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跟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

2020-12-08刘晓炎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刘晓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有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种重要形式。其中,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职业院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必经的学习阶段。

一、跟岗实习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在更好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跟岗实习的作用尤为突出。能促使学生在就业时更好地适应企业、融入企业,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不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企业及专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跟岗实习的安全风险与分析

跟岗实习是学生到实习企业参与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时间长、管理难度大,要应对的安全风险多,主要来源于岗位工作和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中这两方面。

(一)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一方面,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在于身份的转变和对实习岗位的陌生。在校期间,学生主要任务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且校内实训课程由于时间短和场地限制,只是虚拟和模仿企业的一些生产情景,与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大多数实习生专业操作的动手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对岗位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在制定和执行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规定上力度不够,生产设施存在隐患,工作过程保护条件不充分,安全教育不完善,企业师傅指导不到位,不重视学生的合法权益,那么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就很有可能遭受安全事故。

(二)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在跟岗实习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实习时间较长,缺乏父母和学校监管,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作为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年学子,在社会交往中容易遭遇欺诈、勒索、传销、网络成瘾、打架、身体伤害等人身财产损害,引发违法犯罪的风险。

除此,在缺乏有效管控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如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煤气发生的安全事故;由于实习企业的管理疏忽,容易出现宿舍内财务失窃、意外伤害事件;由于学生法纪、安全观念的淡薄,存在外出及上下班交通事故等社会环境风险。

三、学生跟岗实习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

跟岗实习的学生多是第一次走入社会,突然脱离家长和学校直接管理,由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人身份,改变的不只是教学场地,更是学生心理、自我管理的转变,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学校、企业双方共同管理。

(一)学校方的实习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1.落实安全教育常态化措施,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在安全教育实施中,一方面要依托学校及系部的安全教育与实习安全管理制度,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普遍规范教育,从入学开始即有新生的安全教育,并组织学生对相关制度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行业的安全教育应当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尤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详细介绍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工作状态以及工作中要注意的安全知识,经常举办安全文明警示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在未来工作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及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

2.提前介入,做好跟岗实习的岗前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首先在学生跟岗实习前,学校就要做好安全教育,择优选聘熟悉理解行业,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以班为单位,组织开展实习安全专题班会。通过举例、案例分析,强化实习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概况、实习期间的交通安全、人际关系、安全防护、财产安全和企业实习操作安全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跟岗实习前组织并邀请实习企业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宣讲,通过与企业的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对企业的实习工作内容、管理情况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3.建立“预警机制”,制订应急处理预案

学生的校外实习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很大的职业风险,因此制订有效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则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构建学校、企业、班主任及班委三级安全管理机制,设立学校、企业及学生、学院、班级安全信息报送机制,定期开展学校、企业、社会“三维一体”的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学生跟岗实习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环境。

4.认真遴选实习单位,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安全协议

要遴选业务发展较全面、具备实践教学条件且系统管理严格规范的机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后,在上岗前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实习安全协议书,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明确本人要承担因违反规定所造成的后果。并通过实习安全协议,让家长清楚了解学生跟岗实习的目的、意义和实习时间,让家长与学生保持必要联络,掌握孩子的实习情况,及时与校企进行沟通交流,并敦促学生遵守校企双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企业方的实习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1.为实习生提供医疗保障和购置保险

跟岗实习期间,实习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因此企业为跟岗实习学生提供与企业正式员工同等的医疗保障,纳入企业的医疗互助保障系统,让学生感受到企业对其的关爱。

教育部、财政部等于2016 年下发文件,推动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应覆盖实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实习期间遭受意外事故及由于被保险人疏忽或过失导致的学生人身伤亡,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关法律费用等。

2.企业方安全教育

实习企业对实习生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学习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视频教学、现场教学和培训后考核,强化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安全的意识。开始正式实习后,企业应为实习生配备实习指导师傅进行安全督导和工作指导,并有相关管理人员随机抽查进行考核,时刻提醒实习生注意安全及工作注意事项。

3.加强平时的安全管理

企业要定期了解实习生工作、生活情况,并将学生工作场所、生活环境、个人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及时督促学生安全措施的执行;加强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培训与管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机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警示牌;实习单位所在辖区主管部门应关注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定期到实习单位及周边开展环境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三维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加强“三防”建设

实习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安全及日常管理,尤其在工作场所、宿舍等重点区域应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切实加强“人防”力度。可在重点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安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在重点区域设置消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安全设施,标明安全通道和安全应急出口;安全通道悬挂禁止堆放杂物标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要在学校、公司门口的公路上设置提示牌、减速带、斑马线、限速标识、人行横道线等交通标识,防患于未然。

实习单位要切实提高技防科技含量。将员工宿舍、休息室、停车场、实习场所、公共区域等作为管理的重点,在公司门口、学生公寓、食堂、仓库、楼道、重要出入口、周边复杂路段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防盗技防设施及其他电子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实习环境的安全监控与管理。

总之,高职院校实习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政府等多个层面,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深入系统地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预防学生实习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为学生跟岗实习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