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
2020-12-08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西 416000)
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应用为社会发展、国家交流、人类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建设水平,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汽车相关课程。而随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检测维修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行业需求,高职院校在汽修专业中实行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汽修人才,以缓解社会中存在的汽修需求压力。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特征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汽车检修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提出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实施时,需要考虑到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特征。首先,以实用性为原则,在实际教学时,加大力度培养高职院校专业实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以实用性为核心培养专业人才,并将其作为教学基本原则[1]。其次,该专业教学要重视实践性,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设置各种程度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认识到实践教学重要作用,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汽修专业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最后,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汽修专业学生而言,综合素质是学生实现整体发展的重点,因此,在一体化教学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主要方向,利用一体化教学加大力度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汽修专业教学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教学时出现的实际问题之一,其是由于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不够重视导致的,无法全面支持该专业教学工作和相关手段,这就使教学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汽车检修过程比较复杂,很多检修技术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进步,专业课程无法与时俱进导致学生无法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检修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理论和实践不符
我国高职汽修专业教学时,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教学不符现象十分普遍,汽修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高职院校在教学时,很多学习过于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在实践教学上的设置不够全面,呈现形式化,导致该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相脱离,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该专业的理论教学不够趣味,无法引起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佳。
(三)综合素质培养缺乏
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综合素质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教学时,高校只开设了汽修专业技术知识教学课程,并没有开设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关的教学,导致高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效果无法发挥出来,学生无法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协调应用起来。
三、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整改一体化教材
一体化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对高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而言很重要,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整改一体化教材,在整改时,需要考虑到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特征,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要与高职教育理念相符,辨证更加符合规范的交叉。在编制一体化教材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予以重视,为教材编制整改提供帮助,提高教材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重视实践教学
对于高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要不断网按时汽修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与企业展开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为学生建立实践教学环境,进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在该专业中设置顶岗、学习岗位,引导学生参与进教学实践中,并开展更多的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选择,体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三)调整教学手段
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手段,了解高职汽修专业具体内容,并融会贯通,使该专业一体化教学手段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学校也需要组织教师外出接受培训,进入企业、学习学习,与社会情况、企业需求、学生要求等方面相结合制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效果[2]。在教学时,不可应用灌输式教学法,需要注意实践技能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四)建立一体化教学考核
一体化教学中,考试方式也需要实行模块化,组织项目模块考核,考核形式按照各项目模块的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来设置,分为笔试、口试和实操等多元考试模式,按照职业岗位目标应用差别,在课程结业中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在汽车电器构造和维修课程中,将其分为三个阶段8 个模块+平时成绩,权重按照重要程度分为4:2:2:2 比例,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遏制不良学风考风。
结束语:
综上,高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方式既能够推动我国高职汽车专业的教育发展,也能够减少我国汽车检修的需求压力。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汽修专业教学情况,了解一体化教学特征,并结合高职汽车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了整改一体化教材、重视实践教学、调整教学手段等教学策略,为我国汽修专业以及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高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为高职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对教育工作的建设也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