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二木卡姆的起源传承
2020-12-08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016 届历史A 班,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作为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木卡姆也呈现了新的发展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05 年11 月25 日将维吾尔木卡姆评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国内外十九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木卡姆音乐形式的发扬,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当中新疆处于最东部,主要是因为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的影响,作为国内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工具,维吾尔木卡姆对整个艺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赞誉为“中华瑰宝”、“丝路明珠”[1]。
一、木卡姆的起源
木卡姆起源于维吾尔族先民游牧时的唱歌叫做“博雅婉”,指的是在苍茫的草原上,高昂悠扬的抒情歌声的意思。从13 世纪开始,“博雅婉”歌开始实现体系化的发展,通过组曲的形式进入到中亚和伊朗高原。十二木卡姆作为一种音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到15 世纪开始和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有很深的渊源。开始维吾尔族人使用木卡姆这种阿拉伯术语来传播,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宗教色彩并且适用于较为严谨的宫廷诗歌音乐,最开始在维吾尔族民间传颂较多的歌曲逐渐被后续的民间诗歌所代替,朗朗上口,口口相传。在宫廷内演唱具有明确体系的木卡姆和民间诗歌具有较大的区别,两者甚至独立发展,到最后实现木卡姆宫廷体系和民间风格相融合的的是阿曼尼莎罕王妃,也就是后来人称的“木卡姆之母”,一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女性[2]。16 世纪中期,阿曼尼莎罕王妃经历万千阻碍重新收集并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木卡姆乐曲,最后形成十二木卡姆套曲,使得木卡姆实现长久的发展。现如今的喀什地区莎车县是当时的都城,之前所说的对木卡姆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阿曼尼沙罕王妃的陵墓就坐落在此。
二、木卡姆艺术在民间的传播
木卡姆的发展历史较为深远,其传承背景也随着维吾尔族的发展共同进行,虽然维吾尔族包含众多部落、涉及地域较为广大,其艺术文化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但是维吾尔族人民仍然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并且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特有的艺术魅力,让其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
(一)口传心授传承。
木卡姆是一项比较高雅的艺术形式,其表演过程华丽,欣赏木卡姆表演的观众也都有比较高的个人素养,在当时的社会能够欣赏木卡姆是代表个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之后因为汗国发展不再鼎盛,一些宫廷艺人散落到民间,在这个过程中,十二木卡姆音乐也走向了社会大众,由此开始了木卡姆民间化发展的开端,形成了以口传心授传承的艺术特色。木卡姆艺术的民间化发展是如今其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所以现在维吾尔族人只要听到鼓乐声,就会不自觉地起舞歌唱,彼此互动,因为天生的艺术特性,让它们本身也成为能够发出美妙音乐的乐器,这是音乐艺术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原因[3]。
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广泛流传,逐渐成为了我国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杰出代表,维吾尔族木卡姆其历史悠久,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就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让木卡姆艺术广泛流传,这能够充分展现其艺术特色和维吾尔族人民对木卡姆艺术的深爱。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历史和文学以及地域特点等元素,在表达过程中重视抒情和叙事的特点,作为阿拉伯语中大型套曲的木卡姆一词,也是穆斯林诸民族重要的音乐表达形式。新疆木卡姆在新疆整个地区广泛流传,是所有木卡姆的总称,根据地区特点和艺术风格的区别,又将其分成《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其中由十二套大型套曲(木卡姆)组成的《十二木卡姆》为杰出代表,《十二木卡姆》在新疆的南疆和北疆的伊利地区广泛流传[4]。所有木卡姆由“琼乃额曼”(大曲)、“达斯坦”(民间叙事诗)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娱乐总称)三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
十二套木卡姆是由300 余首乐曲和歌组成的,其中包括序歌、叙诵曲、叙事组歌、即兴乐器和舞蹈,将这些内容全部演出需要20 余个小时。十二套木卡姆的第一部分是器乐演奏,之后是歌唱和器乐伴奏,第二部分是达斯坦,其中唱词主要包括民间叙事长诗,比如《艾里甫与赛乃木》、《赛诺拜尔》、《迪拉热姆》、《巴巴·茹仙》等,在演出过程中歌舞相融;第三部分是麦西热甫,这部分将民间习俗、游戏、器乐和歌舞融为一体,整个内容活泼欢快,是木卡姆表演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十二木卡姆主要由古典诗词、民歌民谣组成,在这些诗词歌谣中格则勒(双行诗)的十八种格律会让乐曲更具特色[5]。十二木卡姆的歌词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学的传承不断完善修改,在进行木卡姆表演时最常用的乐器是拉弦乐器萨它尔,弹拨乐器弹拨尔、独塔尔、热瓦甫、卡龙琴,打击乐器手鼓。新疆木卡姆艺术的发展主要是从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及维吾尔族传统歌舞的基础上,由优秀的乐师、诗人和民族艺术家共同创作并融合其他优秀乐曲发展而来的,在其传承的过程中还收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有些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木卡姆的发展渊源可以从古时候新疆“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于阗乐”、“伊州乐”等大曲而来,“琼乃额曼”是木卡姆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过去作为大曲早在公元六世纪就有了独具一格的体系。到了十二世纪,改变了传统的“大曲”名称,形成了阿拉伯语“木卡姆”为名的艺术形式。到了十五世纪,新疆不同的地区就有了融合古典诗词的木卡姆,直到十六世纪,阿曼尼莎汗王妃和乐师经过搜集整理和创新,将鲁特菲、纳瓦依、傅祖勒等众多古典诗人的诗歌填入曲调中,最终整理出了具有多样化曲调特点、体系完整的维吾尔族大型古典乐曲,为后来木卡姆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6]。
到了十九世纪,木卡姆经过缩减变成了目前我们熟知的十二部套曲,即《拉克》、《且比亚特》、《木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勒》、《艾介姆》、《奥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十二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地区的影响,十二木卡姆也形成了地域化的发展,形成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不同的体系。在过去木卡姆的发展进程中,其发展形成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大部分都依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进行,也是木卡姆更为灵活的特色。
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化部指派音乐家工作组来整理并发扬木卡姆艺术,木卡姆作为民族音乐的优秀传承需要广大音乐家们和艺术工作者为其不断努力。维吾尔族著名艺人吐尔迪·阿洪曾演唱过很多十二木卡姆的作品,文化部音乐家工作组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整理出来,于1960年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其中包括340 余首作品,主要涉及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和古典叙诵歌曲等内容,2005 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时就将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作为我国的代表作品进行申报。
在木卡姆的发展过程中,中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和木卡姆相似的艺术形式流传过,但因为所在地区不同名称也各不相同。和这些木卡姆相比,新疆木卡姆所包含的种类最多,体系最为全面,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其音乐风格完整多样,符合民众音乐的即兴化发展特点。不管木卡姆的名称受到哪些原因的影响,它所表示的就是在套曲发展过程中规范化的呈现。十六世纪以来,音乐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组织民间越是对已有的艺术乐曲进行搜集整理,最终实现规模化的系统发展。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含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十二木卡姆还有极强的地域特点,最著名的包括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不同的木卡姆搭配丰富内涵及多样化色彩的歌词,表达形式朗朗上口才能够展现其生机和活力,可以进一步展现出木卡姆的文化魅力。
(二)阿卜杜拉大叔
阿卜杜拉出生于新疆巴楚县的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比较著名的地方歌星,平时主要为当地百姓演出,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卜杜拉在儿时就十分喜爱唱歌。上个世纪80 年代后期,刀郎木卡姆几乎绝迹,阿布杜拉出生于刀郎木卡姆的故乡巴楚县。这种音乐形式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刀郎人的后代,阿布都拉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始终寻求将古典刀郎木卡姆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不断尝试将刀郎木卡姆的元素应用到流行音乐的演唱当中,他始终想要将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搬上现代的表演舞台,并赋予其新的历史史命,让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实现刀郎木卡姆的传承和发展。
(三)铁木尔.达瓦买提
铁木尔·达瓦买提出生于1927 年6 月16 日出生在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伊拉湖乡秀尔坎儿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55 年,铁木尔·达瓦买提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在两年的学习期间他被组织任命为托克逊县县委书记。1985 年他当选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主席,1993 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1987 年后他成立木卡姆研究学会,并亲自担任会长。为了帮助木卡姆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铁木尔·达瓦买提又组织成立十二木卡姆基金会,保证木卡姆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他的领导安排下,我国共召开了三次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除了本国以外,也有世界其他国家的知名学者前来参加,在这三次会议当中我国艺术家学者通过学习、了解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木卡姆收获良多,为我国维吾尔木卡姆向世界范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且进一步推动了维吾尔木卡姆的学术研究发展和艺术表演形式水平的提升。
成立木卡姆研究学会之后,铁木尔·达瓦买提结合多方面看法组织学者对十二木卡姆展开研究,经过多方面的整理、总结,经过多年时间编写并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3 卷的版本。13 卷本每卷都载有一套木卡姆。那么十二木卡姆为什么会编写成13 卷本呢?经过学者专家们的统一研究,把阿曼尼莎汗创作的《依希热提恩格兹木卡姆》整理出来形成了能够按照乐谱演奏并演唱的书面乐谱。加上这部乐谱和十二木卡姆组成了13 卷,维吾尔十二木卡姆13 卷版本的推出对整个维吾尔木卡姆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1 年制作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相关的VCD 和DVD。通过VCD 和DVD 的传播能够让人们更加形象真切的感受到十二木卡姆的艺术魅力,也能够实现十二木卡姆的大面积推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社会形势下,铁木尔·达瓦买提在2009 年于新疆艺术学院建立了木卡姆研究班,高层次教育形式的发展推动了木卡姆艺术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保护并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发展特点,在人民群众当中推广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要认真踏实的做好传承工作,要集合民族的力量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木卡姆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