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2020-12-08邓若宇
邓若宇
(国网河南遂平县供电公司,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的优势体现
(一)电力资源分配操作性提升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主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应用中,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与更广泛的操作性,实现了对电力信息资源的集中处理与统筹管理,进一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对电力资源的控制与检测。
(二)电力系统维修便捷性提升
电力系统的日常运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尤其是对于工作人员而言,稍有不慎可能危及生命,故基于电子自动化技术的装配电系统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与危险源直接接触的风险,通过电网系统的检测与精准定位,发现故障设备以后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更加安全的手段进行检修,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2]。
(三)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提升
电气自动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一门技术,其中信息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当前社会也名列前茅,通过在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信息监控,全面的检测整个电力网络的电力情况,从而在电路检修、故障维修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技术保障价值。
二、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措施
(一)完善数据网络的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可以高效地实现符合外部要求的数据网络的建设,调整以及管理。在如今的法治时代,供配电系统的各项指标也必须依法根据我国网络安全制度相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而如今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的融入可以更加高效地准确地建设并调配电力系统中的数据网络,从而完成规定的电力资源的调度,从多个方面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独立性以及安全合理性。
(二)实现对网络数据整体的安全保障
由于电力调度和整个供配电网络的紧密的相关性以及在整个供配电系统起到的关键作用,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时,完成合理地科学地电网调度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想要实现安全性的提高以及保证,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以及科学严谨的创新创造思维和能力是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所有技术人员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有效地运行相关的数据观察分析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保证了企业对所有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科学化的管理调配。科学严谨的创新创造思维和能力,有助于保证控制与生产系统的有效地隔离,实现安全地调度。
(三)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核心以及关键。而配电工作,发电工作和输电工作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是最关键的几个部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主要是引入了一个把电网智能化的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现把这些重要的部分进行全面的覆盖,从而实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的发展。而其中十分重要的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个十分大的跨越,这样一来可以连接国家电网和每个地区的小型电网,从而完成不同等级的电网的调动传输的任务。具体来说,大型电网与小型电网进行连接,从而解决小电网供电量不充足的情况,实现国家电网的资源的合理以及最大化地利用。
(四)监测控制
供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系统的监测管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供配电系统的监测难题。不论是运行参数、远程计量,还是供配电系统故障、电能质量等多方面内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都可自动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分析,记录下设备的监测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在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温度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精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和人工操作等带来的这类影响,确保了过程的可靠性及结果的精准性。
(五)完善网络数据建设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自主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指挥调度,实现电力专业数据的最大化调度使用。因为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网络的存在和数据的安全是同等重要的,在网络数据的建设过程中,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监控供配电系统周围的情况,及时依照相关制度完善网络,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电力信息可以及时传递,满足专门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3]。
(六)运用PLC 技术
PLC 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相结合。供配电系统使用PLC 技术,可以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计算机利用写好的工作程序来下达工作指令,实现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控制,同时采集相应的数据。另外,供配电系统运用PLC 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递与转换,使用顺序控制的基本模式,对整个配电系统独立模块进行分块控制,最终让控制更加准确、让操作更加方便。
多功能继电器构成功能框架图相比微机保护的典型图,其本身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多功能继电器是将平常的计算机继电器中的逻辑电路直接分解为两个部分,其包含拥有保护功能的继电器组和PLC 系统。基于保护目标的差异,其分别由具有较大保护功能和不同特点的继电器群组合而成,所以会导致设备被划分为多个标准的型号,但所有的功能元件需要遵守逻辑法则,做好对动作节点的定义。例如,针对某一个属于过电压的元件出现的动作情况,PLC 系统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常开节点来实现闭合。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工管理的压力。现实中电力的不可或缺,使人员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等新型科技管理手段,来进一步实现供配电系统的合理分配、管理和实时监测调度,合理分配电能,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