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养老产业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52)

一、日本养老经验概况

(一)日本老龄化人口概况

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国内总人口约为1亿2477万人。不容乐观的是,日本近十年来出生率的连年降低,使得日本人口呈持续递减的状态。在人口连年锐减的情况下,日本的老龄化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雪上加霜了。当65 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0%以上时,即将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显示,迄今为止日本全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3588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8.4%。预计将在2025 年达到30.0%,2040 年达到35.3%。

(二)日本养老模式

如今,日本的养老产业相对发达,可供老人养老的养老机构多种多样。在日本,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等均可建设养老产业。一般来说,政府主要负责建设社会福利范围内的养老机构,而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则面对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建设相对的养老机构。因此,日本的养老机构大致可以归为六个种类:

1.老年公寓

日本的老年公寓就是面向高龄老人销售的公寓,几乎没有限制性。只是有常驻的看护人员,公寓内还配备了诊所和药房等医疗设施。

2.付费型养老院

此类养老院主要面向没有保险且身体指标通过养老评估的老人。在这里介护保险负担相对较轻。

3.认知缺陷症状养老院

认知缺陷症状,即老年痴呆症,是指一个人的认知功能包括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发生障碍时的表现和症状。日本政府对于认知缺陷症状的早期预防和检测非常重视,同时也为患有认知缺陷症状的老年人建立了专门的养老院或楼层。

4.介护型服务

这是一种为老人提供长期看护照顾的服务体系。介护型服务一般分为居家介护服务和设施机构服务两种。如果老人的身体情况较好,介护型服务会尽量地让老人自理,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旨在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介护型服务中包含的护理种类齐全,这也使其成为当今日本社会中普遍认可的专业性服务。

5.老人保健设施

这类设施类似于社会服务中心,主要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6.特别养老院

在六种养老机构属于级别最高的,是一种面向需要介乎的高龄老人的综合性养老院。

(三)日本养老特色

1.完善的介护保险政策

日本养老政策改善后便规定日本公民进入四十岁以后需要缴纳一定的介护保险,这种介护保险能够保证公民老年以后依旧可以享受较好的福利条件。当你步入六十五岁后,如果你需要得到护理,就可以通过介护保险政策来实现。

2.多样的选择

由于老龄化人口数量庞大,人们的养老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日本在发展养老产业时,也多方面的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解决养老问题,形成了十分稳健的制度体系。

3.“养老消费”相对成熟

为了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依,日本政府在这类细节方面处理的非常好。由于养老设施中家具的设计、饮食的搭配和看护人员的配备足以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了,因此在日本去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方式。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养老机构安逸体面的走完人生旅程。

(四)日本养老改革

为了应对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实际情况,保障养老制度体系的长期稳定,日本政府进行的改革制度如下:

1.养老金领取的改革

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19 年10 月18 日提出将领取公共养老金的年龄放宽至75 岁并减少领取额的5%等一系列方案。另外领取的时间越早,领取的金额也会更少。此举旨在身体健康且尚有工作能力的老人再就业来支撑养老金制度。

2.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

该项改革的重点在于重新规定了介护服务的费用,减轻老人负担;调整一些费用重复缴纳的问题以及建立全新的服务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等等。

3.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虽然日本的医疗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在医用方面的费用支出比例也远低于其他国家,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漏洞,比如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制度不公和质量堪忧等。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在提高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比重和在医疗费用的支付制度和定价制度方面实行了改革。值得一提的是,保险费用中还包含了对重病老人的看护费用。此次改革同时也加强了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4.消费税的改革

近年来消费税的逐渐提高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不断增长。这是因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均来源于社会保障资金。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可供使用的养老资金充足,还能减少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从而缩短贫富差距来实现税负公平。

二、日中养老存在的差异

尽管日中两国同样面临着老龄化急剧发展的状况,但在问题的应对和解决方式上却不尽相同。两国在养老方面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口总数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日本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28.4%,中国则占比11.4%。从百分比上看,日本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虽远高于中国,但就人口基数来看,中国的总人口是日本的十数倍。目前中国老龄化人口已高达1.58 亿,数量之大甚至超过了日本现有的总人口。而且如今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层次更加多样,情况也更加复杂。因此,与日本相比,中国在养老问题上依然面临着更艰难的挑战。

(二)养老保障

在日本,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有三重养老金体系:公共养老保险、厚生年金保险和非公共养老保险。公共养老保险将满二十岁且在日本有居住权的居民强制纳入该项保险。个人和国家各缴一半,缴满25 年即可在65 岁时领取养老金,如若缴满40 年就能领取最高额度的养老金。厚生年金保险是针对企业员工而言的,与个人工资有关且比例固定。前两者是具有强制性的也最为常见。以上三重保险为日本老人提供了相当完善的保障。

而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们步入花甲、退休并正式进入晚年生活之后,养老保险则成为了他们老年生活中唯一的基础保障基金。而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比较单一,因此常常被视作“退休工资”。老有所养中的“养”实际上是并没有什么坚实支撑的。

(三)养老产业

在日本的养老机构当中,最能体现它发达程度的当属这其中的设备和人员的配置。作为一个十分关注细节的国家,日本在养老设施方面更是力求做到事无巨细。拿卫生间来说,在腿脚相对方便的老人可以上的卫生间中,马桶可以清洗、烘干和除臭,马桶后有靠背可供倚靠,两边还配有把手可供长时间如厕腿脚酸麻的老人把扶。总之在家具的设计上最大程度地为老人提供便利、减小伤害。除了这些基础防护措施以外,许多养老机构也很重视丰富老人的精神娱乐生活。在日本的某家被人们盛赞为“老年迪士尼”的私立养老院中,老人们不仅可以跳舞、打牌,甚至可以游泳、泡温泉。另外,在人员的配置上,只有当这些从业者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时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为了给老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服务人员和养老机构会会和老人一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除了上文提到的种类丰富的养老机构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能体现养老产业发达程度的地方也有很多。例如,在日本的街头上,许多老人使用的步行辅助车就是最好的证明。步行辅助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辅助老年人出行的工具,它的形状类似于超市的购物推车。这个小小的辅助车看似普通,实际上功能非常齐全。它可以辅助行走、存放东西、坐下休息。还可以折叠大小、调整高度。必要时还可以固定轮子或启动手刹。这种产品比普通的拐杖更加牢固也更加实用,因此近年来步行辅助车在老年人间的普及率大大上升。

但在中国的养老院中,养老设施尚不成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不算太高。而对于其他一些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很多人更倾向于雇佣保姆。然而在目前的家政行业中,从业人员的入行门槛和受训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上岗后老人家属满意度不足等外部因素,如今国内养老产业的整体水平可谓令人堪忧。

(四)思想观念

在为老人养老的思想观念当中,日中两国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一直以来,日本人都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一生,所以在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返岗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当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工作时,与中国老人不同,他们不愿意麻烦儿女,反而更倾向于去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他们认为此时的自己已经无法再为社会做出贡献,本着不为他人增添负担的理念,他们对去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养老机构不仅不排斥,甚至十分乐意。法拉格曾经说过:“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因此在养老机构有尊严的走过一生成为了许多日本老人的绝佳选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向来是国人数千年来在育儿养老方面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育儿的意义不仅在于家族血脉的延续,更多地是为了使自己老有所依。既然父母抚养儿女长大成人,那么儿女又有什么理由不赡养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呢?如若不然,就会被冠上“不孝”的骂名。而在社会急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年轻人却因养老的重担承受着经济和身心上的双重压力。与日本人看中的生命的精彩不同,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生命的延续。这也是导致近期中国养老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在整体经济方面虽然得以飞速发展,但在人口问题上两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相比中国而言,日本更早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养老产业方面也发展的更加完备。日中两国在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大致相似,因此日本在养老措施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还有很多。

(一)逐步完善养老制度

改善旧有的制度体系,使用法律手段确立全新的政策。自上而下地运用国家的强制力手段保证制度精准实施并全面覆盖。促进城乡养老公平化,同时加大管理力度。

(二)大力发展养老企业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起步不久,上升空间巨大。首先,政府应积极鼓励各公司发展养老企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设施。其次,为了弥补产业人员的缺失,各高校应积极设置社会福祉类专业,为社会培养大量养老产业人才。最后,应大力投入到对养老产品的研发。如老年人专用手机、智能轮椅、助老机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拓宽养老金额来源

增加社会高收入人群税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更能缩短贫富差距,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另外,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增长养老金缴费期限等措施都能有效的保证养老基金的长期充足。

四、结语

总体来看,尽管目前我国在养老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我们依然要对养老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老年人养老,不一定非靠孩子。国外专门的退休准备教育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从中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为将来养老作打算。”熊必俊曾这样说道。我们应当充分地将现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适当的学习国外养老产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因地制宜的应用到自身。加之科学技术的愈发纯熟、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社会的逐渐重视,我国养老产业的前景依旧前途无量。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