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2020-12-08董元财

魅力中国 2020年35期

董元财

(瓦房店市赵屯乡中心小学,辽宁 大连 1163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强制地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就必须激活课堂,引领学生进入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图片,水果),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二、联系实际,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授课时,有意识地结合所学内容,有的放矢的介绍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使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生动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去感知人民币的各项功能。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跟着家长去超市购物,并且记住所交易物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告诉大家是怎样购物的,并且再次模拟购物的过程,从实际当中感受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及其用途,学会人民币运用和换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三、情感参与,体验成功

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以真挚的爱生之情去换取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不在课堂上轻易指责学生,常常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缺少情感参与没有情感体验的课堂,是干枯乏味的课堂。同样,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不完整的学习。没有成功喜悦的学习,只会使学生厌倦,终身学习的习惯也总是伴随成功而产生。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强化实践,挖掘潜能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我们应多让学生实践操作,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商店"的活动,全班孩子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各种实物的定价,并制作好标签,分小组推荐“售货员”“收银员”,其余同学充当“顾客”。活动开始,买顶帽子8元6角,怎样付钱呢?这一场景真实地在线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到活动中,既巩固了人民币换算的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游戏中,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重视游戏,提高兴趣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性情境,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学习知识,提高兴趣,培养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时,组织一分钟抢答游戏。老师事先准备一些数学口答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3 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各小组抢答,以回答多者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会聚精会神,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要学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不断地变化中寻找突破,寻找出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好方法。