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分析小组合作中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08韩丽萍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韩丽萍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000)

一、小组合作中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际意义

(一)写作具有个性化

学生个性鲜明,传统作文教学采用集体指导的方式,不能根据不同学生个性提供“私人订制”的作文指导。教师学生一对多,无暇顾及所有学生的具体作文书写情况,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指导没有针对性,学生听课效率和作文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写作促进情感表达

思想的火花需要碰撞,情感被理解需要交流。传统作文教学,学生在相对封闭空间内单独构思、列大纲、创作、修改,无思想交流,不利于积累生活经验,学生的思想情感也不能表达畅快。

(三)写作以阅读和倾听为前提

“1000 个人中有1000 个哈姆雷特”。所有学生的作文只经教师一人阅读定夺批改,缺乏客观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初中作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从作文指导方式渗透到作文的立意、写作、修改、评估等方面,创造开放点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个体特点得到彰显,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学生之间相互倾听,激发作文写作热情。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方法步骤

(一)同组异质

同组异质就是将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搭配成组,让学生之间形成互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同质异组就是将相同层次学生搭配成组。小组合作作文教学要遵循同组异质原则。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方便组织小组竞赛活动。

科学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模式顺利的前提。分组前教师充分做好准备,根据学生个人信息,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写作能力,对班级内学生分层:第一层,此层学生热爱学习,有较强的作文创作能力,性格活泼,乐于助人。第二层,此层学生虽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刻苦努力,但性格沉稳,不爱讲话。第三层,此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写作能力虽一般但有潜力,缺乏刻苦努力精神。第四层,此层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非智力因素都相对较差,学习吃力,写作能力低下。

(二)轮流主持

每个作文学习小组都是完整共同体,教师可通过作文选材、确定题目、合理运用表现手法等落实学习任务,使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形成坚强堡垒。要使小组内全体成员都活跃,教师可给小组设置学生组长,实行轮流主持制。轮流主持就是小组内每一位成员轮番主持讨论研究作文,组长做最后总结补充。轮流主持机制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学习平台,学生做主持人机会均等,为展现丰富的主持风采,组员间需不断更新形式、丰富内涵,促进全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组员间相互合作能力。

(三)组间交流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模式学习,不仅可以汇合集体智慧,还能促进学生有效互动,以写作文为切入点,进行思想碰撞交流经验。例如,教师提供素材,下达任务,分配小组,让各小组进行讨论,推选代表对作文立意的深度进行解析发言。当小组间观点不一,教师可创造辩论平台,促进学生组间交流,寻找更好的写作表达方式。

(四)解剖优秀作文范例

写作文之前教师一定要提供优秀范例,使作文指导变得具体形象。在小组合作作文教学模式下,不同种作文类型都有相应范例,教师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主题中心等方面设计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对作文范例进行全面分析,各个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汇报辩论,在思维碰撞中把握文章的可借鉴之处、写作技巧来查漏补缺。

(五)自改互评

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改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统一批改内容、符号、规则;其次在审题中指导学生讨论得出一致意见;然后教师示范评语批改;最后按照病句、错别字、选题立意、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的顺序分组,进行批改讨论。

小组间评判秉承公平公正原则,评定文章等级,书写评语,优选佳作,通过小组间环环相扣的自改互评方式,增加学生批改作文的参与感,在批改过程中汲取长处,提升写作能力。

结束语

小组合作让枯燥的作文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成为“好知者”,爱上写作,让教师摆脱机械教学工具的角色,成为一个良好的组织参与者。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创造自主学习、和谐默契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创造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善于包容他人短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接纳不同思维方式带来的行为,让学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关注他人,认真接纳合理化建议,变得有勇气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