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方式分析
2020-12-08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我国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舞蹈教育也日新月异,舞蹈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蹈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育,也要关注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一、舞台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先天因素的影响
舞台表现力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父母从事舞蹈工作,在舞台表现力上,也更为突出,而维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舞台表现力也更为突出,这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特征。不同气质的学生,其呈现出的舞台表现力也具有差异,个体的气质类型是无法自己选择的,但是在舞蹈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来进行培育,强化其中的优秀因素,淡化不利因素。
(二)后天因素的影响
尽管先天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但是影响更大的则在于后天因素。
一方面,家庭、社会、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个体的舞台表现力,如,有的家长比较看重素质教育,从小就会给孩子提供舞蹈训练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舞蹈表演,在环境的影响下,孩子自然有更好的舞台表现力。这也充分说明,在先天因素的影响下,舞蹈表现力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引导、强化的。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对舞台表现力具有深刻影响,课程设置科学与否、学生兴趣浓厚与否、教师综合素质是否过硬等,都会影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呈现。
二、舞蹈教学中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方式
(一)提高对舞台表现力的重视度
要让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得到迅速成长,作为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提高自身个人素养,拓展视野,对舞蹈艺术有深刻的见解。就当前来看,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经常存在过度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少数教师还存在这样的观点:舞台表现力不需要特别培育,当学生基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拥有舞台表现力。这种观点无疑是有失偏颇的,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关注技能培养,也要高度重视舞台表现力。对此,要摆脱思想上的误区,将舞台表现力置于与技巧同等重要的地位,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舞蹈教学中,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
(二)合理调整课程教学结构
在传统的舞蹈课程体系中,重点在于技巧培育,在长期高强度的技巧训练下,学生很容易对舞蹈丧失兴趣,为了培育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舞台表现力的培育要求来调整课程结构,让学生可以得到肢体、情感上的释放,意识到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针对学生不同阶段舞蹈学习的表现对其舞蹈表现力来进行评估,避免课程训练强度不均衡。在这一方面,即可将舞蹈动作学习、日常训练融合起来,又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来评估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来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为学生提供舞台经验的机会,在大一新生入校时,便为他们提供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挖掘学生的舞蹈艺术才华;大二、大三学年,举办多样化的舞蹈专场、舞蹈比赛、舞蹈展演等,帮助学生克服怯场问题,并开设“戏剧表演”、“音乐表演”等选修课程,发挥出此类课程在学生舞台表现力培养上的辅助作用。
另外,在舞蹈教学中,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培育,增加即兴表演内容,要求学生不进行任何构思,不提前排练,在现场抽取随机命题来开展表演活动,这对于学生接收能力、回应能力、想象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通过此类活动的搭配,能够让学生逐渐在舞台上做到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三)挖掘民间舞蹈艺术
在舞蹈教学上,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当地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艺术,让学生跟随教师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参与舞蹈采风,让学生明白,任何的经典艺术,都是在中华民族之根中生长出来的,有着强烈的时代性,任何艺术精品之所以能够代代流传,正是由于其经历住了时光的打磨和考验依然历久弥新。我国有56个民族,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舞蹈艺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大学生涯中都有所接触,显然是不可能的,此时,即可发挥出地域效应,引入当地特色民间舞蹈艺术,展现民间舞蹈的生命活力和乡土气息,引导学生在不丧失本源的前提下,引入其他艺术门类,自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塑造人物、反映时代风貌的能力。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上述内容还远远不够,学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师资、学生情况来不断丰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舞台表现力的提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宜贪多图快,但是必须要做到稳中求进,在完善学生舞蹈知识结构的前提条件下,使之真正成为会看、可跳、能说、善编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舞蹈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探寻到舞蹈的模型,不管是舞蹈的动作,还是舞蹈的配乐,都是源自于人们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还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充分理解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将舞蹈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结合,在课后,引导学生体悟生活中的点滴,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生活基础上产生深层次的想象、思考,以此来循序渐进提高其舞台表现力。
(五)提高学生的舞蹈演绎能力
舞蹈课程的开设目的并非锻炼学生的舞蹈技巧,而是让学生能够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熟练应用、掌握舞蹈技能。为了解决舞蹈教学中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的脱节问题,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意义。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对自己呈现的作品进行细化理解,与创作者之间形成共鸣,在舞蹈教学前,要为学生系统讲解舞蹈创作的背景和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二次创作。同时,舞蹈中的情感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不同的,要让学生的舞蹈表演达到新的境界,在舞蹈表演时,需要做到形神兼备,对于舞蹈的呈现,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动作上,必须要融入深层次的情感,释放舞台表现力,这样才能真正呈现出舞蹈的魅力。在舞蹈演绎时,要避免学生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引导他们将生活中的常见元素融入舞蹈,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以此让学生体悟舞台表现力对他们的积极影响。
三、结语
舞蹈艺术表演是基于表演者审美经验基础上想象、联想、创造性表演的重组过程,需要借助舞蹈的构图、线条、节奏、结构来融入舞蹈的深层体验,以进入舞蹈审美体验的新境界。舞蹈这一艺术有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在舞蹈教学中,既要关注舞蹈技巧的呈现,也要关注舞蹈作品内涵,让学生真正领悟舞蹈魅力,并通过有序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作为教师,要对舞台表现力有深刻理解,调整课程内容,根据舞蹈特点来实践、创新,帮助学生实现情感、动作、音乐的三者结合,以此来打造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