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重要职责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辅导员育人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研究并找准辅导员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中的角色定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课题,探索辅导员在“三全育人”格局中的履职路径,能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1]在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下,离开辅导员队伍,“三全育人”工作就会沦为无法落到实处的空话或幻想。[2]

一、“三全育人”概念理解

“三全育人”囊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重要内容,包含人员构成、横向维度、纵向维度三个方面要素,具有典型的以人为本、连贯有序、系统整合基本特征。“三全育人”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要求、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引线者”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引线者”。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特殊作用,是促进各教育主体和管理部门无缝对接的润滑剂,是连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导师同向同行的纽带,同时也是搭建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桥梁。

(二)“指导者”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指导者,辅导员要遵循教书育人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环境背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育人主体,辅导员要充分挖掘育人元素,培育和巩固育人思维,履行育人职责,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常态机制。[3]

(三)“研究者”

高校辅导员除了是育人工作中的全程参与者、引线者和指导者之外,还是“三全育人”机制的探索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作为育人活动的研究者,辅导员既要及时发现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解决的合理路径和方法,同时辅导员还要注重提炼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四)“示范者”

日常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相处时间较长的是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示范者,辅导员要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加强自我修养,秉承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追求创新超越,总结思政工作经验不断推广,提升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品质。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

(一)纳入更多育人主体,汇聚多方育人合力

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配合、各岗位支持,汇聚各方面力量,合力育人。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合丰富育人资源的关键,也是凝聚各育人主体的核心力量。在全员育人的理念指导下,辅导员能够把党政干部、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后勤管理等人员有效团结在一起,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发力,汇聚多方育人合力,发挥协同育人优势。

(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激发自主育人动力

大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离开了这种个体自觉,教育便无从说起。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忽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善于根据青年学生的成长背景和身心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要走进学生,引导学生主动适用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三)营造良好外部氛围,增强环境育人助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其中学校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等,这些环境能否真正发挥育人功效需要通过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到实处。辅导员是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能够通过班团组织建设、学风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环境。

(四)发挥思政教师优势,彰显专业育人魅力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专职思政教师,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找准思政工作的结合点,将普遍性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提升教育理论高度,运用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提升育人工作实效。在实践育人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在文化育人中增强学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心理育人中教育疏导、为学生心灵健康保驾护航;在资助育人中给予大学生道德浸润和精神激励。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