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契合点
2020-12-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学校,广西 南宁 530509)
引言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是具有人文性、地域性,教师兼顾语文课程在小学语文中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对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融入乡土文化,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在发展中具有高效性、人文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把乡土文化融入校本课堂教学
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直以语文课本为主体,我们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一直紧紧围绕语文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设置了很大的限制,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具有了局限性。为此,我们需要把我们的语文校本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生活化。在实际的语文校本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具有乡土特色为的知识加进去。例如我们在讲解《李时珍》时,可以很自然地把把当地的中医药文化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就会在学生熟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这种拓展会刺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很自然地了解到家乡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来说这是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的。这种乡土文化的渗透过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乡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从而收到双赢的效果。
二、现代化教学融入乡土文化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中,想要保留乡土文化就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目前的状况是遗忘了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够深入。在教育方面,我们既要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发扬西方现代文化的精神。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地球爷爷的手》时,教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童话故事,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向同学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教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有哪些?同学们认真地讨论着,讨论结束后,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们播放许多科研资料图片,还组织同学们亲手制作科学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使自己开发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调动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自身的优秀文化,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组织中渗透乡土文化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是学生最愿意参加,家长最愿意配合的教学组织活动。我们可以把乡土文化的教学也渗透到各项组织活动中去。例如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乡土文化中具有明显特色的乡土文化节目带进学校,进行表演。学生要参加表演就会积极的准备。同时在学生准备表演的节目时,我们的家长都会主动地参与进来。家长的参与会有意无意地把乡土文化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过程及其自然,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在学生准备和完成节目的过程中,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也会随着了解的深入,变得更加透彻和明了。
四、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语文课堂分层教学
最近几年,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在很多地方掀起了高潮,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们的乡土课程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的结合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我们的学校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在认知上有偏差。学校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存在应付差事、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二)部分学校在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上存在刻意模仿、盲目跟风,对知识的分级分层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都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违背了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因此,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照组实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进行细化分层、按照年龄阶段进行的传统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语文课堂的结合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而原有的对照组,学生对乡土文化学习没有积极性,兴趣相对低下。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任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之间都存在关联性,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关联性,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把乡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堂教学有机联系,让学生在多因素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提升语文素养和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是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是基础的教学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新形式,意识到乡土文化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把乡土文化融入都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