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
2020-12-08
(南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一、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一)独生子女偏多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
现阶段在读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都九零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受到父母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在学习或者做事的时候缺少刻苦钻研的劲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总是为自己找借口退缩,这也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高职学生意志力普遍不坚定,大多数学生比较散漫,没有目标,他们自己把自己定位过低,认为上学就是为了混一个文凭。无组织、无纪律是高职院校学生又一大特点,比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学生都不积极主动的参加,无故旷课、迟到等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辅导员工作难度。
(二)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高职学生入学时的成绩与比本科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并不强,而大学老师教课方式与高中时期的教课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大学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这时候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中总是依赖老师讲解,不懂得自己去解决问题,以至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较差,所以辅导员应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做好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高职辅导员的职责定位。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管理人员,不仅是学生的教师,也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且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具体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肩负教育职责,负责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发挥引导作用是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次,辅导员肩负管理职责,学校给予辅导员一定的管理权力,要求辅导员关注学生的提倡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此外,辅导员有服务学生的职责,辅导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谋取利益,保障学生的权益,还负责落实国家对学生的优惠和激励政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发展目标等。
2.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坚定政治信仰,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发展思维,尤其作为思想道德素养教育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坚信党的领导,打破传统固有思维,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辅导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条件。首先,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益成为不良诱惑的根源,而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并具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意识。其次,教师应该多关心和爱护学生,通过加强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从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尤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关爱。同时辅导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此外,辅导员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自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结合学生的特殊性针对性的提高业务水平,学习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在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辅导员应该重视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可以健康成长。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在经过高考的洗礼后认为上大学就是玩,这种错误的观念会使学生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辅导员应该通过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专业特点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其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盲目性。而且辅导员还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摆脱传统的具有依赖性的学习模式。此外,辅导员要重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如查寝、查课、班会等,保证将学生安全和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
(三)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仅仅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辅导员应该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且选择学生干部来辅助管理工作。班级干部作为班级的一份子是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纽带,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所以选好学生干部是十分关键的。除了做好人员选择工作,还要重视班级干部的培养,严格要求他们,科学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从根本上提高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残疾集体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团结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开展集体活动时,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辅导员可以适当提出意见但是要避免过多干预学生的活动,从而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和力。另外,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和学生一起面对、解决困难,同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活动中的乐趣。对于学生就业问题,辅导员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帮助学生分析这一行业的发展情况,让学生更早的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除了要发挥班级干部、党员的作用,给予他们一定的全力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还要激发其他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将任务适当的分配给这些学生,避免让学生认为辅导员偏向班级干部,为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辅导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比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辅导员要观察他们的有点,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可以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辅导员工作方法遵循的原则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想提高工作管理质量就要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此辅导员在选择工作方法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科学的引导学生,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不足。第二,要遵循现实性原则,事实上,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学生、组织学生,如果离开学生这个群体,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工作中遵循现实性原则,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便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状况,从而为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最后,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它主要是指辅导员要选择有效的工作方法,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虽然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仍然存在工作效率问题,所以辅导员应该选择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辅导员工作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辅导员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并将培养社会未来建设者的道德素养作为管理的重要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