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县级融媒体对新闻采编队伍技能素质的新要求
2020-12-08张玉荣
张玉荣
(高青县融媒体中心,山东 淄博 256300)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县级融媒体是建立在县级广播电视台和县级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基础上的,对移动传播的技术特点和传播特点不熟悉,主观上存在惯性思维,客观上存在知识缺陷,专业人才的不足,整体能力欠佳,是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县级融媒体对新闻采编队伍的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作为融媒体时代基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听党话,跟党走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坚持党媒姓党,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要当好党的“传声筒”。任何时代,也没有绝对自由的新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坐标,顺应时代要求,牢记社会责任,把好声音、好故事、好经验传播出去,只有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二)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其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报道的成败有密切关系。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快速、准确的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敏感性显然尤为重要。
(三)要有较强的采编能力。新闻工作者的采编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之一,无论传统媒体还是融合媒体,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融媒体发展的力量所在。新闻的采编过程包括采访和编辑两部分,就是对信息进行识别、收集和制作,新闻工作者的文字素养和编辑水平决定了新闻的质量和价值的高低。有较强的文字和编辑能力,制作的作品才能抓住要点,有的放矢,论述正确,言之有理,吸引受众,引导受众;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制作的作品才能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才能在抢到第一手新闻素材时,用最简洁、恰当的文字和形式加以编辑制作,在报道中争得先机。
二、县级融媒体对新闻采编队伍有更高的要求
(一)要有驾驭网络语言能力。融媒体背景下,人人可以是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不论老幼,不论职业,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一样,拍摄图片和视频、写作稿件,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各种自媒体平台发布多种形态的新闻资讯。由此发展而来的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简洁生动,通俗易懂,感染力强。在新闻的采编制作中适当的、合理的选用网络热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人民日报》最初引用“给力”一词后,该词在各大媒体迅速蹿红,并引起读者的热议,也改变了受众对传统主流媒体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印象。
(二)要有运用采编新新技术的能力。在融媒体背景下,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各种新媒体技术、媒介理念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还需要熟练使用多种新型拍摄工具,如飞行器航拍、手机拍摄;熟练使用多种编辑软件、图片处理软件和办公软件,具备新的编辑技术,会排版、会图片处理、会音视频特效,还要了解推微发博的最佳时机,对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各种形式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加以整合。这些都对新闻工作者的拍摄能力、鉴赏能力、选材角度、音视频剪辑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要求。作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就应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的设备、软件、工具操作新技术,练就融媒体时代采编新技能,迅速适应新形势。
(三)要有整合不同媒介资源的能力。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着不同的媒介资源,有传统媒体的,也有新媒体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并且具有整合不同资源的能力。传统媒体在信息的原创性、精选性,内容的深刻性和公信力方面明显强于新媒体,而新媒体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新闻资源来源广泛、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新闻工作者需要主动融入社交媒体中,了解最新网络动态,熟悉各种活跃的论坛,寻找受众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精准捕捉热点,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和融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尝试挖掘内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生产出有厚度、有广度、有价值的新闻产品,最大限度吸引受众,引导受众。
(四)要建立互联网思维。融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高时效、碎片化、互动性。新兴的融媒体主要集中在手机客户端和电脑客户端,进行网络移动传播,由原来的“大屏”传播转向“小屏”传播,其受众群体广,传播范围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互动性强,社交性强,交流方式多样化,更便捷,更人性化,受众的接受度高。
(五)要建立起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坚持本土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面向省台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构建长效的人才培养及招引机制,对新闻采编队伍的政治意识、新闻素养和融媒体信息传播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融媒体业务“带头人”,为融媒体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结语:融媒体时代在召唤,县级融媒体守土有责,新闻采编队伍必须迎头赶上,紧跟发展步伐,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开放的胸怀吸收新技术、新思想,提升整体的新闻采编制作能力,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对新闻大餐的需求,让各种媒体真正融合起来,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和使命,保障基层级融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