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20-12-08
(珙县仁义中心学校,四川 宜宾 644502)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理论知识脱离生活实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多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来源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是与之相关的实际案例少之又少。理论知识繁多,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困难。教学内容缺乏与实际案例的融合,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晦涩难懂,不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情感共鸣,学习的体验感差。久而久之,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
(二)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授课时,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纯理论的知识,学生积极性不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对其接受能力较差,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虽然在教学时会穿插生活实例,但是单纯靠教师的口述,讲解的方式也较为生硬,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教学氛围不佳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融入度,还能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推进教学的有序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但以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而言,很多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忽略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没有对营造教学氛围提起重视。即使少部分教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但也因为采取的方式单一,互动效果不理想。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丰富教材的理论知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早睡早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如,有些学生喜欢熬夜打游戏,但是时间久了,经常在课堂打盹,学习效率不高,最后成绩下滑。还有一些学生熬夜看动画片,早上上学的时候起不来,经常迟到。时间久了,身体素质也下滑了。以这些具体的实例,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由人及己,最后,培养学生早睡早起的习惯。
(二)引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教师在将知识具体化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一过程,还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好奇心。例如,在“到别人家做客”的教学中,教师将课前准备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礼节在为人处世中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而且能密切师生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对知识的预习,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然后在课程开始时,教师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预习内容,并适当做出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最后,教师顺利导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过程,逐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然后,引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为课堂注入活力,致力于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