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基于德育管理创新的策略
2020-12-08郑军
郑军
(重庆市武隆区长坝中学校,重庆 404100)
一、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初中生成长的价值
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实施完善德育工作就是要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时期有些学生会有明显的叛逆现象,这时学生的价值观念等等也是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所以此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向非常重要,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创建。所以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学会总结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在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在班级中教师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管理,班主任更多时候是与科任教师沟通了解学生上课的情况以及实际学习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等等内容教师的了解并不多。但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学习上的压力等等都直接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正确观念和想法的形成。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实教育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只要关注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德育管理工作,那么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思维的形成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班主任创新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
(一)创新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理念
教师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德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教师应用科学的德育管理理念实施教学,做好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实施理念,将学生作为德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实施管理,在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氛围下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施。很多教师都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学生就能够实现对学生的高质量德育管理,所以经常都是利用强硬的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应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的实际情感感受,学会发现学生的优势,学会认可学生,在良好的师生氛围中引导学生自己改变自身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还应该将学生作为实施德育管理的主体,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要,才能对学生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初中阶段班主任教师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应该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实施的高效性。
(二)创新德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措施
无论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创建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施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教师的管理方式也要进行适当的创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以往班主任都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并不好,还会导致学生的叛逆,所以教师要创新自己管理工作的实施,学会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关系中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教学。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在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班主任不应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直接进行对错的判断,应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公正的帮助学生判断这件事情的对错,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受到了公平的对待,这样教师说的话学生才会更信服,这样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效果才会更好。
(三)创新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途径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于一些未知的东西好奇心会更强。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实施有效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往教师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时,只是利用班会等等形式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班主任应该学会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细节,在细节之处对学生实施管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德育管理。例如,如果发现班级中有学生对于其他人比自己好的地方就非常的嫉妒,不会努力提升自己只会抱怨时,班主任此时就应该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间接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改变学生错误的观点。
总结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德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初中班主任也应该重视德育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工作创新,让自己的德育管理工作更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对学生高质量的德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