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0-12-08张永红张娅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1.张永红 2.张娅

(1.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2.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牢固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使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核心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 年11 月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重教材、轻实践,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缺乏吸引力等现实问题。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探索的课题。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面对现实,思政课教学不能脱离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热点,关注天下大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将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将会增加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加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以2020 年年初发生的疫情为例,这是建国70 年来发生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带来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场阻击战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彰显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而鲜活的教学素材。

笔者就此时事热点,结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内容,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大学时期,正值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这次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广大医护工作者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4 万7 千多名医护工作者闻令而动,义无反顾,白衣执甲,逆向而行,告别亲人,毅然奔赴前线,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奋战在重症监护室、方舱医院等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90 后甚至是00 后。厚厚的防护服下沉重的脚步,绷紧的护目镜勒出的一道道痕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风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教学过程之中,适当运用视频、图片等展示抗击疫情战役中涌现出的众多模范人物,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感情共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让同学们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形势,在一个拥有14 亿人口的国家里,仅仅用了3 个多月的时间就初步控制住疫情传播,取得抗疫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全面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出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从某种意义上讲,抗疫阻击战的胜利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疫情发生初期,上万名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连续几十天奋战在湖北和武汉的抗疫前线。在阻断疫情传播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居家隔离,踊跃捐款捐物,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斗争中去。特别是拥有上千万人口的武汉,全体人民顾大局,识大体,为阻断病毒传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这一切,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体现了全体人民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是思政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四个自信”’

改革开放40 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大学生一定要增强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次疫情防控的斗争,再一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我们增强和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生动教材。

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科学部署,周密决策,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决定集中全国力量支援湖北和武汉。全国各地、全军各单位闻令而动,集中最优秀的医护人员、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物资,全力以赴支援湖北和武汉,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支支医疗队,一辆辆卡车列车,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驰援湖北,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就治”的原则全力救治,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都不放弃,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全体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不同方式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志愿者们不畏困难、无私奉献,下沉到村庄、社区一线,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把牢疫情防控防线,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四、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我们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的斗争中,党的领导再一次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理念,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性的中心工作,科学部署,周密决策,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应收尽收,应治就治”,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不放弃,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胜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控制住疫情的重大成果,再一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无私情怀。

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疫情防控斗争的战略性成果,再一次证明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体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全体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再一次证明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