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课文插图,为小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乌鸦狐狸课文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张家井小学,贵州 安顺 561000)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又对文章进行着重要的补充和诠释。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栩栩如生的动物,五彩缤纷的植物,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那迷人的山川河流、田野草原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充分发挥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教学服务,成为课堂教学的又一道“美味佳肴”,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利巧用插图,激发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插图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教者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图意: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但除了扛着一棵小树苗,什么工具也没带。这时,学生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丝疑惑:怎么上山栽树,什么工具也不带呀?此时,教者紧紧抓住这一疑惑,随即出示第二幅图: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好了,而且高兴得围着小树又跳又笑。这时,学生心中的疑惑更大了:明明什么工具也没带,它们是怎么把小树栽好的呢?这样一下子,学生顿时来了劲,恨不得马上找到答案,自然而然地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文的内容上来,为掌握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插图开启思维的阀门

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优美,但学生翻开书,首先吸引他们眼球的一定是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插图。低年级学生尤其爱看插图。因此,上课时,我在注重培养学生领悟语言魅力的同时,从不忽视插图的作用。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这样提问:“同学们,图上画着谁?它们分别在哪里?”然后又问:“乌鸦站在树枝上心情怎样?它心里会想什么?狐狸在想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有的说:“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心里很开心。它想今天可以吃肉了。”有的说:“狐狸在想一定要把乌鸦嘴里的肉骗过来。”有的说:“狐狸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乌鸦嘴里的肉,馋得直流口水。我有一次特别想吃东西时就流口水的。”此时教室里一片笑声。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个一个抢着说话,把狐狸和乌鸦当时的表现、想法说得活灵活现。教材“活”了,学生“活”了,课堂“活”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如果没有插图,孩子们的思维可能就会被文字禁锢,课堂上也就不会有这样师生互动的场面。插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用插图,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理解能力也较差,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理解,往往也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巧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意思。如在教学《雨点》时,如何让学生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是本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时,课文中那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彩图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教者只需出示这些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分别是哪幅,并说说原因。通过找图画、细观察、说原因,让学生了解到:池塘里的水很平静,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海洋里波涛汹涌,一浪更比一浪高。由此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进而也突破了本文的重点:对“睡觉、散步、奔跑”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呀!

四、让插图培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能力,都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插图的习惯,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顺序、主次等。《乡下人家》一课的插图生动形象,把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尽情地描绘出来。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一开始抓不住顺序,看到哪儿说哪儿,有些凌乱。然后我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学生仔细看图后找到了顺序,有的先说房前屋后的景物,再说门前的小河,最后说远处的村落、群山;有的只抓一处景物,先说门前,接着说屋后,最后说房子旁边。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察变得有序了,条理清楚了,以后他遇到类似的图也能有条理地观察描述。

五、利用插图,续编故事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因此,课文中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阅读的愉悦,而且还产生了联想,因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启动了发散思维,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理解了课文以后,我们仍可利用插图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续编故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写了狐狸说了三次好话,终于骗取了乌鸦嘴里的肉。学完课文后,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乌鸦不甘心受骗,第二天它又叼了一块肉站在树枝上……这次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打开了,一个个精彩、离奇的故事也便诞生了。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进行了说话训练,提高了说话能力。

课文插图是辅助学生学习课文的一种手段,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一座桥梁,是深化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载体。它决不仅仅是一种摆设和点缀,它应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地研读插图,与插图展开有效对话,在对话中摆正观图与学文的关系,合理地利用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功效,让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

猜你喜欢

乌鸦狐狸课文
背课文的小偷
小乌鸦
端午节的来历
乌鸦喝水后传
背课文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