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十番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2020-12-0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河北 承德 067000)
清音十番是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的一部分,属后宫宴饮使用的细乐。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发现清代初期,十番音乐由民间传入宫廷,与宫廷宴乐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形成具有复合型音乐特征的清音十番。清代晚期,清音十番从宫廷流出至民间。承德清音会成立于清末民初,承袭了清音十番十六首宫廷古乐谱,保留了热河行宫内的乐队编制,使得清音十番在民间完整的保留下来。
2002年,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钱树信教授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清音十番,积极筹划,组织成立了“老教授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社”,开展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的学术研究和演练。2003年,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组建科研团队,挖掘整理承德地区民族民间音乐遗产。2006年,音乐系成立民乐团,整理研读曲谱,演习清音十番乐曲。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探索,清音十番已在高校形成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
一、理论研究
(一)走访调研
从历史学、民族学入手,走访清史研究专家、民间艺人、音乐工作者等,运用音乐调查法,积累大量文献档案、图谱、乐谱、音视频资料。
(二)谱式中的开放意识
清音十番十六首乐谱保存着古谱固有的状态,工尺谱、锣鼓谱(状声字)、文字谱的结合,曲谱多半起到辅助备忘作用。这样的记谱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器乐演奏有规而无格的精神,更加说明音乐再创作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演奏者总会求新存旧,不仅要按照谱面完成,更要演绎古朴细腻、婉转灵动的音乐风格。
(三)复原古代乐器
经过整理、分析工作,从形制、材料、音色、音量等方面研究每件乐器。先后复原了清代乐器:大鼓、编钟、编磬、云锣、月琴、匙琴、火不思、提琴。
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为贮备、选拔专业演奏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增加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民族器乐选修方向课程,增加实践学时比例,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民乐品牌社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提供活动、比赛等实习实践平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从个体性转向系统性,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价值观,主动融入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
三、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用于需要一定技艺的传统音乐类别,它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整体直观思维。如器乐,是传授整首曲子,这种整体传授不同于西方重技巧和谱面的方式。表演艺术家们不仅亲授着技巧,还特别重视眼神、姿态和器乐演奏细微的抑扬顿挫这个环节。口传心授隐含着对精神意蕴下的强调,更突出“人”的因素,所表现出的音乐是有灵魂的。清音十番,更多地呈现了人的“心灵状态”,体现着热河人的生活趣味和精神思想。在高校的传承过程中,不仅采用学院式的系统训练方法,更做到了“走出去请进来”,请老教授和民间艺人进校园,采取口传心授式的培养,弥补仅靠乐谱传承的弱势。使学生意识到清音十番的演奏不仅是纯粹的技术,还要体会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音乐文化的传承更要保留初心。
四、创作行为
清音十番对外来文化历来有着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以及和谐相处的共生气质,如宫廷的、民间的、汉族的、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在清音十番中相处并存,其音乐的发展采用的是一种群体聚合的制作方式。开放的记谱方式,使表演者在演奏中不断地寻求创作的机会,靠音与音之间极细微的音色控制产生旋律细微的差别。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特有的同中有异,存旧弥新的创作行为。
在改编与创作的过程中,依然遵循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留旧”的特点,在旧有曲调上加工、改组、创编的《冬来》、《月下海棠》、《山庄新意》等曲目,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所确定的弦法技法、乐器、演出形式、乐队次序等方面都体现出清音十番原汁原味的音乐特征,保存了古朴典雅,又不失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散发出和谐、自然的音乐气质。
五、参与方式
传统音乐不应只作为音乐创作、音乐研究的“养料”,或只存在于“非遗”的主题活动中,要走向社会,拓展清音十番观演场合层次,利用地方高校人才、学术、物质等资源优势,寻求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研究机构、特别是媒体互联网机构的支持,普及地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形成文化氛围。对清音十番已有的音乐形态进行保护,形成文化品牌,从而服务地方旅游经济文化发展,形成区域民族文化新业态。
总之,清音十番其艺术价值对承德地区音乐基础理论、音乐风格、音乐价值观、音乐教育观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在高校的“综合式”发展过程中,不以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其音乐,避免单一音乐观的文化垄断,逐渐将其基础理论、传统技法、创作行为、人文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了自己的传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