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分析
2020-12-08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习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书面文字表达形式,同时也是展现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当前语文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重点。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箱的特点,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如何能够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使他们“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在具体教学上,我们需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对教学活动的不断改进和落实执行。
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将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习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同步发展。做好读写结合,这是提升高段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学生来说,阅读过程是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其本身思维调动的重要功能,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这样才能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感悟,并且得到相应的熏陶和感染。在习作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抓住情感这一重要的切入点,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更加深入的对于所所学的内容进行感悟。在实际习作教学上,我们可以结合读写结合的需求和特点,对于学生的心情进行更好的展现,并让学生尝试从自己的角度来想一想面对遭受自然灾害的人民群众,你心里最想说什么?在这一读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写作,并且对自身的感受进行充分表达,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突出情感的角度,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促使其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学生感性思维特点十分明显,如果我们能够从情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么学生自身自然也就能够更好的配合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对习作教学来说,我们也应重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积累,让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生活当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可用的写作素材,我们在教学上就应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积累意识,让他们能够从自身生活体验的角度来进行习作学习,并且融入生活元素于写作活动当中。通过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等进行积累,这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炼出生活中可用的写作的要素,帮助他们丰富写作素材,促使他们写作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在这一习作过程中,我们也实现了对学生自身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学生们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事物,这也是提升其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在展开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的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展开相关教学活动,真正的让学生在参与习作教学中有所得,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