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制度的关系研究

2020-12-08曾婧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曾婧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的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尤其以农林牧渔业发展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依赖于农业金融,然而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分权理论也对农业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制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将对提高农业经济,优化财政分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理论

(一)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如顾海等人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呈U 型趋势发展的。石慧等人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合理分解,并针对 绩效差异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席利卿等人认为制度的不断变迁与创新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 素。李谷成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认为需要优化制度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吕军、书李茂认为我国农业的比较利润较高,但农民的农业收入却很低,产生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 农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角度很多,但是以财政分权为研究基础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绩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少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 度经济学以及研究假说;然后在控制农业生产要素这一变量的情况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对模型的估计方法,尝试选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将样本进行拆分处理,把极端值、异常值等进行剔除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模型的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

(二)财政分权制度

财政分权制度最先诞生于20 世纪中叶,当时西方国家主要运用财政调控国家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更多国家对财政分权制度更加重视。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也世界经济洪流的发展下也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截至今日,财政分权理论经过了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意义的分权理论,引进用脚投票的分权理论,以及将经济发展情况与财政制度相结合的分权理论这三个发展阶段。

二、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制度之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我国各地方政府采取财政分权制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且财政分权制度对每个地方都具有影响力。与此同时,各地区的财政分权制度存在差异性,即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在中国式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利用其职权掌控农村金融资源,使其主要功能受到制约,最终导致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上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其次,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关系密切。以农业总产值的角度出发,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一)政府干预(RA):该变量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二)比例因素(RG):用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也 能够体现出农业发展在区域间的差异。

(三)面积因素(PL):利用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这一指标分析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以及带来的影响。

(四)非粮食影响(NG):利用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来分析其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五)受灾面积(DI):利用受灾面积占总耕种面 积的比重来表示自然环境影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负面 影响。

(六)城镇人口比例(UR):用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来表示。

综合运用上述因素,进行了假设和相关数据模型分析。

三、本文结论

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逐渐开始转型,并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也在相互协调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政分权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干预、农业规模、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劳动力的情况。其中,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确定。因此结合上述研究结论,综合运用好财政分权制度,强化政府干预,扩大农业规模,提高人耕面积,提升技术条件和劳动力情况对提升农业经济大有裨益,尤其是政府干预对提高农业经济绩效至关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国财政分权制度的研究和运用,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