艺术色彩极具鲜明个性,给人带来视觉上冲击力的同时也有一种特别的审美体会。民间艺人在创作中赋予了色彩深厚的情感,例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黑色代表正义凛然。中国画创作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需要这种较为原始的艺术情感体现方法[3]。画家齐白石就从民间艺术的色彩运用中获得灵感,对中国画色彩进行大胆创新,在其画作中常常看见艳丽的色彩,来表现其美好的愿望与热烈的思想情感。
三、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相融合的价值意义
民间艺术与中国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绘画历史上,文人士大夫曾一度排斥民间绘画,因此很久一段时间,民间艺术地位极低。明清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很对画家开始将民俗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纳入绘画创作中,这一变化使得雅与俗不再界限分明,民间艺术与中国画艺术进一步互为融合渗透。
首先,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的融合,使得中国画的表现内容和空间更为丰富,民间艺术中的精神内涵渗透到中国画创作中,赋予了中国画艺术新的精神面貌,民间艺术各种丰富的题材,极大拓宽了国家艺术的表现空间。中国画汲取了民间艺术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很多表现内容,如寓意爱情的鸳鸯,寓意长寿的松鹤,还有很多具有世俗教化功能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等。中国画还汲取了民间艺术的色彩运用,使得吴昌硕、任伯年等一系列绘画艺术家的创作脱颖而出。
其次,民间艺术与中国画的融合,转变了文人士大夫的观念,打破了雅俗之间的界限。雅与俗是传统中国画与民间艺术最为突出的不同艺术风格,雅或俗的界定与当时的社会观念有着很大关系。古代文人思想观念主要受到儒、释、道思想观念的影响,将自娱性的绘画推崇为雅,而民间艺术中呈现的艳丽、刻板则成为了俗。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雅与俗也互相融合渗透,一些文人画家开始尝试将绘画题材向生活扩充,开始主张经世致用,汲取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创作出雅俗共赏的绘画作品,也使得中国画艺术成为人们喜爱的大众绘画艺术。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绘画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都表现出创新突破的精神与勇气,这一过程中,民间艺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借鉴资源,基于这一点我们也能推断出民间艺术对中国画艺术的影响意义。而艺术本源自生活,中国画艺术的再发展,还需更多艺术创作中去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