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的分析
2020-12-08
(四川省渠县中学,四川 渠县 635200)
逻辑思维方式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能力,几何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式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看重几何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几何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可以深入掌握几何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几何学习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习惯了“小学方式”
小学数学的学习,多以模仿、反复训练为主,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小学生往往比较重视运算的结果,而对为什么这样计算重视不够。初中增加了平面几何以后,开始研究研究“图形的性质”,不光要得到结论,更注重说明道理。学生对从数到形,从计算到推理的变化很不适应。
(二)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
学生小学的几何学习主要通过实物、模型辨认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图形变换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活动,了解一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再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侧重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初中几何不光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得从逻辑关系上来认识图形的性质。学生很不适应这一变化,逻辑关系开始搞不清楚,抓不住要领,表达混乱了。
(三)教师上课的问题
几何入门阶段概念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加上难度不大,因而往往让学生在学习中掉以轻心;另外部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够,不能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教法不能适应学生的变化,照本宣科的多,不能把知识讲活、讲出趣味,生硬的讲概念、定理,让数学课变的难懂而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几何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只有对几何知识感兴趣,才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几何知识学习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视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后,先拿出一个小箱子、一个乒乓球、一个杯子,一字排开放在讲桌上,然后教师分别让两个学生站在讲桌的两边,说一下自己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表示看到了“一个杯子”,另一个学生表示看到了“一个小箱子”,教师问讲桌前边的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则表示看到了“一个小箱子、一个乒乓球、一个杯子”。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看到了跟其他两个同学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规律吗?”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好奇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三视图”学习中,就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应用几何画板
对于几何画板,其可以将几何图形形象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几何规律。几何画板时以点、线、面为基础元素,通过变化、构造、轨迹跟踪等,将相应的图形绘制出来。几何画板可以做到在运动中保持给定几何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变化图形中,理解恒定的几何规律。其可以显著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对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几何画板的应用可以极大的调动其思维,让其对几何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三)熟练应用概念
对于初中数学几何知识,其涉及到的概念很多,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自身思维能力的影响,在理解这些概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从关键字、词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对这些概念有熟练的认知。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概念去解决问题,如“做钝角三角形ABC 三边的高、延长直线、延长射线、连接两点的线段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等,让学生通过在做题中可以全面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加高效率的掌握几何知识。
(四)培养学生几何思维
对于初中数学几何问题,其需要在概念、判断、推理中进行解决,在实际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几何知识,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几何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全面理解几何内容。主要包括:(1)正向思维,引导学生可以结合已知条件,对结论进行探索,这时几何解题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2)逆向思维,其主要是从结论出发,对条件进行推理,这种思维在解决条件复杂的几何问题时有很好的应用效果;(3)正逆结合思维,让学生思考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考虑为了得到这一结论,需要什么条件,判断两者是否可以对接,在综合几何题中可以应用这种思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几何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数学空间能力上具有极强优势,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几何知识学习情况不仅影响到其数学学习情况,还会对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几何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思考、探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