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日益壮大的老年广场舞队伍与日渐缩小的年轻运动队伍的场地之争

2020-12-08刘佳宝范金刚

魅力中国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老龄化广场

刘佳宝 范金刚

(1.重庆大学体育学院;2.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重庆 400031)

新时期关于运动场地之争的热点新闻层出不穷。发生在河南洛阳王城公园的广场舞与篮球场地之争事件引起很大关注。此外,乌鲁木齐体育公园篮球场和福建莆田运动场也均上演过打篮球的年轻人与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争夺场地的“武斗”画面。那么,这样的斗争和争夺还要持续多久?有没有办法解决?不同的人对待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育,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国,是中国梦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本文作者虽属于年轻的体育人行列,但是会从多层角度,对这两个群体的各种现状作出分析和解释。

一、老龄化社会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人口生育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的同时,导致人口总数中年轻人口占比减少而年长人口占比增加,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结果。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的定义:当65 岁老年人的数量占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的7%时,该国或地区即被视为—老龄化社会,当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达到14%时,视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在全球各国均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下,我国也在2001 年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很快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到2025 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3 亿人,届时将成为一个超级老龄化国家。

老龄化社会已成为21 世纪世界各国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从老年人角度看,第一,由于身体状况问题,他们大多处于弱势群体,很难进行身体对抗性强且运动强度较为激烈的运动,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广场舞作为他们闲暇时最好的锻炼方式。由于广场舞对场地的要求单一,动作简单易学,不需要特殊的设施,音乐风格也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因此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形成大一些的规模比较迅速。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人口的迁徙,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摆脱缺少子女关爱的孤独感,他们中的一部分选择通过广场舞这项群体运动来结识伙伴,排解寂寞。然而,“广场舞人”与“非广场舞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广场舞扰民”等事件,屡屡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年轻群体中充满槽点的话题,每每谈起“广场舞”,人们的态度都颇具讽刺意味。

二、青年人社会现状

通常来说,青年以年龄为界定标准。2013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44岁以下为青年人。[2]童世骏著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2007)一书认为,“青年人(16-29 岁年龄段)、中青年(30-44 岁年龄段)”。[3]邓希泉在其《2014年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一文中将青年人的上线界定为35 周岁。本文所指的年轻运动队伍采用比较宽泛的概念,将18 岁到38 岁左右的青年界定为青年群体。从人发展的一生来看,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工作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是人最具有活力的、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当然青年阶段也是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和挑战的时期。就业压力、职业发展压力、住房压力、结婚压力等,成为了当下青年面临最主要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作压力呈现出年轻化增速增长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的三观、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最先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巨大的生活、就业、工作、学习压力的人群,就是处于社会最前沿的青年人,这种现象是普遍存的,因此,心、脑、血管等疾病,这些“老年疾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压力山大”、“鸭梨山大”一网络词汇,已成为城市白领自嘲的流行语。可以看出,面对社会的快速变革,我们不容小觑当代青年所面临的压力。

与老年人相比较,在面临来自生活、家庭、工作或者学习中的压力时,青年人可供选择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多种,大多数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健身、运动比赛来缓解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尤其是选择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或者跑步健身项目。球类运动需要在特定的场地开展进行,而日益庞大的老年广场舞队伍对场地数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体育项目的运动场地被“取而代之”,成为广场舞地盘。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青年人该避而让之还是与其“龙争虎斗”呢?在此类已报道的事件中,基本都是年轻人与老年人争抢篮球场地的场面。

三、体育场地的现状

体育场馆是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在整个体育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比赛和健身都不能离开体育场(馆)独立开展,所以体育场(馆)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编撰的《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介绍,截止于2017 年底,我国已拥有超过195.7万个体育场地,人均1.66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全国各市、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均已落实建设体育场地,相关体育健身配套设施也配备完毕。从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变化及发展速度的数据来看,总体增长,速度缓慢,现阶段大众的需求无论在总数或人均方面都不能满足。

《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群众体育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群众体育未能充分体现其多元功能性和综合价值。其中,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发展差异,西部发展总体落后于东部与中部的发展,城乡间发展差异,体育健身参与人群不平衡等。

四、小结与建议

年轻人在老年人眼中是不懂“尊老”,老年人在年轻人眼中是“为老不尊”。说到底两大群体的体育场地之争,就是“健康”之争,这刚好呼应了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之争对于国家提倡的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终身体育的政策不谋而合,从另一面来看,这是一件好事,一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号,那么解决问题的途径我认为有:

(一)完善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健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为了满足我国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需要,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在老龄化社会在不断找出存在问题,给出发展对策,实现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我国政府秉持着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已经在积极建设老年人体育公共锻炼场所。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指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率,支持社区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将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充分利用起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推进老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开放高校体育设施,丰富老年人公共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增加器械种类和数量,配备专业人员使用和维护,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建设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土地利润最大化,城市空间过于密集,公共休闲娱乐的场所严重不足,在城市及社区规划中应该将建立适合基层群众的社区运动场所作为合理的安排列入计划之中,其中,基层群众中老年人为主体。这样便可把广场舞参与者吸收到社区活动中心,一方面为广场舞参与者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所,一方面避免了场地之争矛盾的出现。

(二)开放现有闲置的运动场所及运动设施

学校体育(场)馆,及其他公共体育场地是运动设备设施比价齐全的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场)馆白天主要是供学生体育课使用,晚上的利用率比较低,其他公共体育场的利用率也是普遍存在低下的情况。学校或者公共体育场地应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合理的对外开放,确定或放宽免费开放的时间段。如,高校没有灯光的的篮球场、排球场等,可向老年人免费开放,这样既保证广场舞参与者身体得到锻炼的机会,又避免与年轻群体的运动时间产生冲突,使两者的运动锻炼在安全氛围中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老年人进入学校的运动场所中锻炼身体,活动范围得到极大扩展,校园环境较为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运动的安全风险。通过合理有效的时间、场馆、资源的整合与安排,在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拓展了老年广场舞参与者与年轻群体锻炼身体的活动空间,也有利于解决场地之争引来的纠纷。

(三)树立正确的参与运动的意识

参与运动锻炼的各种人群,应该注意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虽然参与人群的角度和观念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对立的,因此,在矛盾与冲突发生的时候,应该遵守道德底线,必须采取得当的方法或手段,冲动和暴力无益于解决任何问题,以暴制暴只会让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和不同群体的敌对性,多沟通,多理解,多换位思考,避免冲突、矛盾激化,减少双方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青年是社会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面对社会的急速发展,青年人必须学会排解自身压力,以免将负面情绪带入工作、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老年人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常常伴随着孤独感,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过上更充实的生活是子女应尽的责任。让老年人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充实的生活,必须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老人有运动的权利与需求,在与青年群体场地之争的问题上,不可一味强调自身权利,导致矛盾激化,树立场地公有化意识。同时远在他乡的子女们应主动为老人提供更多关爱;空巢老人们也需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和生活规划,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老龄化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广场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